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四川公共文化服务注重供给侧改革 打开双向升级通道

  • 2016年01月19日 07时3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宝兴县硗碛藏族乡的传统民俗杂技表演《天鹅孵蛋》。 本报记者 何海洋 摄 

      聚焦

      “十二五”这五年,是四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的五年: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贯通,建成全国数量最大、战线最长、网点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这五年,也是四川文化体制改革不断迈向深水区的五年: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持续深入开展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一批文化市场主体勇立潮头。

      改革激发四川人建设精神家园的活力与动力。无论是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还是乡村文化大院的涌现,记者从小视角切入的回顾,无不记录着这五年的温度与热度。文化浸润人心,文化勃发力量。“十三五”的五年,精神家园将会更美好。

      1月的泸县方洞镇石牌坊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氏庄园片区不复往日宁静。自2014年被国家文物局纳入传统村落整体利用保护试点以来,不仅庄园开始修缮,石牌坊村也正按中国传统村落的要求持续进行着环境整治。村民们感叹“路好走了”“村子变漂亮了”,更期待屈氏庄园的保护利用,能为乡民带来更多实惠。

      昔日——

      守着“宝贝”过穷日子

      走进石牌坊村,远远就能看见屈氏庄园两座巍峨的碉楼。然而以前,村民对这座年久失修、略显破败的庄园并没兴趣。方洞镇文化中心主任何天荣告诉记者,屈氏庄园由清代当地的名门望族屈氏家族耗时71年修建。“整栋庄园中西合璧,既有为保安全的碉楼,也有雕梁画栋和飞檐黛瓦,完美体现了川南大型家族的庄园文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原本精美的庄园先后被改成学校、展览馆,因年代久远和改建,渐渐变得沧桑。

      石牌坊村村支书陈和彬介绍,村子地处重庆和四川交界处的丘陵地带,“没有工业,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极为落后。”村民主要收入全靠年轻人外出打工和留守妇孺种点庄稼。屈氏家族后人屈要榜多年前就远赴广东打工,“要不是放假,春节都不想回来。”对曾经是家族辉煌的屈氏庄园,他和大多数村民的印象一样,“烂朽朽的,完全不感兴趣。”

      改造——

      文化传承携手民生改善

      我没想到的是,这栋房子现在竟然要保护起来。”屈要榜感叹。2013年,屈氏庄园被公布为全国第七批国保单位。同年,石牌坊村成为第二批全国传统村落。不可移动文物该怎样在保护之外惠及当地百姓?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2014年5月,国家文物局开始探索文保单位与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首批试点50个传统村落,石牌坊村被纳入其中。

      “庄园修缮以后,比原来顺眼多了。”在何天荣指引下,记者看到,庄园碉楼、戏楼等地方的碎瓦已补全,坍塌的围墙也准备按原风貌修筑。泸县文物局局长周宇透露,今年5月屈氏庄园文物本体修缮完工后,曾经因庄园失修而转移的字画、匾额、桌椅等文物,也将一一运回庄园按原貌布置,让修复完成的庄园成为民俗博物馆。紧挨庄园的雨坛彩龙传习所,也已开挖地基。未来,这里将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雨坛彩龙的表演和练习场所。

      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屈氏庄园,还是石牌坊村,修复改造都是科学的规划先行,“立足文物保护利用,把文化传承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实现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和可持续保护。”

      未来——

      足不出户享文化红利

      传统文化的红利,石牌坊村的村民已经感受到。

      陈和彬透露,村子被纳入试点后,2014年10月开始整体风貌打造,不仅硬化了十多公里路面,片区也按保护规划进行了绿化。屈要榜说,他前年春节回家,“突然发现村子变得山清水秀。”更让他惊讶的是,屈氏庄园附近还修了公共厕所和垃圾桶。为配合未来屈氏庄园的旅游发展,泸县修通了从县城到石牌坊村的沥青路。

