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成都机会——财富全球论坛举办前夕看成都(上)

  • 2013年06月03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在线
  • 【字体:
  • 播报
  •   【编者按】

      借财富论坛,再寻财富之路。近年来,成都经济发展表现不俗,以引领西部新方向的姿态,走出了一条内陆城市的发展转型之路。受到《财富》杂志青睐,成都再度吸引世界的目光,自信地向世界展示形象。回顾来时路,找准当下发力的点位,成都的活力将再次迸发。即日起,本报推出三篇系列述评,敬请关注。

      十年前,世界对于成都的认知是“熊猫”;十年后,这里成为敏锐者眼中的“财富之源”——5月23日,2013成都财富全球论坛举办前夕,英特尔联合四川省社科院、成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共同发布梦幻般的数字,“从2001年到2012年,成都的IT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从180.4亿元增长到3777亿元,增长了20倍。”

      人们从这句话中读出了“成都机会”的双重含义。英特尔入川造就了成都的“硅谷传奇”,为其迅速融入全球产业链注入了强劲动力,可谓“成都机会”;而此间,富士康、戴尔、仁宝等一大批巨头布局成都,使得全球20%的电脑、70%的苹果平板电脑在蓉制造,50%的笔记本电脑芯片在此封装测试,这不能不说是“到成都去的机会”。

      由此便不难理解,英特尔中国执行董事戈峻说:“这一次(财富论坛),我们也是‘东道主’。”

      “机会”给有准备的成都

      十年前,曾有人为成都勾画机遇蓝图:如果把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看作中国经济拉开的满弓,那么弓弦的着力点就在西部。当时的疑问是:成都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支点,代表西部与东部乃至全球对话?

      时至今日,成都作出自信回答:2012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38.9亿元,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第三位,仅次于广州和深圳;放大到全国城市,成都排第八位,与重庆一起,代表西部挺立于10强榜单中。

      本届财富全球论坛所设定的主题——“中国的新未来”,已经明确地将世界经济的热点指向中国西部,并且具体指向了成都。这说明,近年来成都在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中扮演的角色,抑或是其所代表的中国西部追赶姿态,已经引起世界关注。

      这种关注,彰显出“产业成都”的底气与活力:经历了“三个集中”和“一区一主业”的结构调整,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已经成为成都的两张产业名片,支撑成都站在了与世界发达城市竞技的同一起跑线。

      在成都高新区,集成电路、光电显示、电子终端制造、软件及服务外包四大IT产业集群发展,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企业落地的大戏,并且正愈演愈烈。英特尔、富士康、仁宝、纬创、德州仪器等IT巨头纷至沓来,到2012年底IT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改变了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版图。

      沃尔沃、一汽大众、吉利……几年间,成都经开区从无到有,完成了其他汽车产业基地需要20-40年才能造就的基础,2011年实现整车生产15万辆,2012年翻番至37.5万辆,2013年的目标则是突破60万辆。

      眼下,身处全球第四轮也是迄今最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成都再次走到历史性的节点,她所选择的路径,也将决定未来十年乃至数十年成都在全球竞争中的实力和地位。

      2013年,3D打印、页岩气开发成为成都的热词,从“制造”向“智造”转变,成都的技术路线图徐徐描绘;而打破产业界限,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农业与服务业,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现代农业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将再次刷新“成都高度”。

      在国际化的成都寻找“机会”

      “投资中国,首选西部;投资西部,首选成都”,这是近年海内外企业的共识。

      企业追逐的方位可视为城市权重与地位,从这个角度看,他们一定在这里找到了“机会”:2005年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不足百家,到2012年底,这个数字飙升到233家。

      到成都去,有什么样的机会?在深谙市场角斗规则的500强眼中,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常住人口1400余万,辐射西南6省市区2.5亿人口……成都“蛋糕”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而从地图上看,西部与中东、欧洲两大经济体紧密相连,也是重构世界分工体系的关键支点。

      因此,有这样一种说法便不足为奇——成都是当之无愧的西部开放窗口,坐拥成都就是坐拥中国西部。

      这种开放,体现在空间上——今年4月,成都开通至波兰罗兹的国际铁路集装箱直达班列,将“成都造”进入欧洲市场的时间从原来的40天缩短为14天。

      数据显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现有国际直飞定期客运航线20条,国际直飞定期货运航线9条,2012年机场国际及地区客运量191万人次,货运量6.1万吨,以上数据均位居中西部机场第一。

      这种开放,也体现在时间上——2010年10月22日,富士康在蓉项目投产,从开工建厂到投产,仅用了76天。签署协议一周后进场施工,6个月后即投产,同样面对“成都速度”,伟创力结构件全球高级副总裁葛哈德·泽博称,“这在本公司全球190多家分公司中闻所未闻。”

      这种开放,还体现在理念上——不以政策招商,而以服务动人。打造服务型政府,按照“能简尽简,能优则优”原则,成都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事项“一站式”服务和“并联式审批”,是全国同类城市中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效率最高的之一。

      回到“财富”的圆桌上,可以预见,成都将在这场盛宴中更加明朗地传递出未来的方向与信号:她将以更加现代化、国际化的姿态,向世界张开双臂。

      一方热土,底气十足,这就是成都的机会。(本报记者 刘莉)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都机会——财富全球论坛举办前夕看成都(上)

