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从区域探索到“国家试验” 成德绵一体化换挡提速

  • 2016年12月19日 07时3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制图/卢浩



      “成德绵‘一体化’提了十多年,今年‘跑’得最快。”在德阳市发改委主任朱伟看来,“跑得最快”源于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年,按照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定位要求,成德绵地区要“先行先试,加快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从区域探索“换挡”到“国家试验”,成德绵一体化进一步提速。

      今年初,最新定义的“成都大都市区”引发关注,成都同城化半径进一步扩大。

      5月,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正式挂牌,打通实验室与企业之间的技术通道,成德绵地区科技成果自由交易率先突破。

      11月,成德同城化标志性工程天府大道北延线开建。

      11月,成都远景规划46条轨道线路,北接绵阳、德阳被正式确定。

      ……

      2000年四川谋建“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正式将一体化发展提上议程。持续至今十余年,成德绵“一体化”取得了哪些成效?“换挡”之后,又将走向何方?

      1

      尝试:“一体化”进展提速

      12月15日,一场军民融合发展交流暨科技成果对接会在德阳举行。与往年不同,“座上客”多了很多来自成都、绵阳的身影。“今年以来,三地联动的会有点多。”德阳市钰鑫机械负责人表示,从政府到行业协会,今年以来三地联动的座谈会、对接会已成常态。通过这类活动,他也在成都、绵阳找到了多个合作伙伴。

      创新平台共建共享,绵阳走得更远。今年5月,全国唯一军民融合技术交易平台“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在绵阳揭牌成立,在实验室和企业之间搭起一座桥。

      而成德绵三地释放出的需求,也让该中心常务副主任蒲良驹喜出望外。短短半年时间,该中心已促成近亿元技术交易,在排队的申请中,成德绵就占了将近2000个。

      打通专利变现通道,成德绵也成为先行先试区。今年1月,总规模7亿元的四川省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注册成立。该基金由四川省级财政及成都、德阳、绵阳3市财政,连同四川省内相关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投资机构等其他社会资本,共同发起成立。投资重点也将集中在成德绵三地的知识产权运营、重大涉外纠纷和防御性收购等方面。

      10月,全省专利权质押贷款在德阳“破冰”。首笔业务,德阳正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8项专利获贷200万元。“专利权质押贷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一条新路。”德阳科知局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主任王宏达表示,未来,企业“知识产权”变“资本”在四川将步入常态。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盛毅多年来一直关注成德绵一体化进程。在他看来,按照四川省“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创新改革《决定》,背负“国家期许”的成德绵,一体化目标十分明确: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政策共用。

      对此,德阳市委书记蒲波认为,“人才要素自由流动”将是先行领域。他表示,拥有16万技能人才的德阳正在筹建装备制造公共实训中心。未来,成德绵乃至整个西部的技能人才,都可以由德阳输出。

      2

      考验:操作比预想难得多

      10月起,成德同城动车开始公交化运营探索,两地动车平均发车时间从原来的90分钟缩短至50分钟。到明年,这一间隔将缩短至30分钟。“最快27分钟就到了,票源十分充足。”德阳市民卿欢点赞新进展的同时,也流露出些许遗憾,“成德同城,走得还是慢。”

      她的感受,也是绝大部分德阳人的感受。2013年,成德两市就曾签署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内容涉及工业、交通、教育等八大方面。也是从当时开始,成德医保即时结算、成德公交一张卡、共用区号“028”、通信资费同城化等就成了群众期待。

      如今,进展相对集中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11月,成德同城化的标志性工程——天府大道北延线正式动工。作为成德城市发展主轴,这条路比照天府大道南延线建设标准,按“双8+辅4”断面建设,并采取轨道交通与公路复合建设,成都地铁等轨道交通直达德阳,将不仅是期待。

      在此之前,旌江快速干线、中金快速通道(中江段)、成德大道、成都第二绕城高速等已建成通车。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德阳至简阳段、都江堰至德阳段也已开工。

      但其他领域的协同推进,却并没有因为道路的四通八达而变得简单。新都、青白江、广汉早在2013年就在探索筹建“成德同城边界共建试验区”,但3年时间过去,尽管不乏零星交流,但备受期待的“可复制推广经验”却无处可寻。“就以全面创新改革为例,尽管大家会交流,但做事情基本还是各自为政。”这是德阳一位一线工作人员的直观感受。他透露,近期,德阳正翘首期盼成都党政代表团的到访,按照计划,成德两地通信资费同城化结算等将有望在此期间敲定具体方案。