      嗅觉灵敏的当地人借庄园做起了生意。2014年,一座80多亩的葡萄园在石牌坊村建成,估计今年就能挂果。村里的几处水塘,被村民淘出来养鱼,针对游客推出垂钓娱乐。去年初,屈要榜也在庄园附近一公里处建起农家乐,“现在已经有县城的人过来玩,比我打工挣得多,还可以照顾家人。”陈和彬透露,还有更多村民打算在庄园开放后回乡做生意。而在庄园被公布为“国保”以后,不断有驴友和摄影爱好者前往。

      更让屈要榜欣慰的是,他打小走过的明清古桥、挑过清凉井水的老井,以及散落村子的另外11处庄园,未来都将保护起来。他兴致勃勃告诉记者,“既然城里人对这些感兴趣,我们肯定要保护好,这才是石牌坊村原来的味道。”(记者 吴晓铃)


    近日,国画大师张大千出生地原址地标在其家乡内江市正式亮相。1月8日,内江市民在刚竣工的张大千出生地原址地标前参观。兰自涛摄(视觉四川)



      圆桌

      做好供给侧改革别让大妈总跳广场舞

      嘉宾

      省文化厅厅长 郑晓幸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 邹吉祥

      省社科院副院长 李明泉

      “十二五”四川文化什么最亮眼?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占一席之地。过去五年,四川公共文化建设成效如何?未来五年,又该如何发展?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

      记者:哪些关键数字能体现“十二五”期间四川公共文化建设成效?

      邹吉祥:“十二五”以来,我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累计投入资金约39亿元,建成26.2万个电视村村通、4.1万个广播村村响,受益群众802万户、3104万人,全省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7.0%、98.1%;建成48726个农家书屋、5700个社区书屋、8861个阅报栏(屏);累计放映农村电影290万余场、观众2亿多人次。

      郑晓幸: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日趋完善,建成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等5.2万个公共文化阵地。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中国统计年鉴》发布第三方数据显示,四川省公共文化投入指数全国第一,公共文化服务进步指数全国第三。

      李明泉:最大亮点应该是《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出台,它明确提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四川标准”,为“十三五”公共文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记者:这样的进步是通过什么路径实现的?

      李明泉:各地党委、政府自觉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工作,不断注入资金给予保障。成都、攀枝花等地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项目)提供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打破行业壁垒,成为探索文化资源集成的基层文化细胞。重大文化活动+一县一品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层次丰富,形成长效机制。

      郑晓幸: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省财政从2012年起每年安排10亿元公共文化经费,有效带动地方财政投入,2011-2013年全省财政文化支出总量达320.3亿元,相当于“十一五”总量163.8亿元的1.96倍。三年递增速度达到28%,促进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邹吉祥:以基层农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为重点,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项目建设,落实各级财政对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中困难群体的补贴和收视费减免政策。做好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灾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跨越式发展。

      记者:未来还将在哪些方面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

      郑晓幸:“十二五”期间,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的意见》,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未来,通过全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力不断增长,服务主体更加多元。

      李明泉:除了补齐短板,在保基本、均等化、社会化上下功夫,四川的公共文化服务还应注重供给侧改革,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满足大家多方面、个性化的文化需求,不能让大妈总是在跳广场舞。可以充分发挥文化类社会组织、行业协会、文化志愿者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把公共文化服务搞得红红火火。

      邹吉祥:打开公共文化服务双向升级通道是接下来发展的重点。所谓双向升级,就是既要用互联网思维推进硬件设备升级,也要用户体验升级,提高基层消费者的使用满意度。(主持人 记者 张良娟 常雄飞)

      回访当事人

      文德祥和全天候文化大院

      讲述人:文德祥

      丹棱县张场镇小河村3组村民

      1月15日下午5点,文德祥刚刚结束当天的排练,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急急忙忙走向厨房,“赶紧弄饭吃,晚上6点多还有人来广场上跳坝坝舞,我负责给他们放音乐。”

      2014年以来,文德祥的生活几乎就是这样的节奏,他家两层小楼的一楼和门外院子都被他辟为村里人的文化大院。如今,“德祥文化大院”已成为小河村村民的“公共客厅”。

      文德祥有关文化大院的创意始于2011年。“村里人除了看电视、打牌,几乎没有其他文化活动。”时任村妇女主任的文德祥灵机一动,将一间100平方米的村办公室打造成村里的老年协会活动室,“设施设备简陋,只简单地放了些象棋和书报。”

