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宏谈凉山彝区脱贫攻坚:智力扶贫要算大账
时间:12月7日
场合: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调研
炒肉片、豆腐干、白菜汤……7日中午,喜德县冕山镇深沟小学开饭了,食堂香气扑鼻,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此时,四川省省长魏宏一行正在从越西县赶往这里的路上,还没顾得上吃午饭。
凉山州越西、喜德同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当天上午,魏宏和省教育、财政、扶贫部门负责人在越西县调研农村幼儿教育点。按照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支持大小凉山彝区脱贫攻坚新增政策措施,今年9月起,凉山州逐步开办农村幼儿教学点,每个教学点配备两名通晓汉彝双语的学前辅导员。此举旨在补上彝区农村学龄前教育短板,为义务教育打好基础,促进教育质量提升,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要确保教学质量,争取让娃娃们上小学前就能说普通话,避免因语言不通、学习跟不上而辍学。”得知深沟小学为附近3个村的幼教点提供教学指导,魏宏叮嘱学校负责人。离开深沟小学,魏宏一行匆匆吃了些简餐后,赶往喜德县拉克乡的一个幼教点。
离开拉克乡,魏宏赶到喜德县城召开凉山州学前教育座谈会,会场气氛并不轻松。凉山州17个县(市)中,11个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按照省、州测算,全州农村将开办3342个幼教点、5100多个教学班,选聘辅导员1万余名。各地正在全力推进,与会同志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困难:辅导员工资虽有人均每月2000元的省级财政补助,但条件差的地方不容易留住人;幼教点的伙食不在国家免费营养餐范围里,这是笔不小的开支。
“一个县的幼教点午餐费,一年就几百万元吧。”魏宏说,“对于一个县,几百万元并不是一个大数,只要多方筹措,问题能解决。智力扶贫事关民族地区的发展大计,是斩断穷根的关键,这才是应该算的‘大账’。学会算‘大账’,才能为脱贫攻坚夯实基础、谋得未来。”
“千万不能亏待孩子们的伙食,营养午餐可以政府补贴,家长适当掏一点。”魏宏说,“辅导员在村里没住处,就住到条件最好的村民家,或者住村支书、村主任家。”听着这些建议,不少与会者频频点头。
会议结束,已是华灯初上,魏宏一行出发前往凉山州府西昌市。在那里,将召开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啃下“硬骨头”,更多的“大账”还需细细筹划。(记者 张忠 张文)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