2020-07-14

把地灾防治作为生命工程 建大九寨世界旅游目的地

  • 2017年11月09日 07时58分
  •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字体:
  • 播报
  •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


      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在安全评估基础上力争早日实现景区开放。

      2017年底完成城乡住房维修加固和交通(不含景区)、通信、电力等受损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既有功能恢复

      2018年汛期前基本完成地质灾害排查和应急处置,年底前完成城乡住房重建,全面开工学校、医院、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

      2019年基本完成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全面完成公共服务设施重建

      2020年基本完成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省政府日前印发《“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地质灾害的防治作为“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生命工程,建设大九寨世界旅游目的地。

      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生态环境的修复保护至关重要,《规划》明确把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环境友好、影响最小原则,探索灾后世界自然遗产地质、水文、景观、生态等修复保护新技术和方法。

      《规划》提出,要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坚持预防为主,分类施策,合理避让,重点整治,强化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工程防治及应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综合防治。

      推动景区恢复提升和产业发展

      九寨沟景区何时开放?《规划》明确,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在安全评估基础上力争早日实现景区开放。其中,2017年底完成城乡住房维修加固和交通(不含景区)、通信、电力等受损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既有功能恢复;2018年汛期前基本完成地质灾害排查和应急处置,年底前完成城乡住房重建,全面开工学校、医院、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2019年基本完成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全面完成公共服务设施重建;2020年基本完成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九寨沟是世界著名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如何推动景区恢复提升和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要围绕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加快景区景点恢复提升,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把漳扎镇建成国际生态旅游魅力小镇。

      建设大九寨世界旅游目的地。深度挖掘大九寨旅游资源,培育康养度假、生态体验、民族文化体验、运动休闲、科普研学等旅游新业态,提升九寨沟、黄龙旅游精品国际化水平,整合灾区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拓展提升景区景点,适度开发中查沟、九寨云顶等新景区,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休闲度假小镇和特色村寨。

      坚持宜居宜业宜游、全域协同发展原则,《规划》提出“一核、两中心、三轴线、多点联动、整体提升”的发展格局,即以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和漳扎镇为核心,以南坪镇和川主寺镇-进安镇为中心,以九环线东线、九环线西线、若九路三条通道为轴线,拓展一批新景区新景点,推动形成全域旅游格局。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合理布局旅游景区与旅游小镇、特色民俗村落、特色产业等,推动大九寨环线旅游由景点旅游向串珠式全域旅游转变。

      优先恢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功能

      基础设施是制约九寨沟发展的一块短板,《规划》明确,优先恢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改善提升设施条件,强化保障能力,全力打造灾后重建“川九路”新示范工程,增强生命通道保障能力,以交通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为核心,加快构建川甘青结合部高效便捷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要规划建设通用机场(含起降点),有序推进成都至西宁铁路、汶川至川主寺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规划建设观光小火车(窄轨、齿轨)等轨道交通和快速公路,推进铁路、高速公路与九寨沟景区快速交通衔接。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规划》创造性提出将重建功能区与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镇体系、旅游发展等规划相衔接,将规划范围内国土空间划分为生态保护区、旅游产业集聚区、农牧业发展区和人口聚居区等四个区,其中生态保护区面积超过规划面积的81%。

      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和重建任务,恢复重建资金总需求经测算约为118亿元。省财政统筹中央和省级相关资金给予州县包干补助。支持建立大九寨文化旅游产业振兴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重建。

      关键词生命工程

      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坚持预防为主,分类施策,合理避让,重点整治,强化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工程防治及应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综合防治重建分区

      规划范围内国土空间划分为生态保护区、旅游产业集聚区、农牧业发展区和人口聚居区等四个区,其中生态保护区面积超过规划面积的81%串珠成线

      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合理布局旅游景区与旅游小镇、特色民俗村落、特色产业等,推动大九寨环线旅游由景点旅游向串珠式全域旅游转变立体交通

      以交通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为核心,加快构建川甘青结合部高效便捷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梁天韵 记者 梁现瑞 魏冯)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把地灾防治作为生命工程 建大九寨世界旅游目的地