      2012年,村里建起“农家书屋”,有了几百册书报“扎场子”,文德祥的活动室一下子多了不少“书卷气”。2014年,以养猪为主业的文德祥通过养殖每年收入10多万元,可就在这一年,他却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家里的养猪场拆掉,投资20万元,改建成村里的文化大院。

      2015年,文化大院开放一年来,不仅全年全天候免费开放,还催生了老、中、青3支民间文艺队伍,100多名村民加入,成为文化大院的“中坚力量”。文德祥得意地告诉记者,文化大院除了每月28日固定举办村里的“老年活动日”之外,还举办了4场大型文艺演出,每次都吸引了周围村子1000多名观众来观看。“每场演出前,丹棱县文化部门都要派文化专干来指导排练,大家的水平越来越专业了。”

      眉山市文广新局公共文化科科长孙洪雅介绍,在文德祥这样的民间文化能人的带领下,丹棱县很多村子都有了文化大院,各种形式的草根文艺队伍活跃在各个乡村。 (记者 李思忆)

      核心数字

      “十二五”期间,我省深入实施五大文化惠民工程,建成:

      公共图书馆198个、文化馆207个、文化站4601个,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站点5.2万个、农家书屋48726个、社区书屋5700个、公共阅报栏(屏)8861个

      “十二五”文化大事记

      2015年

      5月

      四川美术馆新馆开馆

      11月

      首届四川艺术节举行

      12月

      四川省图书馆新馆开馆四川省电影票房突破23亿元,排名全国第六

      2014年

      10月

      四川省出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专项方案》《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专项方案》

      11月

      四川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举行

      2013年

      6月

      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举行,形成并向国际社会发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都展望》

      2012年

      3月

      四川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召开,出台《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

      2011年

      3月

      四川省川剧大剧院落成

      11月

      省委九届九次全会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

      (制图/李梅)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公共文化服务注重供给侧改革 打开双向升级通道

  • 2016年01月19日 07时3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宝兴县硗碛藏族乡的传统民俗杂技表演《天鹅孵蛋》。 本报记者 何海洋 摄 

      聚焦

      “十二五”这五年,是四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的五年: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贯通,建成全国数量最大、战线最长、网点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这五年,也是四川文化体制改革不断迈向深水区的五年: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持续深入开展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一批文化市场主体勇立潮头。

      改革激发四川人建设精神家园的活力与动力。无论是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还是乡村文化大院的涌现,记者从小视角切入的回顾,无不记录着这五年的温度与热度。文化浸润人心,文化勃发力量。“十三五”的五年,精神家园将会更美好。

      1月的泸县方洞镇石牌坊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氏庄园片区不复往日宁静。自2014年被国家文物局纳入传统村落整体利用保护试点以来,不仅庄园开始修缮,石牌坊村也正按中国传统村落的要求持续进行着环境整治。村民们感叹“路好走了”“村子变漂亮了”,更期待屈氏庄园的保护利用,能为乡民带来更多实惠。

      昔日——

      守着“宝贝”过穷日子

      走进石牌坊村,远远就能看见屈氏庄园两座巍峨的碉楼。然而以前,村民对这座年久失修、略显破败的庄园并没兴趣。方洞镇文化中心主任何天荣告诉记者,屈氏庄园由清代当地的名门望族屈氏家族耗时71年修建。“整栋庄园中西合璧,既有为保安全的碉楼,也有雕梁画栋和飞檐黛瓦,完美体现了川南大型家族的庄园文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原本精美的庄园先后被改成学校、展览馆,因年代久远和改建,渐渐变得沧桑。

      石牌坊村村支书陈和彬介绍,村子地处重庆和四川交界处的丘陵地带,“没有工业,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极为落后。”村民主要收入全靠年轻人外出打工和留守妇孺种点庄稼。屈氏家族后人屈要榜多年前就远赴广东打工,“要不是放假,春节都不想回来。”对曾经是家族辉煌的屈氏庄园,他和大多数村民的印象一样,“烂朽朽的,完全不感兴趣。”

