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特色农产品交易借力电商“弯道超车”
“农业+电子商务”,这个话题让委员们充满期待——借力电子商务,实现传统特色农产品大省的“弯道超车”。
“淘宝村”仅有两个,与发达省份差距明显
赴京参会的前两天,曾蓉委员专门赶赴京东公司四川分部进行实地调查。她了解到,京东看到了四川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开始进军四川农村市场,深入县乡布局。“四川地域辽阔,地形和气候多样,孕育了富饶的物产,特别是有各类特优农产品。”来自省农科院的刘建军委员说,通过农业电子商务,藏在深闺中的一些农产品,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和现代物流的方式,从田间地头、家庭农场、合作社、加工企业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减少了流通环节,大幅降低了流通成本,将给农产品流通带来革命性变化。同时,由于信息更加对称,倒逼农户、企业等从源头上重视农产品品质和无公害控制。
然而,2014年初发布的《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显示,四川农产品卖家数量在全国排名第8位,销售额为第14位,增速第18位,在全国五个档次中处于“较低水平”。
尽管成都郫县有两个村上榜“淘宝村”,但与全国排名领先的浙江、广东、福建三省相比,还有明显差距。杨兴平委员分析说,由于起步晚,配套环境不到位,我省庞大的市场潜力未被充分挖掘。
做强市场影响力,打造品牌是关键
“大凉山”电子商务整体品牌被多位委员赞誉。而在刘建军委员看来,这样的典型太少,与我省农产品品牌数量和农业大省地位不相匹配。
如何在国内海量的农产品电子销售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刘建军委员认为,关键在于打造地域特色品牌,“茶叶方面,四川吃过亏,几元一斤的茶叶,被外省商家收购后,贴上当地牌子,价格可以达到上千元”。
阿什老轨委员认为,四川农产品多是分户生产和经营,造成了品牌化程度低。他认为,农业合作社等模式给品牌打造提供了组织基础。另一方面,电商平台也应加强对农产品的推广和品牌塑造。凉山州今年就将推动淘宝特色中国凉山馆上线,
做大做强“大凉山”特色产品。“做强电商,政府不仅要打造和引进平台,人才也很重要。”刘建军委员建议,应对农业电商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同时鼓励家庭农场主、合作社聘用具备相关素质的网络营销人员尽快拓展市场。
做强品牌,法律和相关机制需跟上
“我经常在网上购物,也尝试过网购新鲜水果,但是消费体验不是很好。”曾蓉委员说,她购买的水果在网上看起来光鲜,但是到手后的口感和品相一般,保鲜度也不尽如人意。
电商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来自质量监管领域的曾蓉委员认为,由于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网络化、虚拟化,电商产品生产和销售主体追溯困难,产品的源头追溯管理工作实现也较难。“按照收益和责任相对应的原则,电商平台应该对产品质量负责,不能以‘不知道’为由,逃脱监管和责任。”刘建军委员说,对于上述问题,欧洲一些国家实行黑名单制,一旦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将进行市场封杀。
围绕做强品牌,曾蓉委员建议各级经信委、商务、质监、检验检疫、工商等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农业电子商务产品监管对推动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尽快建立一套电子商务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工作机制,将事后监管改为事前监管;探索建立电商平台企业产品质量追溯机制,以便于进行源头追查,实现属地查处。
从法律层面看,多名委员认为,由于暂无相关系列法律调整约束,导致电子商务的一些行为存在“灰色地带”,他们呼吁尽快通过立法来规范、促进电子商务行业良性运转。同时,要明确界定和划分各行政监管部门对电子商务产品监管的职责,营造良好的交易氛围。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