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全省十大河流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绿水清流又回来了”

  • 2017年10月30日 07时30分
  •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字体:
  • 播报
  •  

      古有云“历代善治蜀者,均以治水为重”,据统计,四川境内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河流共有2800多条,总长度11万余公里。如今,又该如何保护好这一泓清水呢?

      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省十大河流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劣Ⅴ类水体进一步减少。按照《四川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到2020年,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国考断面水体比例达到81.6%,消灭地表水质量劣于Ⅴ类国考断面水体。

      方向既明,为了让碧水清流常伴市民身边,四川正全域投入行动,河长制、污染流域综合整治、城乡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污水处理,从生产、生活,到生态用水,一场碧水保卫战正在天府大地上全面打响。

      清秋时节,刘铭带着朋友来到眉山市彭山区公义镇,通济堰在从村里缓缓流过,成熟的果实沉沉压下枝叶,刘铭想到这个绿树清泉环绕的小村发展农家乐,“这里的养殖场全拆了,水清灵灵的,休闲最适合。”

      另一边,在宜宾县龙池乡阳荷村的金鱼溪旁,不少村民在散步聊天,这样的情景,他们已有20多年都没见到。过去,由于土法造纸厂的存在,这里的河流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如今,宜宾关闭了1800多家土法造纸厂,曾经的小桥流水重新回归。

      而在成都,青羊区摸底河送仙桥桥头,河边喝茶的老人们颇有兴致地看着河水唠嗑,“以前河水最清了,随便拿起石头,都能抓到螃蟹或小鱼小虾。现在,政府治理了,绿水清流又回来了。”

      A

      河流清如许

      总体改善

      纳入国家考核的87个断面中

      优良水体比例为75.9%

      目前,全省的水环境质量如何?

      从四川省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数据上看,今年1-9月,全省87个国考断面的优良水体比例为75.9%,比去年同期增加5.8个百分点;丧失使用功能的劣V类比例为3.4%,比去年同期减少2.3个百分点。

      就各市州的水环境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而言,今年前9个月,全省21个市(州)有16个市(州)达到优良水体(Ⅰ-Ⅲ类)考核目标要求,19个市(州)完成劣Ⅴ类考核目标要求。

      针对全省水环境形势呈现的主要特点,记者从四川省环保厅水环境管理处了解到,今年以来,四川的水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实现水质稳中趋好的态势。目前,劣Ⅴ类水体集中在岷、沱江两大流域,但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控制在3.4%,低于国家考核要求。

      同时,对于备受关注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情况,今年1-9月,通过对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实施月度监测,水源达标率达到97.6%。

      此外,今年以来,在省级层面的十大河流实行双河长制,每条河流皆设立两位河长,均由省级领导担任。9月份,对这10条河流涉及的154个断面(包括跨省界断面)开展监测,数据显示,长江(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大渡河、青衣江、嘉陵江6条河流的Ⅰ-Ⅲ类水质断面占比达到100%,其他4条河流的水质也多有提升。

      专项整治

      全省99个城市黑臭水体

      已完成整治63个

      到2020年,四川要基本消灭河流劣Ⅴ类水质。

      目标既明,重拳治水。从举措上看,针对严重污染河流的专项攻坚整治工作已经展开。记者了解到,从现在到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全省都将围绕环境问题突出的29个国家优先控制单元,重拳出击岷江、沱江和嘉陵江重点污染河流,并打好24条污染严重小流域综合整治攻坚战。

      首先,需要对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污染问题“摸清脉门”,分别制定整治措施“对症下药”。对此,今年上半年,全省已经基本完成全省重点控制单元达标方案编制工作。同时,为避免在“治水”中的“一刀切”,省环保厅和水利厅共同组织了四川十大流域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一河一策”方案编制,构建起由单元达标方案、流域污染防治规划、“一河一策”方案组成的流域综合整治规划体系。

      另一方面,对于市民最为关注城市黑臭水体,截至2017年9月30日,四川省城市黑臭水体个数99个,方案制定中24个,治理中12个,完成治理63个。其中,成都市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分外“扯眼”,为了让碧水清流常伴市民身边,成都全域投入行动。目前,成都市建成区黑臭水体个数41个,已全部完成治理,水质明显改善。