      改造——

      文化传承携手民生改善

      我没想到的是,这栋房子现在竟然要保护起来。”屈要榜感叹。2013年,屈氏庄园被公布为全国第七批国保单位。同年,石牌坊村成为第二批全国传统村落。不可移动文物该怎样在保护之外惠及当地百姓?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2014年5月,国家文物局开始探索文保单位与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首批试点50个传统村落,石牌坊村被纳入其中。

      “庄园修缮以后,比原来顺眼多了。”在何天荣指引下,记者看到,庄园碉楼、戏楼等地方的碎瓦已补全,坍塌的围墙也准备按原风貌修筑。泸县文物局局长周宇透露,今年5月屈氏庄园文物本体修缮完工后,曾经因庄园失修而转移的字画、匾额、桌椅等文物,也将一一运回庄园按原貌布置,让修复完成的庄园成为民俗博物馆。紧挨庄园的雨坛彩龙传习所,也已开挖地基。未来,这里将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雨坛彩龙的表演和练习场所。

      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屈氏庄园,还是石牌坊村,修复改造都是科学的规划先行,“立足文物保护利用,把文化传承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实现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和可持续保护。”

      未来——

      足不出户享文化红利

      传统文化的红利,石牌坊村的村民已经感受到。

      陈和彬透露,村子被纳入试点后,2014年10月开始整体风貌打造,不仅硬化了十多公里路面,片区也按保护规划进行了绿化。屈要榜说,他前年春节回家,“突然发现村子变得山清水秀。”更让他惊讶的是,屈氏庄园附近还修了公共厕所和垃圾桶。为配合未来屈氏庄园的旅游发展,泸县修通了从县城到石牌坊村的沥青路。

      嗅觉灵敏的当地人借庄园做起了生意。2014年,一座80多亩的葡萄园在石牌坊村建成,估计今年就能挂果。村里的几处水塘,被村民淘出来养鱼,针对游客推出垂钓娱乐。去年初,屈要榜也在庄园附近一公里处建起农家乐,“现在已经有县城的人过来玩,比我打工挣得多,还可以照顾家人。”陈和彬透露,还有更多村民打算在庄园开放后回乡做生意。而在庄园被公布为“国保”以后,不断有驴友和摄影爱好者前往。

      更让屈要榜欣慰的是,他打小走过的明清古桥、挑过清凉井水的老井,以及散落村子的另外11处庄园,未来都将保护起来。他兴致勃勃告诉记者,“既然城里人对这些感兴趣,我们肯定要保护好,这才是石牌坊村原来的味道。”(记者 吴晓铃)


    近日,国画大师张大千出生地原址地标在其家乡内江市正式亮相。1月8日,内江市民在刚竣工的张大千出生地原址地标前参观。兰自涛摄(视觉四川)



      圆桌

      做好供给侧改革别让大妈总跳广场舞

      嘉宾

      省文化厅厅长 郑晓幸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 邹吉祥

      省社科院副院长 李明泉

      “十二五”四川文化什么最亮眼?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占一席之地。过去五年,四川公共文化建设成效如何?未来五年,又该如何发展?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

      记者:哪些关键数字能体现“十二五”期间四川公共文化建设成效?

      邹吉祥:“十二五”以来,我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累计投入资金约39亿元,建成26.2万个电视村村通、4.1万个广播村村响,受益群众802万户、3104万人,全省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7.0%、98.1%;建成48726个农家书屋、5700个社区书屋、8861个阅报栏(屏);累计放映农村电影290万余场、观众2亿多人次。

      郑晓幸: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日趋完善,建成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等5.2万个公共文化阵地。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中国统计年鉴》发布第三方数据显示,四川省公共文化投入指数全国第一,公共文化服务进步指数全国第三。

      李明泉:最大亮点应该是《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出台,它明确提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四川标准”,为“十三五”公共文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记者:这样的进步是通过什么路径实现的?

