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高规格召开建筑业发展大会 建筑业未来三大猜想
建筑工业化、多元化发展、进军境外市场……一个个方向,带来一个个猜想。它们将如何成为现实?
猜想一
更多的建筑“从工厂里造出来”?
什么是建筑工业化?会上,省住建厅建筑管理处副处长王飞举了个例子:建一座桥,按传统工艺得一点点浇注混凝土,而未来则可能在工厂中按统一标准建好各个模块,到现场组装即可,“时间、人力节约了不说,还更方便控制品质。”
来自四川建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建100万平方米住宅,建筑工业化可使建筑垃圾减少40%,工期缩短一半,房屋生命周期可达100年,而传统标准仅为50年。
建筑工业化是发展趋势,与会者并无异议。“问题是,现在是不是进入的最佳时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先云坦言,由于未形成规模化,目前成本高企,市场不接招。
不过,会议透露的讯息让企业看到猜想变为现实的可能。会议提出,将研究制定扶持政策,特别是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具体技术、经济政策,“行业标准制定、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都已在讨论中。”王飞介绍。
猜想二
更多工程环节由一家企业“包办”?
会上一则信息引人注意:我省多数施工企业都只建房子,没有向产业上下游延伸。
在全国建筑业增速放缓的当下,这意味着收入骤减。“施工,是建筑业各环节中利润最低的,最多也就3%到5%。”四川中普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涛坦言,延伸产业链“事关生存”。
从设计、采购到施工全过程的统一,创收同时亦有助于各环节协调,降低成本、提升品质。为此,会上提出有实力企业应多元化发展。王飞坦言,要实现设计、采购、施工一条龙的工程总承包服务,政策还需调整。“目前政府项目中,要求先完成设计方案和图纸,从而将大体价格确定,再找企业投标。”
对此,会议也给出方向:加快政府投资体制和承发包方式创新,开展政府投资项目推行工程总承包的政策研究,并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
猜想三
更多的市场增长点从省外获得?
截至去年,我省建筑业完成境外产值63亿美元,居全国第五。与此同时,去年建筑业省外产值占总量21.9%,和比值超过40%的江苏、浙江等省相比,增长空间明显。
不过,要实现会上提出的到2020年将比值提高到30%的目标,并非易事。“从企业备案到资质审查,地方保护主义让川企走出去门槛不断抬高。”四川山鼎建筑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监胡志霞介绍,在当地建分公司可绕过这些门槛,但企业又面临“重复交税”。
为此,会上明确提出,税务部门要研究实施有利于建筑业企业开拓市场的税收征管措施,解决好重复纳税问题。
作为上世纪90年代就“走出去”的前辈,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分享了经验——实力,仍是能否站稳脚跟的关键。其副总工程师周文祥介绍,成本控制,用工管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更新速度,决定了在省外市场的竞争力。(记者 熊筱伟)
责任编辑:
刘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