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实说尹力

  • 2016年01月22日 20时04分
  • 来源: 川报观察
  • 【字体:
  • 播报
  •   1月22日下午,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的一个议程受到特别关注——在70多位常委会委员的注视下,尹力走到宣誓席前,左手抚按宪法,右手握拳举起,向宪法庄严宣誓。

      在此次会议上,尹力刚被任命为四川省副省长、代省长。

      宪法宣誓制度实施以来,他成为四川第一位向宪法宣誓的省政府领导。

      2015年3月,经中央批准,尹力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此前,他的职务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

      入川后,根据省委分工,尹力还兼任省委宣传部部长。

      川观君梳理了尹力到川后的活动和公开报道,并与在工作上和他接触过的一些干部群众进行交流,总的感觉,这是一位务实、谦逊、能干的官员。

      倡导“做细做实做成”

      从公开报道看,尹力分管的领域有依法治省、藏区、宣传思想文化、民族宗教、对台工作等。

      2015年4月9日上午,四川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开班。据四川日报报道,省委书记王东明出席并作主题报告,省委副书记尹力等出席。这个高规格的读书班,成为尹力在四川厅级干部面前的首次亮相。

      4天之后的结业式上,尹力作了总结讲话,强调“党员干部要自觉用‘四个全面’引领推动工作”。

      读书班一学员向川观君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新来的这位副书记讲话很有水平,将中央精神和省委精神讲得深入浅出,还善于列举各种例子说明问题。

      川观君注意到,“做细做实做成”的提法经常出现在尹力的讲话中。在督导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落实、基层调研等不同场合,尹力对相关部门或地方工作特别是干部队伍提要求时,也常强调“做细做实做成”。

      一位四川省第五期干部递进培养班的学员介绍,去年9月,尹力到班上与学员座谈,要求大家“作风上要认真”。他举了个生活中的例子,有插座或开关的地方,单独一个没问题,但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并排安放,多会出现不齐、歪斜的情况,“这是高科技吗?不是。这是工作态度决定的,干部如果不负责,什么事都干不好。”

      到基层调研,走村入户,尹力都要与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交流。场地不限,有时是村社活动室,有时是农家院坝。座谈中,他会边听边记,一一听完发言,再细细回答大家的疑问,并讲自己的看法。遇到有的干部说客套话,就会被他打断,“直奔主题,咱直接谈问题”。

      调研依法治省,他重在看地方依法治理的实效,重在了解百姓对法治实践的参与度和获得感。调研脱贫攻坚,他重在了解基层工作的薄弱环节,重在看举措成效是否达到了“精准”这个要求。

      大家的感觉是,尹力特别强调科学思维、科学方法,注重程序规范、流程高效。“做细做实做成”,是尹力倡导的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的工作方法。

      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调研频繁

      “决胜全面小康,四川的重点难点在贫困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尹力常去各市州调研,常向基层干部讲起这句话。他说,这是四川的一个特殊省情。

      川观君梳理公开报道发现,利用周末时间开会或调研,是他“挤时间”加深对省情的认识把握、推动工作的做法。去年4月到12月,尹力8次赴阿坝、3次到甘孜藏区调研,藏区成为他来川后足迹最多的区域;再加上凉山州冕宁县、昭觉县和乐山市金口河区、峨边县等大小凉山地区,尹力的调研足迹已覆盖四川少数民族聚居区。

      “每次,他都要到群众的厨房、卧室看看,乡亲们吃什么、住得怎样,有什么变化,都要一一询问。”理县县委一名工作人员说,尹力已先后5次到联系点理县走访贫困户。去年12月19日,星期六,他白天调研,晚上7点又在理县主持召开脱贫攻坚专项督查会议,直到晚上9点会议才结束,返回成都时已近深夜12点。

      在基层调研,除当地推荐的农户外,尹力还自己随机走进农户家中了解情况。

      去年10月6日,尚在假期,尹力就奔赴甘孜调研,到了四川最偏远、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石渠县。当地一名基层干部告诉川观君,很多人到石渠后头晕脑胀、呼吸困难,但尹力一到石渠就直奔牧民定居点、学校、寺庙,爬坡走路、开会讲话就跟当地人一样,时间安排十分紧凑。他还讲,尹力在甘孜州的几天,每天除了赶路就是调研,7点半左右吃早饭,但午饭经常在下午2点过,晚饭一般都是9点过。