  • 2013年06月03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在线
  •   【编者按】

      借财富论坛,再寻财富之路。近年来,成都经济发展表现不俗,以引领西部新方向的姿态,走出了一条内陆城市的发展转型之路。受到《财富》杂志青睐,成都再度吸引世界的目光,自信地向世界展示形象。回顾来时路,找准当下发力的点位,成都的活力将再次迸发。即日起,本报推出三篇系列述评,敬请关注。

      十年前,世界对于成都的认知是“熊猫”;十年后,这里成为敏锐者眼中的“财富之源”——5月23日,2013成都财富全球论坛举办前夕,英特尔联合四川省社科院、成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共同发布梦幻般的数字,“从2001年到2012年,成都的IT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从180.4亿元增长到3777亿元,增长了20倍。”

      人们从这句话中读出了“成都机会”的双重含义。英特尔入川造就了成都的“硅谷传奇”,为其迅速融入全球产业链注入了强劲动力,可谓“成都机会”;而此间,富士康、戴尔、仁宝等一大批巨头布局成都,使得全球20%的电脑、70%的苹果平板电脑在蓉制造,50%的笔记本电脑芯片在此封装测试,这不能不说是“到成都去的机会”。

      由此便不难理解,英特尔中国执行董事戈峻说:“这一次(财富论坛),我们也是‘东道主’。”

      “机会”给有准备的成都

      十年前,曾有人为成都勾画机遇蓝图:如果把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看作中国经济拉开的满弓,那么弓弦的着力点就在西部。当时的疑问是:成都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支点,代表西部与东部乃至全球对话?

      时至今日,成都作出自信回答:2012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38.9亿元,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第三位,仅次于广州和深圳;放大到全国城市,成都排第八位,与重庆一起,代表西部挺立于10强榜单中。

      本届财富全球论坛所设定的主题——“中国的新未来”,已经明确地将世界经济的热点指向中国西部,并且具体指向了成都。这说明,近年来成都在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中扮演的角色,抑或是其所代表的中国西部追赶姿态,已经引起世界关注。

      这种关注,彰显出“产业成都”的底气与活力:经历了“三个集中”和“一区一主业”的结构调整,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已经成为成都的两张产业名片,支撑成都站在了与世界发达城市竞技的同一起跑线。

      在成都高新区,集成电路、光电显示、电子终端制造、软件及服务外包四大IT产业集群发展,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企业落地的大戏,并且正愈演愈烈。英特尔、富士康、仁宝、纬创、德州仪器等IT巨头纷至沓来,到2012年底IT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改变了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版图。

      沃尔沃、一汽大众、吉利……几年间,成都经开区从无到有,完成了其他汽车产业基地需要20-40年才能造就的基础,2011年实现整车生产15万辆,2012年翻番至37.5万辆,2013年的目标则是突破60万辆。

      眼下,身处全球第四轮也是迄今最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成都再次走到历史性的节点,她所选择的路径,也将决定未来十年乃至数十年成都在全球竞争中的实力和地位。

      2013年,3D打印、页岩气开发成为成都的热词,从“制造”向“智造”转变,成都的技术路线图徐徐描绘;而打破产业界限,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农业与服务业,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现代农业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将再次刷新“成都高度”。

      在国际化的成都寻找“机会”

      “投资中国,首选西部;投资西部,首选成都”,这是近年海内外企业的共识。

      企业追逐的方位可视为城市权重与地位,从这个角度看,他们一定在这里找到了“机会”:2005年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不足百家,到2012年底,这个数字飙升到233家。

      到成都去,有什么样的机会?在深谙市场角斗规则的500强眼中,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常住人口1400余万,辐射西南6省市区2.5亿人口……成都“蛋糕”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而从地图上看,西部与中东、欧洲两大经济体紧密相连,也是重构世界分工体系的关键支点。

      因此,有这样一种说法便不足为奇——成都是当之无愧的西部开放窗口,坐拥成都就是坐拥中国西部。

      这种开放,体现在空间上——今年4月,成都开通至波兰罗兹的国际铁路集装箱直达班列,将“成都造”进入欧洲市场的时间从原来的40天缩短为14天。

      数据显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现有国际直飞定期客运航线20条,国际直飞定期货运航线9条,2012年机场国际及地区客运量191万人次,货运量6.1万吨,以上数据均位居中西部机场第一。

      这种开放,也体现在时间上——2010年10月22日,富士康在蓉项目投产,从开工建厂到投产,仅用了76天。签署协议一周后进场施工,6个月后即投产,同样面对“成都速度”,伟创力结构件全球高级副总裁葛哈德·泽博称,“这在本公司全球190多家分公司中闻所未闻。”

      这种开放,还体现在理念上——不以政策招商,而以服务动人。打造服务型政府,按照“能简尽简,能优则优”原则,成都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事项“一站式”服务和“并联式审批”,是全国同类城市中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效率最高的之一。

      回到“财富”的圆桌上,可以预见,成都将在这场盛宴中更加明朗地传递出未来的方向与信号:她将以更加现代化、国际化的姿态,向世界张开双臂。

      一方热土,底气十足,这就是成都的机会。(本报记者 刘莉)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