      李明泉:各地党委、政府自觉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工作,不断注入资金给予保障。成都、攀枝花等地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项目)提供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打破行业壁垒,成为探索文化资源集成的基层文化细胞。重大文化活动+一县一品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层次丰富,形成长效机制。

      郑晓幸: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省财政从2012年起每年安排10亿元公共文化经费,有效带动地方财政投入,2011-2013年全省财政文化支出总量达320.3亿元,相当于“十一五”总量163.8亿元的1.96倍。三年递增速度达到28%,促进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邹吉祥:以基层农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为重点,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项目建设,落实各级财政对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中困难群体的补贴和收视费减免政策。做好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灾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跨越式发展。

      记者:未来还将在哪些方面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

      郑晓幸:“十二五”期间,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的意见》,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未来,通过全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力不断增长,服务主体更加多元。

      李明泉:除了补齐短板,在保基本、均等化、社会化上下功夫,四川的公共文化服务还应注重供给侧改革,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满足大家多方面、个性化的文化需求,不能让大妈总是在跳广场舞。可以充分发挥文化类社会组织、行业协会、文化志愿者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把公共文化服务搞得红红火火。

      邹吉祥:打开公共文化服务双向升级通道是接下来发展的重点。所谓双向升级,就是既要用互联网思维推进硬件设备升级,也要用户体验升级,提高基层消费者的使用满意度。(主持人 记者 张良娟 常雄飞)

      回访当事人

      文德祥和全天候文化大院

      讲述人:文德祥

      丹棱县张场镇小河村3组村民

      1月15日下午5点,文德祥刚刚结束当天的排练,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急急忙忙走向厨房,“赶紧弄饭吃,晚上6点多还有人来广场上跳坝坝舞,我负责给他们放音乐。”

      2014年以来,文德祥的生活几乎就是这样的节奏,他家两层小楼的一楼和门外院子都被他辟为村里人的文化大院。如今,“德祥文化大院”已成为小河村村民的“公共客厅”。

      文德祥有关文化大院的创意始于2011年。“村里人除了看电视、打牌,几乎没有其他文化活动。”时任村妇女主任的文德祥灵机一动,将一间100平方米的村办公室打造成村里的老年协会活动室,“设施设备简陋,只简单地放了些象棋和书报。”

      2012年,村里建起“农家书屋”,有了几百册书报“扎场子”,文德祥的活动室一下子多了不少“书卷气”。2014年,以养猪为主业的文德祥通过养殖每年收入10多万元,可就在这一年,他却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家里的养猪场拆掉,投资20万元,改建成村里的文化大院。

      2015年,文化大院开放一年来,不仅全年全天候免费开放,还催生了老、中、青3支民间文艺队伍,100多名村民加入,成为文化大院的“中坚力量”。文德祥得意地告诉记者,文化大院除了每月28日固定举办村里的“老年活动日”之外,还举办了4场大型文艺演出,每次都吸引了周围村子1000多名观众来观看。“每场演出前,丹棱县文化部门都要派文化专干来指导排练,大家的水平越来越专业了。”

      眉山市文广新局公共文化科科长孙洪雅介绍,在文德祥这样的民间文化能人的带领下,丹棱县很多村子都有了文化大院,各种形式的草根文艺队伍活跃在各个乡村。 (记者 李思忆)

      核心数字

      “十二五”期间,我省深入实施五大文化惠民工程,建成:

      公共图书馆198个、文化馆207个、文化站4601个,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站点5.2万个、农家书屋48726个、社区书屋5700个、公共阅报栏(屏)8861个

      “十二五”文化大事记

      2015年

      5月

      四川美术馆新馆开馆

      11月

      首届四川艺术节举行

      12月

      四川省图书馆新馆开馆四川省电影票房突破23亿元,排名全国第六

      2014年

      10月

      四川省出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专项方案》《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专项方案》

      11月

      四川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举行

      2013年

      6月

      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举行,形成并向国际社会发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都展望》

      2012年

      3月

      四川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召开,出台《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

      2011年

      3月

      四川省川剧大剧院落成

      11月

      省委九届九次全会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

      (制图/李梅)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