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伤作文”后续:一个凉山干部的来信
由于种种原因,大凉山至今还没有摆脱贫困。有的人认为,以往的扶贫是“肥了西昌,瘦了山区”,这是不客观的。为了扶贫,许多凉山工作者付出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收入,甚至还有生命。
在四川省大凉山彝族小学,支教老师在给孩子们上课。(新华社记者范敏达/摄)
一篇短短的作文,感动了无数网友,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了“生产力”——一天时间,网友针对大凉山贫困孩子的捐款达到92万。这篇名为《泪》的作文,这个名为柳彝的小姑娘,验证了中国并不缺乏爱心。但同时,也验证了在任何时候,都不缺乏“质问党”:他们无视新闻中已经明示的政府作为,质问“政府在哪里?”甚至质问“凉山孩子这么穷,为什么还要办冬奥会?”
作为一名从小长在凉山、如今工作在凉山的人,自然比外地的网友熟悉凉山的情况。
近些年来,这片土地涌现出了“马班邮路”的高原信使王顺友、把最美青春献给大山的“最美山村女教师”马剑霞、“天梯小学”的感动中国人物李桂林夫妇等全国知名的先进典型,他们让凉山人感到骄傲,却又给当地带来了困扰——宣传他们,让更多人关心凉山,共同关注凉山的扶贫事业,是当地政府的“理想主义”;但是,宣传他们,往往也会带来“不作为”的指责。
我也常常在想,为什么凉山这样的贫困地区,总是通过艰难困苦来“感动中国”?认真思考,恐怕主要居于以下原因: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相对富裕,大凉山这样艰苦的地方已经极少,这里的艰苦往往和外地产生巨大反差;同时,苦难往往能够戳中记忆的痛点,逆境也往往更有直击人心的力量。在这种反差与记忆痛点的结合中,大凉山的先进典型们“感动中国”也就顺理成章了。
那么,更大的问题来了: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为什么大凉山还是这么穷?
事实上,我们口中的“大凉山”原是由两个地区——西昌地区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合并而成。其中,属原西昌地区的几个县市地理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有四川省第二大平原,也是重要粮仓的“安宁河流域平原”,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
而属原凉山州(当地称“老凉山”)的几个县则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地理位置偏远,几乎无任何工业经济,从企业投资的角度来说,除了有限的特色农牧产品深加工(而这也完全可以投到条件更好的地方),再无多少项目。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的今天,发展慢了都是一种倒退,何况因严重滞后带来的各种问题。
另外,凉山还有一个木里藏区,属四川省三大藏区之一,得益于受国家领导人好评的“木里经验”、国家藏区政策和良好的自然资源,发展一直不错,近年来更是显示出突破性的发展态势。
“老凉山”为什么这么穷?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凉山为什么这么穷”,指的就是“老凉山”,主要是“东五县”和“北三县”等八个县,木苦依五木所在的宝石小学,就位于“北三县”中的越西县,这个曾有过灿烂文化,“文昌圣君”的故里。而越西县在八县里面,自然环境条件、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在八县里已经位于前列。近年来凉山引起外界舆论关注的事件和人物,都分属于不同的县。
“老凉山”的穷,来自于多种原因。
——历史遗留的社会形态。在民主改革之前,一般称凉山为奴隶社会(目前西昌还有全国唯一的奴隶社会博物馆),但在我看来,以有史以来的五种社会形态标准划分,恐怕只能称为初级的奴隶社会。在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彝族社会各家支相互冲突不断,留给今天后人的,除了宝贵的奴隶社会研究实体和民族文化传统外,还有严重的等级观念、落后的生产生活观念。许多观念严重制约着思想和发展的进步。
图中为四川大涼山尼勒觉村的留守儿童们。在四川大涼山生活着200万彝族同胞,其中多数仍保持着千百年来的耕牧传统。(新华社记者范敏达/摄)
——恶劣的自然环境。八县中,除越西县和喜德县有少部分条件不错的农地外,其余均在高山深谷之中,许多老乡住在高寒山区,既缺少农耕条件,又生活环境极其恶劣。为了人与畜的保暖,人畜共居一屋是常态。
——落后的交通条件。八县都只有一条油路与外界连接(这还得益于朱总理关心下的“通县油路工程”),而且由于都处于山区,塌方与泥石流经常发生,导致道路经常中断。从州府西昌到八县,其中有三个县坐班车要整整一天。
——基础人才的极端缺乏。对,不是高端人才,而是基础人才。由于“老凉山”本身发展缓慢,条件艰苦,因此外面的人才引不进,原有的人才留不下。许多报考“老凉山”的外来人才,或者把这里当成一个跳板,随后宁愿交违约金辞职。人才紧缺,导致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严重落后。几年前,老凉山有一个县高考出了一个上二本线的学生,在县里成为大喜事,由此可见当地教育情况。
——民众生活习惯及观念落后。由于长期的封闭与隔绝,民众在生活习惯上与现代生活有着极大差异,以至于洗脸漱口都成为学生的必修课,教群众坐板凳成为干部工作。而这里嫁娶的高额彩礼、婚丧的奢靡浪费,都严重影响着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被外界误解的凉山扶贫
说了这么多,政府又做了什么?
