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探访四川大部制改革“第一棒” 见证食品监管由分转合

  • 2013年08月12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网
  • 【字体:
  • 播报
  •   核心提示

      食品监管,流传着一个关于“老鼠”的说法。如果老鼠在森林里,林业部门抓;如果它跑到农田里,农业部门抓;它逃到仓房里,质监部门抓;如果它窜到了商场里,工商部门抓;如果它跑到餐桌上,食品监管部门抓。

      可问题是,如果老鼠一直在流窜,应该谁来抓?

      一个新部门上路的“几把火”

      ■职能移交转换期内不发生大事故

      ■着手解决“小作坊、小摊贩”监管问题

      ■推广乡镇、街道一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职能转换期内不发生食品安全大事故

      7月29日,省政府办公厅宣布将省食安办、省食药监局的职责整合,同时将省质监局、省工商局、省商务局在食品加工生产、流通、酒类流通的职责整合,组建新的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四川大部制改革中,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成为第一棒。

      记者近日走进省食安办,见证食品安全监管由“分”转“合”。

      宣布改革的第三天,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就召开了2013年的第二次全体会议。这次会议明确提出加快组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及早启动组建工作。同时,要求工商、质监、商务、经信等部门,配合支持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工作。另外,在职能移交转换期内,确保不发生大的食品安全事故。

      日前,记者来到省食安办,综合协调处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省食安委会议的资料整理。人员调整安排还没有正式开始,但是市、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制定工作已经展开。这份拟定的实施意见中包含了工商、质监人员的接受、划转,还有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力量的整合内容。日前,这份意见已经正式出台。

      在省食安办的一位处长看来,很多小作坊集中在街道、乡镇甚至村一级,往往会出现监管漏洞。该处长认为,在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建后,应该会着手解决“小作坊、小摊贩”监管问题。同时,机构改革后,乡镇、街道一级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也会进行推广,形成解决方案。

      一个普通专员眼中的3次改革

      李蓓(化名)是省食药监局食品安全监管处的一名食品稽查专员。今年54岁的她,将在退休前赶上这次机构改革。

      从1981年参加工作,李蓓32年的职业生涯经历了3次大的机构改革。无一例外,这3次大的机构改革都跟食品监管有关。从“能吃饱”到有了“食品安全”特定概念,再到逐步摸索建立起“分段监管”模式,这与经济发展以及食品安全事件的教训密不可分。

      啤酒瓶爆炸成食品安全大事件

      1999年成立省质监局,推行食品安全QS认证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食品卫生的管理,一直由各地的卫生防疫部门负责,但对食品监管的重点都是生产,没有质量抽检,也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

      1981年,李蓓进入四川省第二轻工业局,在计划处工作。当时,糖、食盐、糕点、饮料等都属于轻工业。1988年,省第一、第二轻工业局合并成为省轻工业厅,才专门设立了食品处。食品处开始着手推行国家制定的一些生产标准,对企业生产提出了“质”的要求。

      当时,全国出现了一例啤酒瓶爆炸伤眼的事故。国家轻工业部门要求全省啤酒生产企业使用规范化的啤酒瓶,这就算那个时代食品安全的大事件。

      1995年,我国颁布实施《食品卫生法》,明确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城乡集市贸易的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出口食品由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进行卫生监督、检验。李蓓记得,90年代末,四川省进行机构改革,省轻工业厅被改为省轻工业总会,主要对轻工业企业进行行业管理。这是李蓓经历的第一次大的改革。之后,食品质量监督职能也逐渐划给了1999年成立的省质监局。省质监局在食品生产企业中推行质量安全认证制度,也就是要有QS标志。

      至此,对食品生产安全的“分段监管”已经基本成型。

      毒泡菜风波多部门联手整治

      2004年,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

      2004年,李蓓经历了人生中第二次大的机构改革。当年2月份,四川在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了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04年4月,省政府成立省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并设立省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这个“省食安办”就在李蓓所在的食品安全协调处办公。当年,媒体曝光成都新繁、彭州个别生产泡菜的企业使用了敌敌畏、工业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生产泡菜。李蓓所在的“省食安办”开始协调卫生、工商等部门进行调查。一时间,新都、彭州等地的企业泡菜销量开始大幅下滑,由于泡菜作坊在农村,李蓓又和工商、质监等执法人员一起,对泡菜生产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和整治。

      从宏观的监管到更具体的监管

      2013年7月,新的机构改革可望更好治理“老鼠问题”

      2010年6月份,省政府宣布将省食药监局的综合协调食品安全、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职责划给卫生厅,并成为省卫生厅的二级局。于是,李蓓所在的“省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也在卫生厅。这之后,省卫生厅餐饮环节监管划给省食药监局。这次改革后,李蓓由食品监察专员变成食品稽查专员。在她看来,前者更宏观一些,后者更具体一些。

      即将开始的机构改革将会是李蓓经历的第4次大的机构改革。她经历了食品分段监管的形成,也将见证生产、流通、餐饮三个环节合并。面对这次改革,她希望能够缓解“多龙治水”或者“老鼠问题”。(记者 祝迅)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探访四川大部制改革“第一棒” 见证食品监管由分转合

  • 2013年08月12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网
  •   核心提示

      食品监管,流传着一个关于“老鼠”的说法。如果老鼠在森林里,林业部门抓;如果它跑到农田里,农业部门抓;它逃到仓房里,质监部门抓;如果它窜到了商场里,工商部门抓;如果它跑到餐桌上,食品监管部门抓。

      可问题是,如果老鼠一直在流窜,应该谁来抓?

