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改革搭平台强保障 四川军民融合发展三件大事如何抓
积极探索融合发展的省级领导组织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
许达哲建议四川实践
推进军工企业市场化改革研究“军转民”配套措施、军民标准通用化
4月12日在成都举行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专题推进会上,军工集团巨头齐聚,共谋发展。
四川是军工大省。2015年9月,四川被确定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之一。四川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探索军民融合的方法和途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国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借鉴。
军民深度融合,四川应该怎么走?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许达哲支招,抓好促改革、搭平台、强保障三件大事。
促改革
加快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改革试验区
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关键在融合。
如何打破军民深度融合间的“壁垒”?“探索建立适应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许达哲认为,应积极探索融合发展的省级领导组织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发挥政府在国防工业战略规划、产业发展政策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以及军工企事业单位在科研生产、维修保障服务、国防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市场主体作用。
四川确定,将加快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改革试验区。首先是完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推进机制;其次,要创新“民参军”机制,鼓励和引导具备相关能力和条件的民口单位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还要推动“军转民”,推进军工企业市场化改革,推进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共建共享,分类推进国防科技实验室、军工重大试验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等向社会开放。创新军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军用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转化……一系列改革举措即将展开。
搭平台
加快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军产和民产如何有效融合?在许达哲看来,需大力推动军工优势明显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许达哲认为,大力发展核、航天、航空产业,调整优化传统产业结构,在特种化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发挥军工高技术产业的优势,更多地利用市场手段促进产业发展。
狠抓产业体系、搭建发展平台,四川已有谋划。
绵阳科技城将瞄准新一代显示面板、集成电路、北斗卫星导航、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加快推动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今年将建成5平方公里启动区,基本形成30平方公里核心示范区主体框架。
绵阳、广元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将加快推动,引导和支持一批国防军工重点建设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入驻基地、加快发展,力争全年实现投资超100亿元。
全省将优选200个军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引导和促进军工科技成果加快向民用领域转移转化。重点推动150项重点技改升级和产业化项目建设。推进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区的军民融合企业改革重组,加快培育50户特色鲜明的军民融合大企业大集团。
强保障
将设立四川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
军民融合的组合拳既出,如何确保落地?
许达哲支招,完备的政策制度环境是关键。他认为,国家有关部委要与地方加强衔接,完善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共同营造有利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环境。推进社会优质资源进入军队,以及参与国防工业投资建设,固化国防工业向社会共享开放的机制。同时,要加强政策措施的实施,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先和最后一公里。
四川已经在行动。目前,省级有关部门正推动《四川省“十三五”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实施,引导重点军工行业、军工高新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配套政策体系完善方面,正研究“军转民”配套措施、军民标准通用化等,拟设立四川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引导专业投资机构支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记者 王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