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好 有钱赚
芦山强烈地震后,雅安市陆续启动24个幸福美丽新村试点建设。这些新村不仅建设速度快、面貌新,而且矫正以前的不合理规划,将农业产业重建与现代农业发展结合起来,为后续产业开发做足准备。灾后重建,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机遇。
合理规划,减灾更要防灾
新村聚居点建设,也是对农村建设重新规划的契机。
以宝兴县为例,县城四面高山环绕,地勘专家建议保持现有发展规模,不再扩张。但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原有城市规模已经难以负担。当地政府借灾后重建机会,将该县最大的灾后安置点放到灵关镇,建设钟灵城镇集中安置小区。
宝兴县灵关片区重建委质监员赵经纬介绍,该小区将建成学校、医院等诸多公共设施,有效地分流县城扩张压力,成为宝兴县的副中心。
汉源县河南乡是泥石流多发地,震后国土部门勘察发现,该乡平等村不少村民住房处在泥石流高危区。借助灾后新村聚居点建设,15户村民被转移安置到村中较为安全的地带,重新规划建房。
宝兴县穆坪镇雪山村雪山组共有13户农户,居住在海拔1700米的山区。“不通车,走下来要2个半小时,重建的材料、物资根本运不上去。”雪山村村支书李德安介绍,重建过程中,这些农户被转移到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新的聚居点。“不仅房子好建,未来老百姓生产经营条件都会改善。”
产村融合,腰包鼓起来
房子建得又快又好,但如何避免成为“空心村”?许多新村聚居点殊途同归,选择了“产村融合”这条路。
天全县始阳镇新民村聚居点,计划安置附近5个村共计230户居民。此前,当地农作物主要为玉米、水稻,经济收入以农业及外出务工为主。
始阳镇镇长杨本涛说,2011年,村里通过土地流转,引进企业开发猕猴桃种植园区,如今仅土地租金每亩就有450元。“加上村民在园区内务工等收入,达到每亩800元并不困难。”
芦山县思延乡草坪村侨爱新村聚居点,则准备抓住竹荪菌、冷水鱼、珍稀苗木等侨胞产业的大好机遇,改变原先单一、分散的产业结构。
草坪村村长王文兵透露,处在平坝地带的产业核心区,将以企业为中心成立合作社,发动村民以土地入股。“每年每亩1400元的租金,外加600元的保底收益,还没算上误工费和年底分红,可以说是零风险。”位于丘陵地带的农户,农业部门、高等院校将提供技术指导。
农家乐、林家乐的开设,还将为草坪村引入第三产业。王文兵乐观地估计,村民人均年收入今后将翻番,达到2万元左右。(本报记者 陈岩 余如波 游飞 王玉姗)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