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四川30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

  • 2017年01月10日 07时3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制图/卢浩



      省科技厅1月9日透露,当天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我省主持和参与完成的30个项目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具体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7项。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79个项目,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6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20项等。

      延/伸/阅/读

      川籍国家科技奖如何改变你我生活

      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四川又有30个项目获奖。这些“高精尖”的科技是否已得到转化?又将如何改变你我的生活?

      让出行更安全

      全国新建高铁都用四川技术

      同为西南交大教授,张卫华和王平在这一天同获国家科技奖,两人牵头团队研究目标也惊人相似:如何让高铁运行更“稳”、更安全。

      王平聚焦的是“行驶稳”。由他牵头完成的“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保持技术”,解决了高铁轨道的3大难题——两根钢轨的高低误差,在任何位置都控制在0.3毫米内;经过列车反复碾压,路基、桥梁等轨道基础的沉降和变形长期保持在可控范围内;轨道自身变形也要非常小,且各部分变形是均匀的。

      解决这3大难题意义在哪?王平举了个例子,“国外部分高铁在经过不平稳地区时振动大,列车内的杯子能从桌上掉下来;而使用这一技术,桌上立一枚硬币也不会掉下。”他介绍,运行越平稳就越不会出现列车脱轨。该技术目前已在国内所有新建高铁上应用。

      张卫华关注的则是“供电稳”。高铁主要通过列车顶部的受电弓与输电线接触获得电力驱动列车行驶,然而高速行驶产生的振动往往会将受电弓从输电线上弹开,造成供电不稳甚至中断。张卫华团队的“基于耦合动力学的高速铁路接触网/受电弓系统技术创新及应用”,使受电弓不离线,在350公里/小时的高速下也能保证高铁不间断供电。这一技术也已在全国推广。

      治“顽疾”不再难

      致盲性视网膜疾病可精准诊断

      中药材如何辨别真伪?这长期是行业“顽疾”。过去靠行家的经验来“望闻问切”,但误差较大且易受外观欺骗。

      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研发应用的“中药材DNA条形码物种鉴定体系”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中草药DNA条形码鉴定技术,项目组建立起全球最大的、包含100万余条草药及其易混伪品DNA条形码序列的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数据库,使中药材真伪鉴定从主观性状到客观基因判定准确率极大提高。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体系已被国内外药检系统、检验检疫、企业、高等院校、海关和公安等国内外860余家单位应用。

      致盲性视网膜疾病同样也是一种顽疾。这种疾病在国内外都面临“发现晚、诊断难、疗效差”等困境。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杨正林教授团队的“视网膜疾病基因致病机制研究及防治应用推广”项目,从疾病基因入手,揭示了相关基因致病的部分新机制,建立早期基因检测和精确诊断技术方法,率先开展视网膜疾病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为实现对这一疾病的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和精准治疗奠定基础。

      让能源更清洁

      发现年产量占全省一半的新气田

      4403.83亿立方米,是迄今为止我国单体规模最大的特大型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安岳气田磨溪区块主体构造龙王庙组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

      这一巨大气藏,藏在盆地特有的、开采难度极高的海相碳酸盐岩中。而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凭借“古老碳酸盐岩勘探理论技术创新与安岳特大型气田重大发现”,科学回答了在海相碳酸盐岩中天然气如何形成、怎样迁徙、在何处聚集等问题,最终成功攻破了发现、开采难题。

      巨大气田,为居民生活煤改气、用上清洁能源提供了有力保障。2016年,该气田仅磨溪区块主体构造龙王庙组产气量就高达近100亿立方米,约占全省天然气产量一半。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中心实证分析结果,气代煤每增加1立方米天然气的使用可带动地区GDP增加0.47元,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气藏开发增加的天然气替代煤炭使用,可带动地区GDP增加逾1300亿元。

      我/省/部/分/获/奖/名/单

      ★国家技术发明奖

      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保持技术,二等奖深层超深层油气藏压裂酸化高效改造技术及应用,二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古老碳酸盐岩勘探理论技术创新与安岳特大型气田重大发现,二等奖牙体牙髓病防治技术体系的构建与运用,二等奖视网膜疾病基因致病机制研究及防治应用推广,二等奖基于耦合动力学的高速铁路接触网/受电弓系统技术创新及应用,二等奖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系统,二等奖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和应用,二等奖跨江越海大断面暗挖隧道修建关键技术与应用,二等奖中药材DNA条形码物种鉴定体系,二等奖 (记者 熊筱伟 郭静雯 寇敏芳)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30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

  • 2017年01月10日 07时3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制图/卢浩



      省科技厅1月9日透露,当天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我省主持和参与完成的30个项目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具体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7项。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79个项目,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6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20项等。

      延/伸/阅/读

      川籍国家科技奖如何改变你我生活

      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四川又有30个项目获奖。这些“高精尖”的科技是否已得到转化?又将如何改变你我的生活?