      对症下药

      正式印发3年规划

      着力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

      精准把脉后,自然是对症下药。

      长久以来,作为长江一级支流的沱江,是四川省腹部地区的重要河流之一。沱江发源于九顶山南麓,流经德阳、成都、资阳、内江、自贡、泸州,在泸州市城区汇入长江。沱江流域面积(四川境内)2.56万平方公里,流域以占全省3.5%的水资源量支撑了全省20%以上的人口和GDP。

      目前,《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7-2020年)》(下文简称《规划》)已经出台,《规划》明确,到2020年,沱江流域纳入国家和省考核的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Ⅰ-Ⅲ类)达到65%以上,全流域劣Ⅴ类水体基本消除。《规划》提出,要以控制单元为管理基础,实施差异化防治策略,确定10项主要任务、15个控制单元、9类骨干工程。

      以保障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为例,《规划》提出全省要以消灭超标水源地为重点,建设一批优质水源地,取缔一批劣质水源地,整治一批未达标水源地。到2020年,流域内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达到85%。

      在集中整治重污染水体上,全省将实施石亭江、鸭子河、青白江、毗河、阳化河、球溪河、釜溪河、威远河、濑溪河等重污染小流域整治,加强治理城镇生活污染源,完善污水、垃圾收集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基本消除全流域劣Ⅴ类水体。

      此外,根据《规划》,全省还将建设沱江岸线生态廊带。实施《大规模绿化全川筑牢长江上流生态屏障总体规划》,大力营造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面源阻截功能为主的防护林,构建沿江森林生态系统。到2020年,沱江流域岸线新增20%的绿色生态缓冲带。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岷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7-2020)(征求意见稿)》已经公布,这意味着,一份针对岷江流域的3年规划,即将出台。

      B

      生活更美好

      生态治理水环境

      黑臭河道“变身”湿地公园

      脏水吞进去,清水吐出来。如今,在四川的城市和乡村,越来越多的黑臭河道、废弃鱼塘、户外化粪池,正在被打造成为人工湿地,承担起污水处理厂和美化环境的“双重使命。”

      夕阳西下,肖家河的水体清澈,沿岸花草葱绿,与以蓉城湖泊水系为核心的环城生态带融为一体。走进位于成都高新区剑南大道西侧、占地面积225亩的高新区肖家河人工湿地公园,一些社区居民带着小孩在霞光中散步闲聊,很难想到,多年前这里曾雨污不分、水体黑臭。

      据悉,肖家河湿地公园属于中水回用重点项目,中水日处理能力10万吨。项目利用肖家河西岸、三环路两侧绿地,改建为人工生态湿地公园,将成都市新建污水处理厂的废水利用管道输送到湿地深度处理后,分别排入肖家河和楠杆堰,最终汇入锦江。如今,这里的日处理能力约7万吨,入河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

      另一边,在河网密布、荷塘遍地的新津县安西镇,一个个林盘院落前后又新增了不少小荷塘,这些藏在林盘中的小荷塘不仅美化了田园,还在生活污水处理净化试点项目中,被打造成为人工湿地,承担起了生态微处理的重要任务,污水经过净化变成清水,流入沟渠。

      在眉山市彭山区,一个占地90多公顷的湿地公园,每天吸引着上万人到这里遛弯看夕阳。早在2014年4月,彭山区政府就在这个曾经的废弃鱼塘上,打造滨江湿地公园。从上游通济堰引水,绕行一圈后流入岷江,形成一个占地90多公顷的公园。河水引入这里后,随地形由高往低流经9块水面,形成长寿湖、忠孝湖、太极湖和花海、草海等“五湖四海”。湖海之间还有39个小岛,湖泊、步行道、涉水石遍布其中。每天,通济堰有5万立方米河水流进这里,利用8米的天然落差,在“五湖四海”徘徊30天,经过水面的沉淀、吸附、过滤后,最终排入彭溪河,再汇入岷江。

      据彭山区水务局局长柴洪军介绍,这里进水水质是Ⅴ类,严重污染,通过净化后,出水口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其中氨氮、总磷两项指标更是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超出一般污水处理厂的净化能力。(记者 杜江茜)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全省十大河流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绿水清流又回来了”

  • 2017年10月30日 07时30分
  •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古有云“历代善治蜀者,均以治水为重”,据统计,四川境内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河流共有2800多条,总长度11万余公里。如今,又该如何保护好这一泓清水呢?