      多名在省委大院工作的人士告诉川观君,周末时,他们不止一次在商业街附近的公交车站台上看到尹力从公交车上下来,也在附近的农贸市场看到过他与市民、小摊主摆谈。

      不光重“宣”,还要在“传”上见实效

      从履历看,尹力来川前虽无在宣传战线履职经历,但对“危机公关”等事务却并不陌生。无论是“非典”期间调任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还是随后担任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司长、世卫组织执委会副主席,他都经手处理了很多国内外关注的公共卫生事务,在一些比较棘手的外交事件的处理中,有效地维护了我国的良好国际形象。

      正是这样的经历,使他在想问题、做工作时更具国际视野和全局观念,也有了更强的处理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在四川宣传系统,尹力多次讲,我们不仅要把“宣”做好,而且要在“传”上下功夫。在他看来,“宣”侧重内容、方式,“传”讲求渠道、成效,“传”的目的是让受众真正接受“宣”的观点主张,让宣传起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全面塑造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新形象,是尹力思考的一个重点。“好形象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和公信力。”他要求宣传战线要把塑造、宣传、展示好四川新形象这项工作抓实抓好。

      尹力兼任省委宣传部部长期间,四川举办了“海外知名华文媒体藏区行”活动,27个国家和地区39家华文媒体代表走进甘孜、阿坝藏区采访。大家反映,四川藏区各民族团结、和谐,美丽的高原风情、美好的藏区生活、奇特的藏区文化,“这些才是真实的藏区”。

      去年底,四川创新举行了7场关于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的新闻发布会,在各界引起关注。“善于使用摆事实、举例子等讲故事的技巧,将原本不太容易引起读者兴趣的政策解读转变成活生生的实例,让群众深切地体会到省委全会精神给每一个人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影响。”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董关鹏认为,这对省级党委政府重大公共政策新闻发布和政策解读工作具有示范意义。

      【延伸阅读】“非典”时期曾任“救火队员”

      其实,早在“空降”四川前,尹力就展示出务实、能干的特点。这位1962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的学者型官员,被誉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入川前长期在国家部委和卫生领域工作。

      从求学经历看,尹力算“学霸”级别。1980年,18岁的他考入山东医科大学六年制英语医学班,本科毕业后即考上母校卫生学社会医学硕士生,1988年由当时国家教委选派至前苏联,在莫斯科攻读博士。

      1993年归国后,尹力进入国务院研究室,一干就是十年,先后在教科文卫司、社会发展司等部门工作。期间,2002年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作访问学者,2003年4月归国。

      当时正赶上“非典”肆虐。这次归国,尹力是以“救火队员”身份出现,并被调到当时处于“风口浪尖”的国家卫生部,就任办公厅副主任。

      彼时,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尚未建立,除了日常防控,抗击“非典”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尽快建立健全社会公共卫生应急体系。

      而尹力恰好是公共卫生领域科班出身的医学博士,曾在前苏联社会经济与卫生事业管理科研所获博士学位,又有在美国哈佛大学作访问学者的经历。

      抗击“非典”期间,他是唯一一个以专家身份参加总理主持召开的专家座谈会的官员,就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建言献策。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非典”之后,中央成立应急管理办公室,各省和地方应急管理办公室也随即建起。此后,各级各部门着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形成以“一案三制”为代表的第二代应急管理系统。

      从2004年开始,尹力在世界卫生组织执委会担任执委,并当选执委会副主席。这让他进一步开拓了国际视野。

      2006年7月,尹力担任卫生部办公厅主任,两年后升任副部长,时年仅46岁,是当时最年轻的卫生部副部长。

      在卫生部副部长任上,尹力分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还任国家减灾委委员。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伊春空难等国内外关注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他都亲赴一线,看望受伤人员,妥善处理相关事宜。

      2012年,尹力成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三任局长、党组书记,并在当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在担任局长、党组书记短短一年内,他再次充当“救火队员”角色——2012年4月,媒体曝光了数十家药用胶囊生产企业用工业明胶生产药用空心胶囊,并销往全国多个省市,涉及总数一千亿粒,约占全国药用胶囊产量的1/3。

      刚刚接任局长的尹力打出一系列“救火”组合拳:从要求企业自查到展开抽验,从敦促问题产品下架、封存、召回,到督促销毁。据公安部数据,该案共侦破生产销售假药案件1.4万余起,抓获涉案人员2万余人,打掉犯罪团伙7000余个,案值160余亿元。

      那时,尹力表示,不仅要“救火”于问题胶囊,而且要全面“防火”,消除食品药品安全隐患,让老百姓吃的食品、用的药品都是放心、安全的。为此,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尹力着力以法治思维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推动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不仅加快食品药品法律法规的修订,而且加大对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纪违法行为,系列“组合拳”起到了净市场、管长远的功效。

      2015年3月底,尹力入川,担任省委副书记,随后又兼任宣传部部长。(安东)
      
