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 构建通江达海大格局
“十二五”时期每年完成投资都在1000亿元以上并逐年递增,五年预计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投资6176亿元
高速公路
2010年,高速公路不到3000公里,出川通道7条;2015年,预计将突破6000公里,出川通道17条
航线
2010年底,成都机场开通国际地区航线37条;截至目前,已有84条
铁路
预计2015年底,开通运营的铁路总里程达4000公里
11月10日,即将通车的遂西高速上,工人正在进行扫尾工作。这条高速公路将把广南、沪蓉、成德南巴等省内重要高速公路连接起来,实现川中与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的快捷相连。
在距离遂宁仅1个小时车程的简阳市,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办公场所已开建,中国第四个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将在此崛起,成为中国西部与世界的航空“中转站”。
交通、水利、电力、通讯……近年来,四川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既“补欠账”又“促发展”,既“稳增长”又“利长远”,形成省内通道互联互通、出川通道通江达海的大格局。
内联:完善通道
今年底,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将建成通车,与西段全线“闭环”,成为串联成都周边12个区市县的重要交通转换走廊,“环内”相邻区市县之间1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
这样的快捷,近年来在我省越来越常见。围绕推进路网互联互通,四川加快构建高速公路骨架路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高速公路的触角向全川各个方向和角落延伸,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覆盖21个市(州);高速公路总里程预计年底将突破6000公里,而“十一五”末,高速公路总里程不到3000公里。
在搭建高速公路“主动脉”的同时,我省着力延伸农村公路“毛细血管”,打通“最后一公里”,5年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10.9万公里,农村公路建制村通达率达84%,较“十一五”末提高30%。
从“补欠账”到“促发展”,5年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华丽转身,不仅人们出行更方便,更让贫困地区发展有了助推器。
不仅仅是交通运输的互联互通。四川在水利、电力、通讯等多点发力,着力解决影响民生、制约发展的基础设施难题。
围绕“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目标,我省科学规划布局,一大批重要水利工程相继开工建设,争取中央水利补助资金突破100亿元,加速在省内形成西水东调、北水南补的调水补水网络。
电力基站和网线向“三州”等贫困、偏远地区延伸。今年6月,全省最后一个“无电村”也迎来光明。
2012年底,国内第一个4G视频电话在成都成功打通,四川在中西部地区率先迈入4G时代;2015年9月,四川建成全国首个“全光网省”,率先迈入全球领先的“全光网”时代……如今的四川,乡镇、景区,高速公路、铁路,处处都有快速的网络连接,为全面步入“互联网+”时代,建起信息“高速路”。
外通:通江达海
下月,成都直飞巴黎航线将正式开通,中国中西部航空枢纽和欧洲特大城市的空中航程将缩短至11个小时。“这必将推动四川乃至整个西部地区与欧洲的经贸交流、产业合作和旅游发展,进一步提升四川对外开放形象。”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副局长王坚断言。
不只欧洲。今年7月,成都开通首条非洲定期航线,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第四个直通全球五大洲的城市。目前,成都的国际地区航线已达84条,越来越多的国际航线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上空交织,将四川和世界紧密连接在一起。随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年底开工建设,一个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越来越近。
5年来,随着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加快,全省交通运输建设抓抢机遇,统筹公路、铁路、水路、航空项目建设,一条条出川大通道被打通。
大道出川。广甘、宜渝、成自泸赤、南大梁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出川高速公路由“十一五”末的7条增至17条,毗邻7省(市、区)中除青海、西藏外均已连通。
加快全域互通的高铁路网建设,使出川铁路大通道通江达海,向北有西成客专、成兰铁路,向南有成贵客专、成昆铁路复线,向东有成渝客专……以成都铁路枢纽为中心、以15条进出川放射性干线为架构的区域铁路网正在形成。
再看水运。以泸州港、宜宾港为依托的“黄金水道”已然成型,长江重庆至泸州段航道升级改造、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犍为枢纽项目年底开建,长江黄金水道将更加畅通。
能源出川大通道也发挥着巨大作用。国家电网锦苏线、向上线、溪浙线三大特高压直流线路的送端都在四川,截至今年5月31日,已向华东地区输送清洁水电20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三峡电厂2年多的发电量;今年4月,元坝气田投产运行,“川气东送”再添生力军,四川清洁能源穿越重庆、湖北等8省市抵达上海。从四川输出的电和气,为华东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四川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记者 王眉灵)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