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乡奔康 搭上创建“四好村”快车
1月22日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身披大红绶带的8位村支书和一项新增议程特别惹人注目。会议通报了省委、省政府命名的2016年度1481个省级“四好村”,并向8名“四好村”代表授牌。对此,阿坝州汶川县三江乡河坝村村支书姚富荣既意外又欣喜。
聚焦脱贫攻坚 对接国家标准设定自选动作
“四好村”,河坝村名副其实。去年,259户村民有106户开起藏家乐,人均纯收入1.6万元,提前迈入小康门槛。好风气、好习惯也已深度融入村民生活。
但姚富荣并不知道,“四好村”发轫于扶贫。
脱贫攻坚,国家标准是“两不愁、三保障”。但四川是扶贫任务大省,彝区等地又是一步跨千年的“直过区”,有着自身现实短板。在“国标”基础上,四川如何因地制宜?
2014年3月,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大小凉山调研时提出,今后几年,大小凉山彝区扶贫工作的目标是,让彝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这是“四个好”目标首次被提出。“四个好”既体现物质生活改善,又瞄准精神层面提升;既对接国家要求,又体现四川实际;既让群众切实可感,又便于指导实战——很快成为新阶段全省脱贫攻坚的奋斗目标。
2015年,省委首次以全会形式部署脱贫攻坚并通过相关决定,在确保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国家标准基础上,亮出实现“四个好”目标四川自选动作。决战小康的隆隆战鼓全面奏响。
2016年,中央领导连续来川调研,对“四个好”给予高度肯定和赞扬,认为是国家规定动作的细化和落实,应大力推广。在“四个好”精准指引下,我省更是顺利交出2016年脱贫攻坚首战的合格考卷。
瞄准全面小康 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找到载体
“四个好”全省推广,抓手何在?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关键还要靠6000多万农民的钱袋子一起鼓起来,突破口又在哪里?
借助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我省蹚出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新村建设之路。“天上掉不下来美丽乡村,等靠更建不成幸福家园!”去年8月,西昌市首批100户新农村“四个好”家庭表彰大会上,大箐乡农户吉史有作的发言赢得如雷掌声。
在思路上进一步深化谋变。省委、省政府再次精准聚焦,将目光投向乡村——创建“四好村”。目标清晰:将其作为四川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激发农村群众脱贫奔康内生动力、加强农村依法治理、整体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
思路笃定,部署迅疾。去年9月,五易其稿的“四好村”创建工作方案先后摆上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省委常委会会场。9月18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方案。次日下午,省委、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全面部署“四好村”创建。目标令人振奋——力争到2020年,在普遍建成市州级或县市区级“四好村”基础上,60%以上的村建成省级“四好村”。“如果到2020年全省46240个行政村都建成‘四好村’,我们就一定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决战,全面小康目标也就能顺利实现。”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憧憬着。(记者 李淼)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