      3

      期待:呼吁统筹力度加码

      在四川版图中,成德绵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一半以上的工业经济实体,四成以上的经济总量以及近七成的科技力量。但在成德绵内部,差异却依旧明显。2015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801.2亿元,成功“破万亿”。而位居全省第二、第三的绵阳、德阳却仍为“千亿级”,GDP总和仅为成都的三成左右。

      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唐永进曾参与成德绵一体化专项课题研究。在他看来,成德绵一体化的实质应当是形成更大规模、更高效率的经济共同体。但是,三市隶属不同的行政区划单元,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定位、发展需求差异较大,协同共赢的模式仍需进一步探索。而且,要促进一体化,需要设立更高一级的办事机构,加码统筹、执行力度。

      对此,德阳市发改委副主任杨锋深有体会。之前,他曾前往广州佛山等同城化进展较好的地区考察,他发现,这些区域几乎都设立有更高级别的统筹机构。“我们现在虽然建立了协同机制,但遇到事情都是一事一议,时间、精力耗费得多,效果却不十分理想。”在他看来,如果在省发改委组建专门统筹机构,协同创新量化考核,将更有利于工作推动。

      省政协委员张渝田也表达过相同的观点。在他看来,行之有效的协调组织是从操作层面消除行政边界刚性约束的主要做法。从成德绵一体化发展的长远需求来看,有必要建立常态化、实体化的协调组织,集“横向协商”与“纵向协调”功能为一体,统筹协调区域与中央、省委和省政府的关系,调解三地内部关系,监督地方政府间协议执行等。同时,还应探索建立相应的三方协商和协调机制、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等。

      10月底,国科协创新战略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董阳曾到成德绵三地调研评估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进展。他表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重点在“试验”。能否进一步破除地区之间、央地之间、产学研之间、军民之间、行业之间的各种壁垒,构建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并在跨市协同创新上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是四川试验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记者 朱雪黎 袁婧)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从区域探索到“国家试验” 成德绵一体化换挡提速

  • 2016年12月19日 07时3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制图/卢浩



      “成德绵‘一体化’提了十多年,今年‘跑’得最快。”在德阳市发改委主任朱伟看来,“跑得最快”源于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年,按照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定位要求,成德绵地区要“先行先试,加快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从区域探索“换挡”到“国家试验”,成德绵一体化进一步提速。

      今年初,最新定义的“成都大都市区”引发关注,成都同城化半径进一步扩大。

      5月,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正式挂牌,打通实验室与企业之间的技术通道,成德绵地区科技成果自由交易率先突破。

      11月,成德同城化标志性工程天府大道北延线开建。

      11月,成都远景规划46条轨道线路,北接绵阳、德阳被正式确定。

      ……

      2000年四川谋建“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正式将一体化发展提上议程。持续至今十余年,成德绵“一体化”取得了哪些成效?“换挡”之后,又将走向何方?

      1

      尝试:“一体化”进展提速

      12月15日,一场军民融合发展交流暨科技成果对接会在德阳举行。与往年不同,“座上客”多了很多来自成都、绵阳的身影。“今年以来,三地联动的会有点多。”德阳市钰鑫机械负责人表示,从政府到行业协会,今年以来三地联动的座谈会、对接会已成常态。通过这类活动,他也在成都、绵阳找到了多个合作伙伴。

      创新平台共建共享,绵阳走得更远。今年5月,全国唯一军民融合技术交易平台“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在绵阳揭牌成立,在实验室和企业之间搭起一座桥。

      而成德绵三地释放出的需求,也让该中心常务副主任蒲良驹喜出望外。短短半年时间,该中心已促成近亿元技术交易,在排队的申请中,成德绵就占了将近2000个。

      打通专利变现通道,成德绵也成为先行先试区。今年1月,总规模7亿元的四川省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注册成立。该基金由四川省级财政及成都、德阳、绵阳3市财政,连同四川省内相关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投资机构等其他社会资本,共同发起成立。投资重点也将集中在成德绵三地的知识产权运营、重大涉外纠纷和防御性收购等方面。