    责任编辑: 刘化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实说尹力

  • 2016年01月22日 20时04分
  • 来源: 川报观察
  •   1月22日下午,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的一个议程受到特别关注——在70多位常委会委员的注视下,尹力走到宣誓席前,左手抚按宪法,右手握拳举起,向宪法庄严宣誓。

      在此次会议上,尹力刚被任命为四川省副省长、代省长。

      宪法宣誓制度实施以来,他成为四川第一位向宪法宣誓的省政府领导。

      2015年3月,经中央批准,尹力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此前,他的职务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

      入川后,根据省委分工,尹力还兼任省委宣传部部长。

      川观君梳理了尹力到川后的活动和公开报道,并与在工作上和他接触过的一些干部群众进行交流,总的感觉,这是一位务实、谦逊、能干的官员。

      倡导“做细做实做成”

      从公开报道看,尹力分管的领域有依法治省、藏区、宣传思想文化、民族宗教、对台工作等。

      2015年4月9日上午,四川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开班。据四川日报报道,省委书记王东明出席并作主题报告,省委副书记尹力等出席。这个高规格的读书班,成为尹力在四川厅级干部面前的首次亮相。

      4天之后的结业式上,尹力作了总结讲话,强调“党员干部要自觉用‘四个全面’引领推动工作”。

      读书班一学员向川观君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新来的这位副书记讲话很有水平,将中央精神和省委精神讲得深入浅出,还善于列举各种例子说明问题。

      川观君注意到,“做细做实做成”的提法经常出现在尹力的讲话中。在督导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落实、基层调研等不同场合,尹力对相关部门或地方工作特别是干部队伍提要求时,也常强调“做细做实做成”。

      一位四川省第五期干部递进培养班的学员介绍,去年9月,尹力到班上与学员座谈,要求大家“作风上要认真”。他举了个生活中的例子,有插座或开关的地方,单独一个没问题,但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并排安放,多会出现不齐、歪斜的情况,“这是高科技吗?不是。这是工作态度决定的,干部如果不负责,什么事都干不好。”

      到基层调研,走村入户,尹力都要与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交流。场地不限,有时是村社活动室,有时是农家院坝。座谈中,他会边听边记,一一听完发言,再细细回答大家的疑问,并讲自己的看法。遇到有的干部说客套话,就会被他打断,“直奔主题,咱直接谈问题”。

      调研依法治省,他重在看地方依法治理的实效,重在了解百姓对法治实践的参与度和获得感。调研脱贫攻坚,他重在了解基层工作的薄弱环节,重在看举措成效是否达到了“精准”这个要求。

      大家的感觉是,尹力特别强调科学思维、科学方法,注重程序规范、流程高效。“做细做实做成”,是尹力倡导的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的工作方法。

      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调研频繁

      “决胜全面小康,四川的重点难点在贫困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尹力常去各市州调研,常向基层干部讲起这句话。他说,这是四川的一个特殊省情。

      川观君梳理公开报道发现,利用周末时间开会或调研,是他“挤时间”加深对省情的认识把握、推动工作的做法。去年4月到12月,尹力8次赴阿坝、3次到甘孜藏区调研,藏区成为他来川后足迹最多的区域;再加上凉山州冕宁县、昭觉县和乐山市金口河区、峨边县等大小凉山地区,尹力的调研足迹已覆盖四川少数民族聚居区。

      “每次,他都要到群众的厨房、卧室看看,乡亲们吃什么、住得怎样,有什么变化,都要一一询问。”理县县委一名工作人员说,尹力已先后5次到联系点理县走访贫困户。去年12月19日,星期六,他白天调研,晚上7点又在理县主持召开脱贫攻坚专项督查会议,直到晚上9点会议才结束,返回成都时已近深夜12点。

      在基层调研,除当地推荐的农户外,尹力还自己随机走进农户家中了解情况。

      去年10月6日,尚在假期,尹力就奔赴甘孜调研,到了四川最偏远、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石渠县。当地一名基层干部告诉川观君,很多人到石渠后头晕脑胀、呼吸困难,但尹力一到石渠就直奔牧民定居点、学校、寺庙,爬坡走路、开会讲话就跟当地人一样,时间安排十分紧凑。他还讲,尹力在甘孜州的几天,每天除了赶路就是调研,7点半左右吃早饭,但午饭经常在下午2点过,晚饭一般都是9点过。

