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房抗强震是新农村建设一部分
重建过程中提高农房抗震能力能够确保将来的安全
重建应慎重,产业发展必然是其中重要工作
5月11日,2013第二届汉旺论坛开幕。防灾救灾、可持续发展与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融合成为热题。
已建500多套轻钢结构农房
汶川特大地震后,川内受灾地区农村重建已完全融入防灾救灾体系,包括设置应急避难场所、储备必要物资、实行灾害监督员管理制度等。这些措施在此后的“8·13”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中,挽救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生命。
来自台湾的知名建筑师谢英俊也看到了这个结果,“不论是汶川还是绵竹,四川比起频发地震的台湾,重建的农房更加坚固抗震,值得我们学习。”谢英俊也表示,由于农民习惯自建且采取的建筑结构、建筑方式较为落后,全国大部分农房都存在危险因素。他认为,灾后重建是一个契机,重建过程中提高农房抗震能力能够确保将来的安全。
谢英俊带来了一种“低成本”重建农房提高抗震能力的方式——采用轻钢结构建造农房,这种方式以轻钢搭“骨架”,填充则就地取材,可以采用旧砖等旧建材,造价每平方米在500元-600元间,比按一般方式建造的房屋便宜。这种房子目前在四川有500多套,主要分布在茂县、绵竹和什邡。芦山地震后,谢英俊的团队准备在芦山灾区推进这个项目。
受灾城镇“转型”需慎重
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理事长程路提醒受灾城镇,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选择原址重建或异地搬迁,应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来选择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他对比汶川特大地震和芦山地震:汶川特大地震后多个受灾城镇选择在原址周边重建,由于位于平原地带,主要考虑防震,建牢房屋就可;芦山地震位于峡谷之间,未来可能面临山体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重建选址应慎重。
程路表示,在受灾城镇的灾后重建中,产业发展必然是其中重要工作,“目前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是主流,选择承接何种产业也需慎重,要结合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来考量。”
对于受灾城镇的产业发展,德阳市长陈新有向参会的200多位国内外嘉宾展示了几个目前已见成效的“德阳范本”:绵竹年画村、绵竹玄郎村、什邡红豆村和罗江倒湾古镇。这几个镇村分别结合自身年画文化、乡村旅游、传统婚庆文化和三国文化发展了各自的特色产业。
陈新有指出,德阳的这几个范本,其重建发展都以民生为主,以人为本,探索可持续发展。(记者 冉倩婷)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