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季度查办“四风”问题1050件 处分653人
今年以来,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铁面执纪”的要求,深入开展正风肃纪活动,坚持歪风必刹、违纪必纠。一季度,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办涉及“四风”问题案件1050件、处分653人,分别占去年全年查办“四风”问题案件总数的29.7%、19.4%;内部通报134件次,点名道姓通报曝光53件次。
四川省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查纠“四风”问题上,该省以常态化监督和专项督查为抓手,并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加大“四风”案件查办力度。
创新督查机制,增强常态化监督检查实效。四川在实践中建立了归口督导机制,明确了省纪委、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组织部、财政、审计等省直部门以及各市(州)党委办公厅(室)在开展督促检查、推动八项规定精神落实、狠刹“四风”中的职责和要求。组成专项监督检查组,由省纪委牵头,财政、审计、公安、工商等部门派人参与,邀请特邀监察员,组织督促检查组,通过听取汇报、个别谈话、查阅资料、明察暗访等方式,坚持每月深入市(州)、县(市、区)和省级部门开展重点抽查。
各市(州)纪委同步建立监督检查工作机制,组织监督检查组,对所辖县(市、区)及部分乡镇(街道)正风肃纪工作情况开展集中监督检查。形成了横向协调、上下联动的督促检查工作合力。今年以来,全省各市(州)纪委均进行了专项部署,开展全方位、高频率监督检查,着力形成强大震慑。西昌市将每月28日作为全市“作风纪律察访日”,建立市级作风纪律察访人员库,随机抽调人员组成察访工作组,随时待命上阵;巴中市平昌县纪委推行对派驻机构落实正风肃纪工作月考核制度,18个派驻机构每月向县纪委监察局联系领导汇报工作,对工作效果差的,发函整改,有效发挥派驻纪检机构抵近监督优势,促进派驻纪检机构履职;蒲江县探索建立跨区县交叉检查机制,邀请成都市青羊区纪委互不告知交叉检查,提升监督实效。
针对穿上“隐身衣”收受节礼、公款相互吃请、违规消费等问题,四川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毫不含糊。省纪委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紧盯“四风”新动向,定期排查分析党员干部涉及“四风”问题的线索,深入解剖典型案件,掌握发案规律,敏锐捕捉“四风”问题隐身变形方式,及时采取措施,下大力气解决,坚决杜绝搞变通、玩规避行为。针对公车私用相对隐蔽的问题,绵阳市游仙区纪委缜密开展督查工作,联合相关部门调取重要路段视频监控,以真实有力的证据强化查处工作;针对变相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宣汉县纪委在节假日督查期间,联合税务、工商等部门,深入全县各超市、烟酒副食零售门市,通过查阅票据及日记账,查看是否有单位购买提货卡、购物卡及开据大额票据等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处理;南江县针对公款吃喝转向单位内部食堂等问题,及时调整力量布局,转移暗访重点区域;针对喜庆宴请化整为零等打折扣、搞变通问题,开通举报热线和网上举报窗口,24小时接受群众举报。
该省还创新网上监督方式,在廉洁四川网站开设举报专区和曝光台,引导群众借助网络、微博、微信等新技术平台,实现对顶风违纪者的实时监督,使广大基层群众成为纪检监察机关的“眼睛”,盯牢“四风”问题。
在此基础上,四川持续加大“四风”案件办案力度。加强资源整合和协调联动,结合信访举报、巡视监督、集中督查等工作,建立线索排查和抓早抓小、快查快结等工作机制,及时核查问题,缩短办案周期。推行纪委书记“牵头领办”、“提级办案”模式,对“四风”典型案件快查快结严处。对顶风违纪行为,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决不姑息手软。对查处不力的地方和部门,采取约谈、提醒、通报等方式进行督查督办。
“把专项整治作为经常性手段,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同时,通过建立和完善监督举报、强化沟通、情况通报、问责追究等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纠‘四风’常态化监管格局。”四川省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日,四川省纪委、监察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正风肃纪工作常态化的意见》,将狠刹“四风”的经验与成效,上升到制度层面固定下来,使作风建设落地生根、成为新常态。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