扶贫工作,一直是凉山州的头号工程。针对凉山实际情况,在二十年前,凉山就创造性地提出了“移民扶贫”和“形象扶贫”两大扶贫工程,加上“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形成了几十年来的扶贫体系,通过“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彝家新寨建设工程”等载体,尽力改善着“老凉山”百姓的生存和生活条件。
移民扶贫是把贫困群众从不适宜人居住的高寒山区搬下来,在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安居,开始新的生活;形象扶贫更具凉山特色,是通过生活习惯的改变,来改变内在的观念。比如对彝族学生,教他们洗手洗脸;对群众,以“板凳工程”将彝族群众从地上“拉”到板凳上来。通过这些点点滴滴的改变,来影响和改变千年的习惯,拉近相距千年的距离。
一名志愿者在四川大凉山九口乡绿色希望小学给孩子们发放学习用品(新华社记者范敏达/摄)
这一系列的措施看到了成效,贫困人口二十年来减少了一百多万。但许多问题不是朝夕之间能够彻底解决。比如一些群众通过移民扶贫工程搬下来后,因为不习惯,自己又搬回山上。政府要提供教育、医疗等基本服务,成本极其高昂,还不能不做,也就导致了提供的基本服务水平低下的结果,“天梯小学”等也就有了“感动中国”的基础。
再谈谈西昌等凉山“发达地区”与“老凉山”的关系问题。有文章认为,以往的扶贫是“肥了西昌,瘦了山区”,是不客观的,这种说法是不了解几十年来凉山的整体扶贫思路和具体实践。作为凉山近五百万人的州府,西昌真正得到的实惠有之,但远远达不到“肥”的地步,西昌及安宁河流域县近年来的发展,根本性的还是这一区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较好的区位优势(属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试验区核心区域)。
在我看来恰恰相反,多年来如果不是因为要与其他贫困县“共患难”,这几个县市的发展会比现在好上很多。因为这些年来,这几个相对较好的县,要承担对口“输血”任务,在州级层面分配资源时,也要更多地往“老九县”和木里藏区倾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拖累。当然,同时也为带动“老凉山”的观念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了扶贫,凉山工作者付出的不仅是自己的收入
为了凉山的扶贫,政府不遗余力,而在凉山工作的人们,也作出了外界所不知晓的牺牲和奉献。
以我自己为例。我在越西县有一个结对户,按照州委要求,结对干部要为结对户解决相关生产生活问题,尽量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当然,由于各方面条件所限,事实上多是以经济帮助为主要形式。同时,每年有几次捐款捐物,如“暖冬行动”、“走基层”,如果遇到一些群众的特殊困难,可能也要进行专项捐款。而且,身处这个环境,许多时候都可能临时需要解决一些群众的特殊困难。我原来手下的记者,几乎每个都有多次给被采访对象直接捐助的情况。这也是一种很质朴的情怀。
凉山(木里藏区除外)的工资水平在全省基本上最低,但可能大家有一点想不到,凉山州的财政收入在全省近几年一直排在第二位,仅次于成都。那这些钱都去哪儿了?重点是扶贫,另一部分是用于发展(发展也是为了有钱扶贫)。在一年的干部大会上,州委领导讲话,对大家说,从财政角度来讲,我们即使和成都一样发工资也能发得起,但我们不能这样发啊!我们贫困群众还这么多,要花钱的地方这么多,只有委屈大家了。
说实话,工资低,而且每年还要从工资里捐出不少钱,大家当然有想法,甚至可能会有“你这么大官,当然不用花钱了,但我们要养家糊口啊”的情绪。但面对“老凉山”的贫困群众,却又完全能够理解这样的安排。
而凉山的干部职工,所付出的还不仅仅是收入。由于凉山艰苦的交通条件和地理环境,许多交通路段非常危险。我个人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仅凉山组织系统在县乡道路发生的较大交通事故或安全事故就有五起,其中一起是山石滚落,四名熟悉的面孔永远挂在了墙上。但当需要到县下乡时,又有谁会说一个不字!
凉山扶贫,还需要众智众力。
“最悲伤作文”所引起的巨大反响,让我们看到了人心向善的力量。政府是扶贫工作当然的主体,而凉山也确实在努力。省委、州委都在今年以全委会的形式专题研究扶贫工作,组织系统还专门为“精准扶贫”如何配强干部进行安排和组织准备。但要真正从根子上解决贫困问题,还离不开各界在智力、财力、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如果能通过彝族小女孩的《泪》,让大家更加了解凉山情况,心系凉山扶贫,关心凉山群众,支持凉山实践,那么,这篇“最悲伤作文”,未必不是一个有积极意义的开始。(作者:廖德凯 四川省凉山州委组织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