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改革正当时 四川奋发有为新跨越

  • 2014年02月09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2014年的大幕已经开启。

      2014年是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机遇与挑战同在,昂首迈入新一年的四川,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奋力前行。

      打一场深化改革的攻坚战

      2013年的春天,全球环保巨头——法国苏伊士环境集团宣布,在双流设立环保科技公司。

      上述场景,只是近年来世界500强企业入川的一个切片。到2013年底,入驻四川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69家,全省21个市州实现全覆盖。

      同样在2013年,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获得国家批复。至此,国家级规划对21个市州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覆盖。“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改革的机遇。”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唐利民说,世界巨头的纷至沓来,既是一种认可,又是一种催促,迫切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创建与国际接轨的政务和法制环境。

      构建开放型经济,建设国家级经济区,同样需要改革。以尚在构想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例,其空间横跨国内14个省、市、自治区,如果不打破现行的行政壁垒,经济带的建设就无从谈起,这对我们的行政体制改革形成了倒逼态势。“四川正迎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机遇期。”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认为,经过多年发展,四川蓄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累积了一些社会矛盾。以农村改革为例,经过30多年的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在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这就为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受传统经营体制等因素影响,农业增收较为缓慢,“三农”问题依然严峻。此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粮食安全问题愈发受到重视,迫切需要农业保持稳定,这反过来对农村改革形成倒逼。再加之,四川是农村改革的先驱,既有改革的基因,又有现实的诉求,内与外,前与后,上与下,多种因素交织,为当前推动农村改革创造了极佳的机遇。

      打一场深化改革的攻坚战,四川正当其时。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引领其他领域改革,形成强大改革合力

      2013年8月,泸县福集镇斗山村,让当地闹热了16年的泸县红旗煤矿悄然关闭。

      这只是一个开始。去年,全省共停产关闭424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淘汰433户企业落后产能。

      年终盘点,两大行动直接拉低全省GDP增速1个百分点。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经济压力下行压力犹存,我省经济长期累积的结构性矛盾与芦山强烈地震、特大暴雨洪灾等特殊性因素叠加,稳增长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上述举动意义非同寻常。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推动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如今距离实现“两个跨越”的宏伟目标仅剩下六七年时间,任务紧迫,而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稳中求进,换挡中赶超,既要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速,又要提升发展质量。要速度,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缺一不可;要质量,创新驱动是主攻方向。两副担子一肩挑,舍改革别无他途。

      从投资看,2013年,全省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万亿元,未来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的难度将加大;与此对应,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54.7%,提升空间巨大。

      要稳定投资,保持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减,唯有加大改革力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准入门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南充带来鲜活的案例。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南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千亿元,列全省第二位;当地民营企业数量增速去年一度排名全省第一。成绩的背后,改革之手功不可没。去年,当地取消和调整100项行政审批事项,全市行政审批事项仅剩90项。

      2013年,受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省外贸一度受挫,进出口增速在二季度甚至出现负增长。关键时刻,改革举措频出。6月,中西部首例“区港联动”通关模式在成都启动。短短3天后,成都青白江铁路集装箱基地和成都空港试行无纸化报关,进一步减轻企业成本,减少海关办公成本。“小改革后有大文章。”年末,外贸数据不仅一举扭转此前颓势,全年数据还首次突破600亿美元,达645.9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9.2%,高于全国7.6%的整体进出口增速。

      实现“两个跨越”的宏伟目标,“短板”在农村。2013年,我省农民人均年收入789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出1000多元,其中财产性收入,绝大部分地区不及总收入的1%。唤醒农村沉睡的资产,增加农民收入,让资产变资本,出路同样在改革。以确权颁证为基础,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还权赋能,才能让广袤的农村活起来。

      经济问题只是当前我省面临的复杂局面中的一个扇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利益诉求愈加多元,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阻力大,矛盾多,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下寻求出路,方向在改革。