      让出行更安全

      全国新建高铁都用四川技术

      同为西南交大教授,张卫华和王平在这一天同获国家科技奖,两人牵头团队研究目标也惊人相似:如何让高铁运行更“稳”、更安全。

      王平聚焦的是“行驶稳”。由他牵头完成的“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保持技术”,解决了高铁轨道的3大难题——两根钢轨的高低误差,在任何位置都控制在0.3毫米内;经过列车反复碾压,路基、桥梁等轨道基础的沉降和变形长期保持在可控范围内;轨道自身变形也要非常小,且各部分变形是均匀的。

      解决这3大难题意义在哪?王平举了个例子,“国外部分高铁在经过不平稳地区时振动大,列车内的杯子能从桌上掉下来;而使用这一技术,桌上立一枚硬币也不会掉下。”他介绍,运行越平稳就越不会出现列车脱轨。该技术目前已在国内所有新建高铁上应用。

      张卫华关注的则是“供电稳”。高铁主要通过列车顶部的受电弓与输电线接触获得电力驱动列车行驶,然而高速行驶产生的振动往往会将受电弓从输电线上弹开,造成供电不稳甚至中断。张卫华团队的“基于耦合动力学的高速铁路接触网/受电弓系统技术创新及应用”,使受电弓不离线,在350公里/小时的高速下也能保证高铁不间断供电。这一技术也已在全国推广。

      治“顽疾”不再难

      致盲性视网膜疾病可精准诊断

      中药材如何辨别真伪?这长期是行业“顽疾”。过去靠行家的经验来“望闻问切”,但误差较大且易受外观欺骗。

      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研发应用的“中药材DNA条形码物种鉴定体系”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中草药DNA条形码鉴定技术,项目组建立起全球最大的、包含100万余条草药及其易混伪品DNA条形码序列的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数据库,使中药材真伪鉴定从主观性状到客观基因判定准确率极大提高。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体系已被国内外药检系统、检验检疫、企业、高等院校、海关和公安等国内外860余家单位应用。

      致盲性视网膜疾病同样也是一种顽疾。这种疾病在国内外都面临“发现晚、诊断难、疗效差”等困境。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杨正林教授团队的“视网膜疾病基因致病机制研究及防治应用推广”项目,从疾病基因入手,揭示了相关基因致病的部分新机制,建立早期基因检测和精确诊断技术方法,率先开展视网膜疾病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为实现对这一疾病的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和精准治疗奠定基础。

      让能源更清洁

      发现年产量占全省一半的新气田

      4403.83亿立方米,是迄今为止我国单体规模最大的特大型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安岳气田磨溪区块主体构造龙王庙组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

      这一巨大气藏,藏在盆地特有的、开采难度极高的海相碳酸盐岩中。而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凭借“古老碳酸盐岩勘探理论技术创新与安岳特大型气田重大发现”,科学回答了在海相碳酸盐岩中天然气如何形成、怎样迁徙、在何处聚集等问题,最终成功攻破了发现、开采难题。

      巨大气田,为居民生活煤改气、用上清洁能源提供了有力保障。2016年,该气田仅磨溪区块主体构造龙王庙组产气量就高达近100亿立方米,约占全省天然气产量一半。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中心实证分析结果,气代煤每增加1立方米天然气的使用可带动地区GDP增加0.47元,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气藏开发增加的天然气替代煤炭使用,可带动地区GDP增加逾1300亿元。

      我/省/部/分/获/奖/名/单

      ★国家技术发明奖

      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保持技术,二等奖深层超深层油气藏压裂酸化高效改造技术及应用,二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古老碳酸盐岩勘探理论技术创新与安岳特大型气田重大发现,二等奖牙体牙髓病防治技术体系的构建与运用,二等奖视网膜疾病基因致病机制研究及防治应用推广,二等奖基于耦合动力学的高速铁路接触网/受电弓系统技术创新及应用,二等奖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系统,二等奖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和应用,二等奖跨江越海大断面暗挖隧道修建关键技术与应用,二等奖中药材DNA条形码物种鉴定体系,二等奖 (记者 熊筱伟 郭静雯 寇敏芳)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