      一个新部门上路的“几把火”

      ■职能移交转换期内不发生大事故

      ■着手解决“小作坊、小摊贩”监管问题

      ■推广乡镇、街道一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职能转换期内不发生食品安全大事故

      7月29日,省政府办公厅宣布将省食安办、省食药监局的职责整合,同时将省质监局、省工商局、省商务局在食品加工生产、流通、酒类流通的职责整合,组建新的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四川大部制改革中,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成为第一棒。

      记者近日走进省食安办,见证食品安全监管由“分”转“合”。

      宣布改革的第三天,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就召开了2013年的第二次全体会议。这次会议明确提出加快组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及早启动组建工作。同时,要求工商、质监、商务、经信等部门,配合支持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工作。另外,在职能移交转换期内,确保不发生大的食品安全事故。

      日前,记者来到省食安办,综合协调处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省食安委会议的资料整理。人员调整安排还没有正式开始,但是市、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制定工作已经展开。这份拟定的实施意见中包含了工商、质监人员的接受、划转,还有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力量的整合内容。日前,这份意见已经正式出台。

      在省食安办的一位处长看来,很多小作坊集中在街道、乡镇甚至村一级,往往会出现监管漏洞。该处长认为,在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建后,应该会着手解决“小作坊、小摊贩”监管问题。同时,机构改革后,乡镇、街道一级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也会进行推广,形成解决方案。

      一个普通专员眼中的3次改革

      李蓓(化名)是省食药监局食品安全监管处的一名食品稽查专员。今年54岁的她,将在退休前赶上这次机构改革。

      从1981年参加工作,李蓓32年的职业生涯经历了3次大的机构改革。无一例外,这3次大的机构改革都跟食品监管有关。从“能吃饱”到有了“食品安全”特定概念,再到逐步摸索建立起“分段监管”模式,这与经济发展以及食品安全事件的教训密不可分。

      啤酒瓶爆炸成食品安全大事件

      1999年成立省质监局,推行食品安全QS认证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食品卫生的管理,一直由各地的卫生防疫部门负责,但对食品监管的重点都是生产,没有质量抽检,也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

      1981年,李蓓进入四川省第二轻工业局,在计划处工作。当时,糖、食盐、糕点、饮料等都属于轻工业。1988年,省第一、第二轻工业局合并成为省轻工业厅,才专门设立了食品处。食品处开始着手推行国家制定的一些生产标准,对企业生产提出了“质”的要求。

      当时,全国出现了一例啤酒瓶爆炸伤眼的事故。国家轻工业部门要求全省啤酒生产企业使用规范化的啤酒瓶,这就算那个时代食品安全的大事件。

      1995年,我国颁布实施《食品卫生法》,明确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城乡集市贸易的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出口食品由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进行卫生监督、检验。李蓓记得,90年代末,四川省进行机构改革,省轻工业厅被改为省轻工业总会,主要对轻工业企业进行行业管理。这是李蓓经历的第一次大的改革。之后,食品质量监督职能也逐渐划给了1999年成立的省质监局。省质监局在食品生产企业中推行质量安全认证制度,也就是要有QS标志。

      至此,对食品生产安全的“分段监管”已经基本成型。

      毒泡菜风波多部门联手整治

      2004年,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

      2004年,李蓓经历了人生中第二次大的机构改革。当年2月份,四川在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了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04年4月,省政府成立省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并设立省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这个“省食安办”就在李蓓所在的食品安全协调处办公。当年,媒体曝光成都新繁、彭州个别生产泡菜的企业使用了敌敌畏、工业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生产泡菜。李蓓所在的“省食安办”开始协调卫生、工商等部门进行调查。一时间,新都、彭州等地的企业泡菜销量开始大幅下滑,由于泡菜作坊在农村,李蓓又和工商、质监等执法人员一起,对泡菜生产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和整治。

      从宏观的监管到更具体的监管

      2013年7月,新的机构改革可望更好治理“老鼠问题”

      2010年6月份,省政府宣布将省食药监局的综合协调食品安全、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职责划给卫生厅,并成为省卫生厅的二级局。于是,李蓓所在的“省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也在卫生厅。这之后,省卫生厅餐饮环节监管划给省食药监局。这次改革后,李蓓由食品监察专员变成食品稽查专员。在她看来,前者更宏观一些,后者更具体一些。

      即将开始的机构改革将会是李蓓经历的第4次大的机构改革。她经历了食品分段监管的形成,也将见证生产、流通、餐饮三个环节合并。面对这次改革,她希望能够缓解“多龙治水”或者“老鼠问题”。(记者 祝迅)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