      只有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引领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改革,才能形成强大改革合力,挖掘经济增长潜力、保持转型发展定力、全面激发市场活力——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实际全面深化改革,四川方向坚定。

      实现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相统一

      “等不起了。”时过多年,无米下锅的困境,依然留存在攀枝花安宁铁钛公司很多员工内心。20年前,公司在米易县拿下一处铁矿,4000多万吨储量,到2008年前后,已所剩无几。

      老矿枯竭,新矿却还不知在何处。等国家探矿,鞭长莫及,企业自主探矿,大门未开。安宁铁矿,面临生死存亡。

      等不起的,不止安宁铁钛。在内江市新店镇石坪村,由于传统农业不赚钱,很多农民弃土离乡,伴随而来的是土地开始大面积撂荒,最严重的时候,撂荒比例高达30%,这让村支部书记兰发奎忧心忡忡。

      等不起的是整个四川。如今,距离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最后期限只有六年时间。东部沿海地区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四川不奋起直追,就赶不上全国节奏,就会错失发展主动权。

      关键时刻,攀枝花向民企敞开探矿大门。这勇敢的一改,让安宁铁钛起死回生。

      让石坪村起死回生的同样是及时的改革。从2012年起,当地开始推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开始大规模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曾经死寂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是确保改革成功的关键。

      2003年,攀枝花市曾向民营企业开放探矿大门,但由于缺乏金融支持和相关政策的配套,企业无法承受巨大风险,最终不了了之。有了上次教训,攀枝花市在向民企敞开探矿大门的同时,坚持公益先行、商业跟进的思路,普查靠国家,详查交企业。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企业与政府、商业与公益的结合,降低了企业找矿的风险,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更稳的步伐,需要更周全的考虑。即将成立的川南铁路公司,不仅将向民企敞开大门,更重要的是,将配套包括财税优惠扶持等多项政策,目的就是要让参与的企业“看得清楚,算得明白”,最终让改革举措真正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改革正当时 四川奋发有为新跨越

  • 2014年02月09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2014年的大幕已经开启。

      2014年是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机遇与挑战同在,昂首迈入新一年的四川,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奋力前行。

      打一场深化改革的攻坚战

      2013年的春天,全球环保巨头——法国苏伊士环境集团宣布,在双流设立环保科技公司。

      上述场景,只是近年来世界500强企业入川的一个切片。到2013年底,入驻四川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69家,全省21个市州实现全覆盖。

      同样在2013年,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获得国家批复。至此,国家级规划对21个市州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覆盖。“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改革的机遇。”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唐利民说,世界巨头的纷至沓来,既是一种认可,又是一种催促,迫切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创建与国际接轨的政务和法制环境。

      构建开放型经济,建设国家级经济区,同样需要改革。以尚在构想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例,其空间横跨国内14个省、市、自治区,如果不打破现行的行政壁垒,经济带的建设就无从谈起,这对我们的行政体制改革形成了倒逼态势。“四川正迎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机遇期。”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认为,经过多年发展,四川蓄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累积了一些社会矛盾。以农村改革为例,经过30多年的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在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这就为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受传统经营体制等因素影响,农业增收较为缓慢,“三农”问题依然严峻。此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粮食安全问题愈发受到重视,迫切需要农业保持稳定,这反过来对农村改革形成倒逼。再加之,四川是农村改革的先驱,既有改革的基因,又有现实的诉求,内与外,前与后,上与下,多种因素交织,为当前推动农村改革创造了极佳的机遇。

      打一场深化改革的攻坚战,四川正当其时。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引领其他领域改革,形成强大改革合力

      2013年8月,泸县福集镇斗山村,让当地闹热了16年的泸县红旗煤矿悄然关闭。

      这只是一个开始。去年,全省共停产关闭424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淘汰433户企业落后产能。

