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三大发展战略” 奋力推进四川“两个跨越”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号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目标之一,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今后几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我省近年来夺取了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巨大胜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基本省情没有根本改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充分看到困难和挑战,紧跟全国发展步伐,集中力量打一场全面小康决战决胜的总体战,圆满交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四川答卷,奋力谱写中国梦的四川篇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要靠发展。必须牢固确立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这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更高起点谋划发展的鲜明取向,是更大力度推进发展的根本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坚持和深化历届省委治蜀兴川思路,紧扣四川发展主要矛盾,全面实施事关全局和长远的“三大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发展格局、培育竞争优势、增强发展动力,走具有四川特点的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之路,奋力推进四川“两个跨越”。
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构建全省竞相发展新格局。四川区域发展差异明显,单极支撑格局突出。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四川省情特征,符合我省追赶跨越的发展要求,对于优化全省重大产业和城镇布局,全方位激发各地发展活力,塑造区域发展新版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提升首位城市,支持成都领先发展,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着力次级突破,推动有条件的市州和重点经济区率先突破,形成更多更强的支撑点和增长极;夯实底部基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构筑多点多极支撑的牢固基石。要以做大区域经济总量为基础,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为中心,以发展城市群和经济区为载体,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壮大优势产业为支撑,以扩大开放和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共富和谐为目的,以点带面、由点到极、多极共兴,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的生动局面。
要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形成“四化”同步发展新态势。要把这一战略作为我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主要途径,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要坚持“两化”互动,促进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坚持城乡统筹,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坚持“四化”同步,推进我省现代化健康发展。要从四川发展阶段性要求出发,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城镇化为载体,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信息化为支撑,加快构建具有四川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现代城乡形态。
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转型发展、跨越提升新动力。四川已进入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的发展阶段。要以发展观念创新为基本前提,以科技支撑引领为核心动力,以结构调整升级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快推动我省发展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是推进新阶段四川发展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的行动指引。多点多极支撑是总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是路径,创新驱动发展是动力,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整体,统一于推进四川“两个跨越”的发展实践。要深刻把握“三大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和工作要求,使之贯穿于全省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围绕实施“三大发展战略”,要把握主要任务和着力重点,保持追赶跨越的发展态势,开创四川科学发展新局面。
当前,“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已转入过渡安置和恢复重建阶段。要把灾区恢复重建作为全省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重灾区的首要任务,统筹科学重建、跨越发展,强化科学规划引领,突出防治次生地质灾害,加快城乡住房重建、公共服务重建、基础设施重建、产业重建、生态重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
推进四川“两个跨越”,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把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要广泛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凝聚推进“两个跨越”的强大力量。要强化工作执行力,把主要精力放在抓落实上,对确定的各项工作要扭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等不得的使命感、拖不得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