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一天比一天甜
9月9日,71岁的泽伯在马尔康县城梭磨河边悠闲地散步,享受着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晒一晒、闻一闻,不仅身体好,心情也好。”他惬意地说。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成立六十周年的纪念日越来越近,马尔康县城装扮一新。“你知道60年前的马尔康是什么样子吗?”阳光下,泽伯老人眯着眼睛问记者。还没等记者回答,他就解答起来:“那时候的马尔康不仅贫穷落后,而且又脏又乱。”
翻阅《马尔康县志》,我们为泽伯老人所说的“贫穷落后、又脏又乱”找到了注解:1953年以前,在马尔康县城,仅有一座寺庙、一个官寨和20余间泥石结构的民房,散落在它们之间的是往来商贩、苦力们临时搭建的帐篷。现在,这里现代化建筑林立,昔日的帐篷街发展为全国文明县城。
人民当家做主实现从解决温饱到基本小康的跨越
9月8日,马尔康县松岗镇松岗村,71岁的藏族大爷泽朗滚家50多平方米的客厅内,摆放着藏式沙发和茶几,茶几上放着各种水果和饮料,墙壁上是各种藏文化彩绘,房间里摆放着彩电、音箱等家用电器,水晶灯柔和的灯光洒满屋子,显得温馨、华贵。“60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泽朗滚老人说,60多年前,他们一家5口隔三差五就要去当地“土司”或“头人”家务工出役,没有任何收入,还经常被打。一家5口只能挤在一栋碎石垒起的小矮房中,四面透风。
如今,泽朗滚夫妻不用再干重活儿,两个儿子在单位上班,经常要给父母零用钱。女儿和女婿在村里一边发展特色种植,一边搞农家旅游,年收入达到3万余元。
泽朗滚老人的命运变迁,是阿坝人民当家做主,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缩影。建州之初,阿坝州人均GDP仅为67元,到2012年,增加到2252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60年的72元增加到2012年的5770元。2012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168元,实现从解决温饱到基本小康的跨越。
经济发展迅猛“一体两翼”格局基本形成
9日,九寨沟县白河乡南岸家村“乡村菜馆”,前来吃饭的游客一批接一批。老板张进高兴地说:“如今,一年收入几万元很轻松。”张进过去住在高半山上,因土地有限,只能解决温饱,后来,全村整体搬迁到离九寨沟风景区不远的河坝,建起新房后,村民在自家新房里搞起餐饮和住宿,收入节节攀升。
解放前,阿坝州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解放后,国家对民族地区给予极大的扶持,60年间,阿坝州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实现重大跨越,2012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大关,达到203.74亿元,是1953年的679倍;2012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5.82亿元,是建州初期的914.7倍。
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阿坝不仅狠抓经济发展,也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生态为核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现代林业和现代草原畜牧业,以绿色为导向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旅游为龙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构建起以秋淡蔬菜、特色水果、酿酒葡萄、高原马铃薯、中低温食用菌、道地中药材六大优势产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格局。阿坝每年向成渝两地供应农产品120万吨以上,成为成渝及周边城市“菜篮子”、“果盘子”重要供应地;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初步形成了以水电工业为主导的清洁能源工业、绿色加工工业、生态产品加工业“三大板块”绿色工业发展新格局。截至2012年底,全州工业增加值达81.2亿元;围绕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建成3个国家5A级景区、12个4A级景区,去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100.5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1.03亿元,旅游业发展成为阿坝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基础设施改善从茶马古道到立体交通网络
“看见屋,走到哭,望着山,走得瘫。”这曾经是海拔4100米的金川县毛日乡一村的写照。如今,一条平整的水泥路直通村里,坐上小汽车,村民进城半天可来回,药材、牛羊、绿色生态农产品等源源不断进入城里市场,村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解放前,险峻陡峭的阿坝地区只有一条狭窄的茶马古道与外界相通。“路通百通”。60年来,阿坝实现了由人背马驮的原始交通到现代立体交通的历史跨越。2012年底,全州公路总里程达12864公里,国省干道通行能力大幅提高,通乡油路、通村水泥路、连户硬化路基本形成。第一条高速公路(都汶高速)建成通车;九寨黄龙机场已开通11条直达航线,进出港航班16634架次,旅客吞吐量175.24万人次,成为国内发展速度最快、飞机起降最繁忙的支线机场之一,在建的阿坝红原机场将于明年7月通航;成兰铁路建设加快推进。随着航空、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四位一体”立体交通网络形成,阿坝已成为沟通祖国大西南与大西北的重要交通走廊。
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效明显,全州森林覆盖率达24.2%,林草覆盖率达78%。
发展条件的极大改善为建设新阿坝插上腾飞的翅膀。(记者 松涛 吴梦琳 刘川)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