      年终盘点,两大行动直接拉低全省GDP增速1个百分点。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经济压力下行压力犹存,我省经济长期累积的结构性矛盾与芦山强烈地震、特大暴雨洪灾等特殊性因素叠加,稳增长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上述举动意义非同寻常。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推动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如今距离实现“两个跨越”的宏伟目标仅剩下六七年时间,任务紧迫,而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稳中求进,换挡中赶超,既要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速,又要提升发展质量。要速度,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缺一不可;要质量,创新驱动是主攻方向。两副担子一肩挑,舍改革别无他途。

      从投资看,2013年,全省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万亿元,未来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的难度将加大;与此对应,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54.7%,提升空间巨大。

      要稳定投资,保持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减,唯有加大改革力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准入门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南充带来鲜活的案例。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南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千亿元,列全省第二位;当地民营企业数量增速去年一度排名全省第一。成绩的背后,改革之手功不可没。去年,当地取消和调整100项行政审批事项,全市行政审批事项仅剩90项。

      2013年,受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省外贸一度受挫,进出口增速在二季度甚至出现负增长。关键时刻,改革举措频出。6月,中西部首例“区港联动”通关模式在成都启动。短短3天后,成都青白江铁路集装箱基地和成都空港试行无纸化报关,进一步减轻企业成本,减少海关办公成本。“小改革后有大文章。”年末,外贸数据不仅一举扭转此前颓势,全年数据还首次突破600亿美元,达645.9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9.2%,高于全国7.6%的整体进出口增速。

      实现“两个跨越”的宏伟目标,“短板”在农村。2013年,我省农民人均年收入789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出1000多元,其中财产性收入,绝大部分地区不及总收入的1%。唤醒农村沉睡的资产,增加农民收入,让资产变资本,出路同样在改革。以确权颁证为基础,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还权赋能,才能让广袤的农村活起来。

      经济问题只是当前我省面临的复杂局面中的一个扇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利益诉求愈加多元,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阻力大,矛盾多,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下寻求出路,方向在改革。

      只有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引领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改革,才能形成强大改革合力,挖掘经济增长潜力、保持转型发展定力、全面激发市场活力——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实际全面深化改革,四川方向坚定。

      实现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相统一

      “等不起了。”时过多年,无米下锅的困境,依然留存在攀枝花安宁铁钛公司很多员工内心。20年前,公司在米易县拿下一处铁矿,4000多万吨储量,到2008年前后,已所剩无几。

      老矿枯竭,新矿却还不知在何处。等国家探矿,鞭长莫及,企业自主探矿,大门未开。安宁铁矿,面临生死存亡。

      等不起的,不止安宁铁钛。在内江市新店镇石坪村,由于传统农业不赚钱,很多农民弃土离乡,伴随而来的是土地开始大面积撂荒,最严重的时候,撂荒比例高达30%,这让村支部书记兰发奎忧心忡忡。

      等不起的是整个四川。如今,距离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最后期限只有六年时间。东部沿海地区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四川不奋起直追,就赶不上全国节奏,就会错失发展主动权。

      关键时刻,攀枝花向民企敞开探矿大门。这勇敢的一改,让安宁铁钛起死回生。

      让石坪村起死回生的同样是及时的改革。从2012年起,当地开始推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开始大规模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曾经死寂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是确保改革成功的关键。

      2003年,攀枝花市曾向民营企业开放探矿大门,但由于缺乏金融支持和相关政策的配套,企业无法承受巨大风险,最终不了了之。有了上次教训,攀枝花市在向民企敞开探矿大门的同时,坚持公益先行、商业跟进的思路,普查靠国家,详查交企业。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企业与政府、商业与公益的结合,降低了企业找矿的风险,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更稳的步伐,需要更周全的考虑。即将成立的川南铁路公司,不仅将向民企敞开大门,更重要的是,将配套包括财税优惠扶持等多项政策,目的就是要让参与的企业“看得清楚,算得明白”,最终让改革举措真正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