  • 2017年11月09日 07时58分
  •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


      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在安全评估基础上力争早日实现景区开放。

      2017年底完成城乡住房维修加固和交通(不含景区)、通信、电力等受损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既有功能恢复

      2018年汛期前基本完成地质灾害排查和应急处置,年底前完成城乡住房重建,全面开工学校、医院、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

      2019年基本完成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全面完成公共服务设施重建

      2020年基本完成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省政府日前印发《“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地质灾害的防治作为“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生命工程,建设大九寨世界旅游目的地。

      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生态环境的修复保护至关重要,《规划》明确把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环境友好、影响最小原则,探索灾后世界自然遗产地质、水文、景观、生态等修复保护新技术和方法。

      《规划》提出,要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坚持预防为主,分类施策,合理避让,重点整治,强化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工程防治及应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综合防治。

      推动景区恢复提升和产业发展

      九寨沟景区何时开放?《规划》明确,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在安全评估基础上力争早日实现景区开放。其中,2017年底完成城乡住房维修加固和交通(不含景区)、通信、电力等受损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既有功能恢复;2018年汛期前基本完成地质灾害排查和应急处置,年底前完成城乡住房重建,全面开工学校、医院、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2019年基本完成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全面完成公共服务设施重建;2020年基本完成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九寨沟是世界著名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如何推动景区恢复提升和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要围绕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加快景区景点恢复提升,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把漳扎镇建成国际生态旅游魅力小镇。

      建设大九寨世界旅游目的地。深度挖掘大九寨旅游资源,培育康养度假、生态体验、民族文化体验、运动休闲、科普研学等旅游新业态,提升九寨沟、黄龙旅游精品国际化水平,整合灾区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拓展提升景区景点,适度开发中查沟、九寨云顶等新景区,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休闲度假小镇和特色村寨。

      坚持宜居宜业宜游、全域协同发展原则,《规划》提出“一核、两中心、三轴线、多点联动、整体提升”的发展格局,即以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和漳扎镇为核心,以南坪镇和川主寺镇-进安镇为中心,以九环线东线、九环线西线、若九路三条通道为轴线,拓展一批新景区新景点,推动形成全域旅游格局。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合理布局旅游景区与旅游小镇、特色民俗村落、特色产业等,推动大九寨环线旅游由景点旅游向串珠式全域旅游转变。

      优先恢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功能

      基础设施是制约九寨沟发展的一块短板,《规划》明确,优先恢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改善提升设施条件,强化保障能力,全力打造灾后重建“川九路”新示范工程,增强生命通道保障能力,以交通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为核心,加快构建川甘青结合部高效便捷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要规划建设通用机场(含起降点),有序推进成都至西宁铁路、汶川至川主寺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规划建设观光小火车(窄轨、齿轨)等轨道交通和快速公路,推进铁路、高速公路与九寨沟景区快速交通衔接。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规划》创造性提出将重建功能区与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镇体系、旅游发展等规划相衔接,将规划范围内国土空间划分为生态保护区、旅游产业集聚区、农牧业发展区和人口聚居区等四个区,其中生态保护区面积超过规划面积的81%。

      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和重建任务,恢复重建资金总需求经测算约为118亿元。省财政统筹中央和省级相关资金给予州县包干补助。支持建立大九寨文化旅游产业振兴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重建。

      关键词生命工程

      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坚持预防为主,分类施策,合理避让,重点整治,强化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工程防治及应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综合防治重建分区

      规划范围内国土空间划分为生态保护区、旅游产业集聚区、农牧业发展区和人口聚居区等四个区,其中生态保护区面积超过规划面积的81%串珠成线

      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合理布局旅游景区与旅游小镇、特色民俗村落、特色产业等,推动大九寨环线旅游由景点旅游向串珠式全域旅游转变立体交通

      以交通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为核心,加快构建川甘青结合部高效便捷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梁天韵 记者 梁现瑞 魏冯)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