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三大战略推动转型跨越 四川夯实基础奔小康

  • 2013年06月05日 00时00分
  • 来源: 人民日报
  • 【字体:
  • 播报
  •   今年以来,我国西部地区保持发展速度连续5年超过东部的势头,经济继续保持稳定较快增长。比如四川,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前4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63.1亿元,增长20.2%;实现进出口总额206.9亿美元,增长29.5%。

      不久前,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构建全省竞相发展新格局;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形成“四化”同步发展新态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转型发展、跨越提升新动力。

      多点多极,构建竞相发展总体格局

      四川经济发展长期存在“成都一城独大、梯队发育不良”这一区域结构问题。截至2012年底,24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川投资,其中90%以上在成都;去年全省GDP突破2.3万亿元,成都占1/3强。

      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有利于调动各区域各方面积极性,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具体来说,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形成强有力的经济支撑点;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在提升“首位城市”成都的同时,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局面。

      从今年4月“民企入川”投资重点选择二级市场,到5月“央企入川”、“港澳企业入川”签约项目覆盖全省21个市州,成都之外,越来越多的二、三级城市成为投资选择。

      数百个签约项目,涉及特色农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钒钛稀土、生态旅游……四川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布局热点正从核心向边缘扩散。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0.6%、25.7%和22.5%,在全省的占比纷纷提高。省统计局投资处负责人认为,投资不仅增加即期需求,又为长期发展蓄积能量,当前的投资状况反映出四川的经济布局热点正在扩散。

      “两化”互动,增强协调发展持久动力

      2012年,四川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026.5亿元,增速位列全国第五位。

      工业增长的“含金量”也在明显提高。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制造业等优势产业、潜力产业发展加快,正在改写全省工业经济版图。占全省工业总产值1/5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工业领域增长最快、效益最好的板块。

      汽车产业异军突起。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聚集汽车主导产业重大项目200多个,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0余家。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成都工厂已与德国工厂实行对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四川坚持实施工业化城镇化“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致力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走出“四化”同步的新路子。2007年,成都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发展试验区。同年,自贡、广元、德阳三市被确定为省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

      统筹城乡配套改革效果持续显现。2012年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由上年的2.92∶1缩小至2.9∶1。2012年,全省新农合参合率位居西部前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部涉农县(市、区),参合率98.7%。至2012年,四川城镇化率为43.53%,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增速高出全国0.4个百分点。

      创新驱动,激发转型发展内生活力

      “苹果”应用商店美国区收入榜上,成都尼毕鲁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项网游产品登上第一名。尼毕鲁是从天府软件园创业场走出的佼佼者之一。截至目前,天府软件园所在的成都高新区里,移动互联网企业已超过400家,不少本土创业企业正成为移动互联网产业新星。

      2012年,四川科技创新取得可喜成就。全省研发机构和创新型企业总数保持西部第一,实施重大成果转化项目241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000亿元,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9项。

      但大不等于强。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四川科技成果转化率并不高。“必须提高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应用的主体。”省科技厅负责人表示,创新驱动发展,核心动力是科技支撑引领。实现创新驱动,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四川已进入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的发展阶段。当前,四川创新能力居全国中上游水平,知识创新能力、获取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4个主要指标分别居全国第九位、第八位、第十六位和第十一位,具有实施创新驱动的良好基础。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四川转型跨越的内生活力将大为增强。(记者 梁小琴 王明峰 张文)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三大战略推动转型跨越 四川夯实基础奔小康

  • 2013年06月05日 00时00分
  • 来源: 人民日报
  •   今年以来,我国西部地区保持发展速度连续5年超过东部的势头,经济继续保持稳定较快增长。比如四川,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前4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63.1亿元,增长20.2%;实现进出口总额206.9亿美元,增长29.5%。

      不久前,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构建全省竞相发展新格局;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形成“四化”同步发展新态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转型发展、跨越提升新动力。

      多点多极,构建竞相发展总体格局

      四川经济发展长期存在“成都一城独大、梯队发育不良”这一区域结构问题。截至2012年底,24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川投资,其中90%以上在成都;去年全省GDP突破2.3万亿元,成都占1/3强。

      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有利于调动各区域各方面积极性,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具体来说,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形成强有力的经济支撑点;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在提升“首位城市”成都的同时,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局面。

      从今年4月“民企入川”投资重点选择二级市场,到5月“央企入川”、“港澳企业入川”签约项目覆盖全省21个市州,成都之外,越来越多的二、三级城市成为投资选择。

      数百个签约项目,涉及特色农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钒钛稀土、生态旅游……四川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布局热点正从核心向边缘扩散。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0.6%、25.7%和22.5%,在全省的占比纷纷提高。省统计局投资处负责人认为,投资不仅增加即期需求,又为长期发展蓄积能量,当前的投资状况反映出四川的经济布局热点正在扩散。

      “两化”互动,增强协调发展持久动力

      2012年,四川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026.5亿元,增速位列全国第五位。

      工业增长的“含金量”也在明显提高。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制造业等优势产业、潜力产业发展加快,正在改写全省工业经济版图。占全省工业总产值1/5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工业领域增长最快、效益最好的板块。

      汽车产业异军突起。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聚集汽车主导产业重大项目200多个,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0余家。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成都工厂已与德国工厂实行对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四川坚持实施工业化城镇化“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致力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走出“四化”同步的新路子。2007年,成都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发展试验区。同年,自贡、广元、德阳三市被确定为省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

      统筹城乡配套改革效果持续显现。2012年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由上年的2.92∶1缩小至2.9∶1。2012年,全省新农合参合率位居西部前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部涉农县(市、区),参合率98.7%。至2012年,四川城镇化率为43.53%,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增速高出全国0.4个百分点。

      创新驱动,激发转型发展内生活力

      “苹果”应用商店美国区收入榜上,成都尼毕鲁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项网游产品登上第一名。尼毕鲁是从天府软件园创业场走出的佼佼者之一。截至目前,天府软件园所在的成都高新区里,移动互联网企业已超过400家,不少本土创业企业正成为移动互联网产业新星。

      2012年,四川科技创新取得可喜成就。全省研发机构和创新型企业总数保持西部第一,实施重大成果转化项目241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000亿元,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9项。

      但大不等于强。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四川科技成果转化率并不高。“必须提高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应用的主体。”省科技厅负责人表示,创新驱动发展,核心动力是科技支撑引领。实现创新驱动,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四川已进入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的发展阶段。当前,四川创新能力居全国中上游水平,知识创新能力、获取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4个主要指标分别居全国第九位、第八位、第十六位和第十一位,具有实施创新驱动的良好基础。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四川转型跨越的内生活力将大为增强。(记者 梁小琴 王明峰 张文)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