      10月,全省专利权质押贷款在德阳“破冰”。首笔业务,德阳正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8项专利获贷200万元。“专利权质押贷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一条新路。”德阳科知局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主任王宏达表示,未来,企业“知识产权”变“资本”在四川将步入常态。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盛毅多年来一直关注成德绵一体化进程。在他看来,按照四川省“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创新改革《决定》,背负“国家期许”的成德绵,一体化目标十分明确: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政策共用。

      对此,德阳市委书记蒲波认为,“人才要素自由流动”将是先行领域。他表示,拥有16万技能人才的德阳正在筹建装备制造公共实训中心。未来,成德绵乃至整个西部的技能人才,都可以由德阳输出。

      2

      考验:操作比预想难得多

      10月起,成德同城动车开始公交化运营探索,两地动车平均发车时间从原来的90分钟缩短至50分钟。到明年,这一间隔将缩短至30分钟。“最快27分钟就到了,票源十分充足。”德阳市民卿欢点赞新进展的同时,也流露出些许遗憾,“成德同城,走得还是慢。”

      她的感受,也是绝大部分德阳人的感受。2013年,成德两市就曾签署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内容涉及工业、交通、教育等八大方面。也是从当时开始,成德医保即时结算、成德公交一张卡、共用区号“028”、通信资费同城化等就成了群众期待。

      如今,进展相对集中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11月,成德同城化的标志性工程——天府大道北延线正式动工。作为成德城市发展主轴,这条路比照天府大道南延线建设标准,按“双8+辅4”断面建设,并采取轨道交通与公路复合建设,成都地铁等轨道交通直达德阳,将不仅是期待。

      在此之前,旌江快速干线、中金快速通道(中江段)、成德大道、成都第二绕城高速等已建成通车。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德阳至简阳段、都江堰至德阳段也已开工。

      但其他领域的协同推进,却并没有因为道路的四通八达而变得简单。新都、青白江、广汉早在2013年就在探索筹建“成德同城边界共建试验区”,但3年时间过去,尽管不乏零星交流,但备受期待的“可复制推广经验”却无处可寻。“就以全面创新改革为例,尽管大家会交流,但做事情基本还是各自为政。”这是德阳一位一线工作人员的直观感受。他透露,近期,德阳正翘首期盼成都党政代表团的到访,按照计划,成德两地通信资费同城化结算等将有望在此期间敲定具体方案。

      3

      期待:呼吁统筹力度加码

      在四川版图中,成德绵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一半以上的工业经济实体,四成以上的经济总量以及近七成的科技力量。但在成德绵内部,差异却依旧明显。2015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801.2亿元,成功“破万亿”。而位居全省第二、第三的绵阳、德阳却仍为“千亿级”,GDP总和仅为成都的三成左右。

      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唐永进曾参与成德绵一体化专项课题研究。在他看来,成德绵一体化的实质应当是形成更大规模、更高效率的经济共同体。但是,三市隶属不同的行政区划单元,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定位、发展需求差异较大,协同共赢的模式仍需进一步探索。而且,要促进一体化,需要设立更高一级的办事机构,加码统筹、执行力度。

      对此,德阳市发改委副主任杨锋深有体会。之前,他曾前往广州佛山等同城化进展较好的地区考察,他发现,这些区域几乎都设立有更高级别的统筹机构。“我们现在虽然建立了协同机制,但遇到事情都是一事一议,时间、精力耗费得多,效果却不十分理想。”在他看来,如果在省发改委组建专门统筹机构,协同创新量化考核,将更有利于工作推动。

      省政协委员张渝田也表达过相同的观点。在他看来,行之有效的协调组织是从操作层面消除行政边界刚性约束的主要做法。从成德绵一体化发展的长远需求来看,有必要建立常态化、实体化的协调组织,集“横向协商”与“纵向协调”功能为一体,统筹协调区域与中央、省委和省政府的关系,调解三地内部关系,监督地方政府间协议执行等。同时,还应探索建立相应的三方协商和协调机制、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等。

      10月底,国科协创新战略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董阳曾到成德绵三地调研评估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进展。他表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重点在“试验”。能否进一步破除地区之间、央地之间、产学研之间、军民之间、行业之间的各种壁垒,构建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并在跨市协同创新上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是四川试验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记者 朱雪黎 袁婧)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