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制造业成四川经济大盘“牛股”
四川制造业增长目标站上“7.5%”这个台阶,意味着什么?
经济增长靠主力,大盘上扬看牛股。如果说四川经济是一个“大盘”,制造业绝对是一支“蓝筹股”。制造业所释放出的红利,必将带动四川经济发展“大盘”整体上扬,释放出“行情”看好、“钱景”乐观的积极信号。
2016年,四川制造业将如何提档升级?为实现制造业增长目标,四川将大力推动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发展,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提升制造业规模与质效”,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日前,在省政府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2016年重点工作推进方案》上,制造业发展路径清晰可见——
2016年将组织培育、认定60家以上制造企业省级技术中心,全省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800家;培育5-10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性的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发展路径中,“10、7、3000……”等数字不时闪现,透过这组数字,可以管窥2016四川制造业运行的轨迹。
数据:10
编制十大重点领域发展路线图
建设中西部制造业发展高地
去年10月底,为积极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我省印发《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明确建成“制造强省”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四川制造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制造业在全国的地位稳步提升,建成中西部领先的制造业发展高地;到2025年,制造业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进入全国制造强省行列。
日前,省政府印发《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2016年重点工作推进方案》。方案明确,2016年,四川将编制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与燃机、高效发电与核技术应用、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智能医疗设备、农机装备、油气钻采及海洋工程装备等十大重点领域发展路线图,将分类推进十大重点领域稳步发展。
新年开好局。1月6日,总投资超70亿元的12个高端制造业项目在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集中开工,其中生物产业项目7个,占开工项目的一半以上。
1月7日,成都双流集中开工11个普遍拥有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工业项目,大部分企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增速一直高于工业平均增速,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制药、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展尤为迅速。”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工业内部结构看,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四川工业运行呈现出工业增速趋稳、工业结构趋优的新特征。
全省工业结构趋优,靠的是川内各地的不懈努力。
川中腹地遂宁,截至去年11月,亿元企业已达233家,轻重工业比已调整为46.4:53.6,四大成长型产业总产值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2.9个百分点。今年,该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将增长10%,将制定“中国制造2015遂宁行动计划”1+X体系和“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引领遂宁四大成长型产业和三大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川东重镇广安市,在资源性产业下滑的情况下,特别注重新兴产业培育。截至2015年,该市装备制造产业增长近50%,精细化工增长超过30%。这些产业异军突起,为广安带来新的增长动能。
数据:7
七大配套工程启动
智能制造持续发力
十大重点领域之外,我省还将充分对接《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方案,结合实际制定与《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配套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高端装备创新研制、智能制造、工业强基、产品强质、绿色制造、军民融合等七大工程三年期实施方案。
其中智能制造早已成为我省企业发展的方向。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杨军告诉记者,智能制造是该公司今年的发展重点,公司投资两亿多元的锅炉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项目去年9月份开始试生产。“智能化改造后将实现节能降耗、精准控制、提高效率和质量三大目标。”数据显示,改造后的车间,锅炉制造关键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可达90%,主要工艺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单位产品生产能耗减低30%以上。
智能制造是企业瞄准的方向,更是我省锁定工业提质增效的重要着力点。
今年,我省将编制出台四川省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提出智能制造的目标、方向、重点与路径,规范和引导全省制造业智能化和数字化改造。探索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启动一批智能化改造项目,重点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开展一批重点企业数字化生产线、智能工厂(车间)建设。同时,我省还将培育发展一批智能制造设备、夯实智能制造基础设施等。
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进国家新能源装备、钒钛新材料等56个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与发展。加快组建四川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值得一提的是,为确保制造强省战略推进,我省还将推进设立四川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基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投向高端制造领域。
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是重要的主攻方向和内容,我省将强化顶层设计,鼓励各地先行先试,调动企业积极性。
在先行先试中,“重装之都”德阳提出,2016年将建成制造业工业云平台,进入企业超过500户,建成智能工厂10个,“互联网+协同制造”企业达到5户;眉山提出,实施智能制造强质量冲刺行动,支持传统产业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向生产智能化、装备自动化发展。
数据:3000亿
完成技改3000亿元
转型升级持续突破
开展新一轮技术升级改造行动也是《方案》明确的重点任务。
今年我省将制定发布《四川省技术改造投资重点领域导向目录(2016年本)》,加快实施以改技术、改设备、改工艺、改产品和改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更大规模、更高层次技术升级改造。力争2016年制造业完成技术改造投资3000亿元。完成制造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60亿元。
大手笔的技改与技术研发投入,彰显着我省在创新上的重视程度。
省经信委主任陈新有提出,工业在全省经济中的贡献超过50%,工业转型发展成为全省转型发展关键点。目前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产能过剩、成本上升等问题都为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带来一定难度。“随着全省上下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知、把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以及我省产业接续发展的良好态势等,工业转型发展也面临巨大机遇。”
全省工业结构加速优化。按此前统计口径初步测算,2015年全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将超过630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6.2%。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方面,有序淘汰436户企业的落后和过剩产能,超额完成国家和省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任务。
在转型升级中,作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泸州瞄准丰富的医疗资源、雄厚的化工基础等优势,将医药产业作为全市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杀出”一匹“黑马”,仅泸州高新区医药产业园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就超过20%。
科技城绵阳更是不遗余力推动转型升级,2015全年实施技改项目309项,预计完成技改投资325亿元,增长1.6%,鼓励引导企业建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等,组建产业联盟,2016年计划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两新”产业联盟3个。
此外,在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等方面,我省也将强力推进。形成参与“一带一路”建设1+N方案体系,建立完善项目储备库,加快48个重点合作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川捷通用航空产业合作项目建设。
保障措施方面,我省将成立四川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同时组建制造强省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邀请省内外各领域、各行业专家、教授、院士和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知名企业家等组成咨询委员会。
制造业成为“蓝筹股”,经济“大盘”积蓄新动力。未来,随着制造业的快速提档升级,四川经济必将焕发出持续“上冲”的动能。(记者 闫新宇)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