      多名在省委大院工作的人士告诉川观君,周末时,他们不止一次在商业街附近的公交车站台上看到尹力从公交车上下来,也在附近的农贸市场看到过他与市民、小摊主摆谈。

      不光重“宣”,还要在“传”上见实效

      从履历看,尹力来川前虽无在宣传战线履职经历,但对“危机公关”等事务却并不陌生。无论是“非典”期间调任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还是随后担任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司长、世卫组织执委会副主席,他都经手处理了很多国内外关注的公共卫生事务,在一些比较棘手的外交事件的处理中,有效地维护了我国的良好国际形象。

      正是这样的经历,使他在想问题、做工作时更具国际视野和全局观念,也有了更强的处理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在四川宣传系统,尹力多次讲,我们不仅要把“宣”做好,而且要在“传”上下功夫。在他看来,“宣”侧重内容、方式,“传”讲求渠道、成效,“传”的目的是让受众真正接受“宣”的观点主张,让宣传起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全面塑造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新形象,是尹力思考的一个重点。“好形象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和公信力。”他要求宣传战线要把塑造、宣传、展示好四川新形象这项工作抓实抓好。

      尹力兼任省委宣传部部长期间,四川举办了“海外知名华文媒体藏区行”活动,27个国家和地区39家华文媒体代表走进甘孜、阿坝藏区采访。大家反映,四川藏区各民族团结、和谐,美丽的高原风情、美好的藏区生活、奇特的藏区文化,“这些才是真实的藏区”。

      去年底,四川创新举行了7场关于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的新闻发布会,在各界引起关注。“善于使用摆事实、举例子等讲故事的技巧,将原本不太容易引起读者兴趣的政策解读转变成活生生的实例,让群众深切地体会到省委全会精神给每一个人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影响。”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董关鹏认为,这对省级党委政府重大公共政策新闻发布和政策解读工作具有示范意义。

      【延伸阅读】“非典”时期曾任“救火队员”

      其实,早在“空降”四川前,尹力就展示出务实、能干的特点。这位1962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的学者型官员,被誉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入川前长期在国家部委和卫生领域工作。

      从求学经历看,尹力算“学霸”级别。1980年,18岁的他考入山东医科大学六年制英语医学班,本科毕业后即考上母校卫生学社会医学硕士生,1988年由当时国家教委选派至前苏联,在莫斯科攻读博士。

      1993年归国后,尹力进入国务院研究室,一干就是十年,先后在教科文卫司、社会发展司等部门工作。期间,2002年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作访问学者,2003年4月归国。

      当时正赶上“非典”肆虐。这次归国,尹力是以“救火队员”身份出现,并被调到当时处于“风口浪尖”的国家卫生部,就任办公厅副主任。

      彼时,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尚未建立,除了日常防控,抗击“非典”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尽快建立健全社会公共卫生应急体系。

      而尹力恰好是公共卫生领域科班出身的医学博士,曾在前苏联社会经济与卫生事业管理科研所获博士学位,又有在美国哈佛大学作访问学者的经历。

      抗击“非典”期间,他是唯一一个以专家身份参加总理主持召开的专家座谈会的官员,就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建言献策。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非典”之后,中央成立应急管理办公室,各省和地方应急管理办公室也随即建起。此后,各级各部门着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形成以“一案三制”为代表的第二代应急管理系统。

      从2004年开始,尹力在世界卫生组织执委会担任执委,并当选执委会副主席。这让他进一步开拓了国际视野。

      2006年7月,尹力担任卫生部办公厅主任,两年后升任副部长,时年仅46岁,是当时最年轻的卫生部副部长。

      在卫生部副部长任上,尹力分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还任国家减灾委委员。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伊春空难等国内外关注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他都亲赴一线,看望受伤人员,妥善处理相关事宜。

      2012年,尹力成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三任局长、党组书记,并在当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在担任局长、党组书记短短一年内,他再次充当“救火队员”角色——2012年4月,媒体曝光了数十家药用胶囊生产企业用工业明胶生产药用空心胶囊,并销往全国多个省市,涉及总数一千亿粒,约占全国药用胶囊产量的1/3。

      刚刚接任局长的尹力打出一系列“救火”组合拳:从要求企业自查到展开抽验,从敦促问题产品下架、封存、召回,到督促销毁。据公安部数据,该案共侦破生产销售假药案件1.4万余起,抓获涉案人员2万余人,打掉犯罪团伙7000余个,案值160余亿元。

      那时,尹力表示,不仅要“救火”于问题胶囊,而且要全面“防火”,消除食品药品安全隐患,让老百姓吃的食品、用的药品都是放心、安全的。为此,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尹力着力以法治思维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推动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不仅加快食品药品法律法规的修订,而且加大对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纪违法行为,系列“组合拳”起到了净市场、管长远的功效。

      2015年3月底,尹力入川,担任省委副书记,随后又兼任宣传部部长。(安东)
      
    责任编辑: 刘化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