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建:是奉献也是报恩
在厂区大门,记者看到了戴着红色安全帽、跛着脚走来的赵经纬。原来,上个月在工地崴了脚,造成骨裂,“在县里敷了点药,还没来得及去雅安检查。”赵经纬不经意地说:“我们来援建的专业技术人员共有10人,每个人负责的工作专业性极强,无法替代。感冒、发烧、受点小伤,大家都自觉不休息。”
来到灵关援建已经八个月了,对赵经纬来说,最大的变化是工作不再是“八小时制”。工程任务重,加班是常有的事。比如去年11月底,中坝安置点3号楼挖地基时渗出大量地下水,工程队一面用水泵排水,一面用混凝土换填。“一停就白费了,所以大伙儿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
与高强度的工作相比,赵经纬最难适应的是不能每天见到儿子。春节过后,安置小区新开工项目增多,他已经快3个月没回泸州了。刚上一年级的儿子在电话里问:“别家娃儿都是爸爸接送,就我没有。”说得赵经纬很不是滋味。
跟赵经纬一样,默默在援建岗位上奉献的,还有很多人。
重建的进程并没有因春节而停歇。今年春节,来自德阳市住建局质安站的援建干部郭莹首次在异乡度过了没有家人陪伴的春节。在德阳援助芦山的标准厂房建设工地上,与郭莹一同坚守的还有十多个来自德阳的援建工人。
加班加点,就是为了一个目标:4月20日地震一周年时,标准厂房主体工程完工。“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能让灾区老百姓看到崭新的厂房立起来,可能给他们多一份慰藉和希望。”
德阳援建组组长于廷哲的话可能道出了郭莹的另一重惦念,“6年前汶川地震,全国各地驰援四川,德阳也是接受援建的地区,心里的感激一直无以为报,芦山地震后,我们能帮助别人,将无私奉献的精神传递下去,也算是另一种报恩。”(本报记者 陈岩 游飞 王飞)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