      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省十大河流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劣Ⅴ类水体进一步减少。按照《四川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到2020年,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国考断面水体比例达到81.6%,消灭地表水质量劣于Ⅴ类国考断面水体。

      方向既明,为了让碧水清流常伴市民身边,四川正全域投入行动,河长制、污染流域综合整治、城乡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污水处理,从生产、生活,到生态用水,一场碧水保卫战正在天府大地上全面打响。

      清秋时节,刘铭带着朋友来到眉山市彭山区公义镇,通济堰在从村里缓缓流过,成熟的果实沉沉压下枝叶,刘铭想到这个绿树清泉环绕的小村发展农家乐,“这里的养殖场全拆了,水清灵灵的,休闲最适合。”

      另一边,在宜宾县龙池乡阳荷村的金鱼溪旁,不少村民在散步聊天,这样的情景,他们已有20多年都没见到。过去,由于土法造纸厂的存在,这里的河流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如今,宜宾关闭了1800多家土法造纸厂,曾经的小桥流水重新回归。

      而在成都,青羊区摸底河送仙桥桥头,河边喝茶的老人们颇有兴致地看着河水唠嗑,“以前河水最清了,随便拿起石头,都能抓到螃蟹或小鱼小虾。现在,政府治理了,绿水清流又回来了。”

      A

      河流清如许

      总体改善

      纳入国家考核的87个断面中

      优良水体比例为75.9%

      目前,全省的水环境质量如何?

      从四川省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数据上看,今年1-9月,全省87个国考断面的优良水体比例为75.9%,比去年同期增加5.8个百分点;丧失使用功能的劣V类比例为3.4%,比去年同期减少2.3个百分点。

      就各市州的水环境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而言,今年前9个月,全省21个市(州)有16个市(州)达到优良水体(Ⅰ-Ⅲ类)考核目标要求,19个市(州)完成劣Ⅴ类考核目标要求。

      针对全省水环境形势呈现的主要特点,记者从四川省环保厅水环境管理处了解到,今年以来,四川的水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实现水质稳中趋好的态势。目前,劣Ⅴ类水体集中在岷、沱江两大流域,但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控制在3.4%,低于国家考核要求。

      同时,对于备受关注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情况,今年1-9月,通过对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实施月度监测,水源达标率达到97.6%。

      此外,今年以来,在省级层面的十大河流实行双河长制,每条河流皆设立两位河长,均由省级领导担任。9月份,对这10条河流涉及的154个断面(包括跨省界断面)开展监测,数据显示,长江(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大渡河、青衣江、嘉陵江6条河流的Ⅰ-Ⅲ类水质断面占比达到100%,其他4条河流的水质也多有提升。

      专项整治

      全省99个城市黑臭水体

      已完成整治63个

      到2020年,四川要基本消灭河流劣Ⅴ类水质。

      目标既明,重拳治水。从举措上看,针对严重污染河流的专项攻坚整治工作已经展开。记者了解到,从现在到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全省都将围绕环境问题突出的29个国家优先控制单元,重拳出击岷江、沱江和嘉陵江重点污染河流,并打好24条污染严重小流域综合整治攻坚战。

      首先,需要对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污染问题“摸清脉门”,分别制定整治措施“对症下药”。对此,今年上半年,全省已经基本完成全省重点控制单元达标方案编制工作。同时,为避免在“治水”中的“一刀切”,省环保厅和水利厅共同组织了四川十大流域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一河一策”方案编制,构建起由单元达标方案、流域污染防治规划、“一河一策”方案组成的流域综合整治规划体系。

      另一方面,对于市民最为关注城市黑臭水体,截至2017年9月30日,四川省城市黑臭水体个数99个,方案制定中24个,治理中12个,完成治理63个。其中,成都市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分外“扯眼”,为了让碧水清流常伴市民身边,成都全域投入行动。目前,成都市建成区黑臭水体个数41个,已全部完成治理,水质明显改善。

