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新农合受益面继续扩大 参合群众超7成住院费用实现报销
随着我省新农合各项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调整,这项农村居民健康保障举措正惠及越来越多的群众。据了解,截至6月底,我省新农合地区参合人数达4438.14万人,参合率达到99.60%;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达到76.11%;住院实际补偿比为63.62%;门诊费用报销比为74.38%。
强化大病保障 确保参合群众最大限度受益
6岁的王香月是资中县宋家镇熊桥村的村民,今年4月她因先天性心脏病住进了华西医院,经过一周的治疗康复出院。在出院进行结算时,王香月看病共花了18351.5元,根据我省新农合大病保障的要求,实际报销了17500元。“这样的政策真是为我们老百姓着想”,王香月的父亲王方利动情地对记者说。
为确保参合群众最大限度受益,我省每年都要结合基金运行情况,在科学测算基础上会同省财政厅下发《四川省新农合统筹补偿指导意见》,要求各地以市(州)为单位统一补偿方案,并结合国家和四川省基本药物目录的调整,适时优化增补新农合用药目录,目前药品品种数达1378个,且除基本药物目录外,不受剂型限制。
同时,不断提高大病保障水平,自2010年率先启动提高儿童先心病、白血病医疗保障水平工作以来,目前我省已全面启动22种重大疾病保障工作,其中0-14周岁白血病、先心病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救治且符合民政救助条件的,新农合按定额费用标准全额报销;非民政救助对象患者按定额费用标准的85%给予报销。终末期肾病等18种重大疾病在定点医疗机构救治,新农合按费用标准的70%(三级医院)或75%(二级医院)给予报销。截至6月底,今年上半年补偿大病患者36870人次,涉及医疗费用32967.28万元,补偿费用达22989.17亿元,群众实际报销比例达69.73%。
推进分级诊疗 充分发挥新农合杠杆作用
去年10月,我省启动了分级诊疗制度。为充分发挥新农合在推进分级诊疗中的杠杆作用,省卫计委会同省财政厅先后下发了《关于调整新农合报销规定推行分级诊疗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明确基层首诊、双向转诊、越级转诊及外出务工探亲人员医疗费用报销政策,引导参合群众基层首诊,有效利用基层卫生资源。现在,一些参合群众不再像过去那样,常见病、多发病也往大医院跑,从而既降低了就诊的费用,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状。据调查,截至今年7月底参合患者住院次均费用为3237.75元,同比下降0.19%。病人县外、县级和乡级医院住院比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1.07个百分点、增长2.04个百分点、下降1.33个百分点。
新农合既要保障群众的健康权益,也要更方便地服务群众。过去,参合群众患了重症,到成都大医院就诊,由于不能进行即时结算,常常需要群众自己垫付费用,然后再回到当地新农合部门进行报销,增加了群众的负担。为实现群众能够异地就医异地即时结报,去年10月,我省首批22家省级新农合定点医院开通了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今年,又有61家医疗机构加入到这个行列,极大地方便了参合群众。(记者 石小宏)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