      对症下药

      正式印发3年规划

      着力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

      精准把脉后,自然是对症下药。

      长久以来,作为长江一级支流的沱江,是四川省腹部地区的重要河流之一。沱江发源于九顶山南麓,流经德阳、成都、资阳、内江、自贡、泸州,在泸州市城区汇入长江。沱江流域面积(四川境内)2.56万平方公里,流域以占全省3.5%的水资源量支撑了全省20%以上的人口和GDP。

      目前,《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7-2020年)》(下文简称《规划》)已经出台,《规划》明确,到2020年,沱江流域纳入国家和省考核的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Ⅰ-Ⅲ类)达到65%以上,全流域劣Ⅴ类水体基本消除。《规划》提出,要以控制单元为管理基础,实施差异化防治策略,确定10项主要任务、15个控制单元、9类骨干工程。

      以保障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为例,《规划》提出全省要以消灭超标水源地为重点,建设一批优质水源地,取缔一批劣质水源地,整治一批未达标水源地。到2020年,流域内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达到85%。

      在集中整治重污染水体上,全省将实施石亭江、鸭子河、青白江、毗河、阳化河、球溪河、釜溪河、威远河、濑溪河等重污染小流域整治,加强治理城镇生活污染源,完善污水、垃圾收集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基本消除全流域劣Ⅴ类水体。

      此外,根据《规划》,全省还将建设沱江岸线生态廊带。实施《大规模绿化全川筑牢长江上流生态屏障总体规划》,大力营造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面源阻截功能为主的防护林,构建沿江森林生态系统。到2020年,沱江流域岸线新增20%的绿色生态缓冲带。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岷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7-2020)(征求意见稿)》已经公布,这意味着,一份针对岷江流域的3年规划,即将出台。

      B

      生活更美好

      生态治理水环境

      黑臭河道“变身”湿地公园

      脏水吞进去,清水吐出来。如今,在四川的城市和乡村,越来越多的黑臭河道、废弃鱼塘、户外化粪池,正在被打造成为人工湿地,承担起污水处理厂和美化环境的“双重使命。”

      夕阳西下,肖家河的水体清澈,沿岸花草葱绿,与以蓉城湖泊水系为核心的环城生态带融为一体。走进位于成都高新区剑南大道西侧、占地面积225亩的高新区肖家河人工湿地公园,一些社区居民带着小孩在霞光中散步闲聊,很难想到,多年前这里曾雨污不分、水体黑臭。

      据悉,肖家河湿地公园属于中水回用重点项目,中水日处理能力10万吨。项目利用肖家河西岸、三环路两侧绿地,改建为人工生态湿地公园,将成都市新建污水处理厂的废水利用管道输送到湿地深度处理后,分别排入肖家河和楠杆堰,最终汇入锦江。如今,这里的日处理能力约7万吨,入河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

      另一边,在河网密布、荷塘遍地的新津县安西镇,一个个林盘院落前后又新增了不少小荷塘,这些藏在林盘中的小荷塘不仅美化了田园,还在生活污水处理净化试点项目中,被打造成为人工湿地,承担起了生态微处理的重要任务,污水经过净化变成清水,流入沟渠。

      在眉山市彭山区,一个占地90多公顷的湿地公园,每天吸引着上万人到这里遛弯看夕阳。早在2014年4月,彭山区政府就在这个曾经的废弃鱼塘上,打造滨江湿地公园。从上游通济堰引水,绕行一圈后流入岷江,形成一个占地90多公顷的公园。河水引入这里后,随地形由高往低流经9块水面,形成长寿湖、忠孝湖、太极湖和花海、草海等“五湖四海”。湖海之间还有39个小岛,湖泊、步行道、涉水石遍布其中。每天,通济堰有5万立方米河水流进这里,利用8米的天然落差,在“五湖四海”徘徊30天,经过水面的沉淀、吸附、过滤后,最终排入彭溪河,再汇入岷江。

      据彭山区水务局局长柴洪军介绍,这里进水水质是Ⅴ类,严重污染,通过净化后,出水口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其中氨氮、总磷两项指标更是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超出一般污水处理厂的净化能力。(记者 杜江茜)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