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群众急盼的,最是关情

  • 2013年04月18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暮春四月,蜀中大地一派盎然生机。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第四小学,校长黄德刚和老师们正喜滋滋地规划下学期孩子们的营养午餐——他刚刚得到消息,从下学期起,营养餐将覆盖到民族地区所有学校。如何给孩子们提供营养的午餐,这块长期压在他心里的沉重石头,就要落地了。

      令黄德刚兴奋的消息,是新近出台的《2013年保障和改善民生新增事项》。4月初,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年初公布实施十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新增八大民生改善事项,涉及卫生、教育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即是其中之一。

      2013新年伊始,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13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实施方案》,以计划总投资1249.07亿元,在上年高投入的基础之上再显著增长的大手笔,实施10个大项75个分项民生工程。仅仅两个多月后,《2013年保障和改善民生新增事项》又出台。此八项民生改善事项,直指百姓最为关心、最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直接受惠的群众将新增数百万,一经发布即引发热烈反响。

      决策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执政理念与民生轨迹?

      以人为本,民生为先

      关心百姓冷暖、解决民生难题是政府的首要责任

      两个多月内,两份关乎民生的重大方案相继出台,在带给人们欣喜的同时,不免催生思考:力度如此之大,为什么?

      长期致力于民生问题研究的省委党校教授彭穗宁开门见山:“八项民生改善事项的出台,决非偶然。”

      彭穗宁认为,近年四川经济高速发展,但还有约1/7的贫困人口,要想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有效解决困难群体的问题,必须加大对保障困难群体民生投入的力度。另一方面,建立民生情怀,关切群众冷暖,解决民之所需,是党和政府必须做好的事。

      基于此,省委、省政府秉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置于空前突出的位置。

      细心的人早已留意到,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明每到一地调研,都不忘看望慰问困难群众,问生活、问收入、听建议,深情关怀群众的生产生活。他多次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优先解决好低收入家庭、鳏寡孤独、因病致贫返贫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保障问题。

      在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谈到民生时郑重表示——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就是责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解决民生难题是政府的首要责任。铿锵有力的话语,作为对人民的庄重承诺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正是秉持这样的执政理念,省委、省政府一切工作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

      民生账本最为直观——今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计划总投资达1249.07亿元,较上年增长15.7%。民生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进一步提高。

      与此同时,十项民生工程中新增了一批针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分项,使民生工程内容更加丰富。比如,新增高海拔学生取暖计划、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食堂建设等一系列直接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

      目标指向十分明确:兜起困难群体的民生底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下任何一个人!

      而《2013年保障和改善民生新增事项》的出台,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指向。

      负责执行民生财政预算的省财政厅预算处副处长王铮宇认为一切顺理成章:“从省委精神和政策导向来看,新增八项民生改善事项很及时、很到位。”

      彭穗宁教授认为,这既是对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民生工作的及时呼应,也是对省情的客观关照,充分彰显了省委、省政府的民生情怀。

      群众最盼望,利益最直接

      八项民生改善事项主要涉及卫生、教育

      《2013年保障和改善民生新增事项》确定的八项民生改善决策,主要涉及卫生、教育。分别为:

      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民族地区幼儿园全面实行保教费减免资助政策、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扩面、对100万农村妇女实施两癌检查、进一步加强藏区包虫病防治、免费定向培养农村义务教育教师以及加大对农村义教学校食堂建设的投入力度。从行业分布上看,四项涉及卫生、四项涉及教育;从受益群体来看,主要是农村贫困居民、民族地区城乡居民。“确定新增这八项的原则就是:群众盼望最强烈,利益关联最直接,实施效果最明显。”王铮宇说。

      拿医疗卫生来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民不是个别,农民最怕的就是生病。因此,减轻农民医疗负担成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省将“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作为八项新增民生改善事项的第一项,将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销售过程中15%的加成收入,实行药品零加价销售。仅此一项,全省患者将较改革前减少12亿元左右的药品费用支出。

      按照国家要求,今年50%以上的县级公立医院要取消药品加成。而在四川,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将于年底前全面推行取消药品加成改革,提前两年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长宁县竹海镇居民王小林在一次事故中被严重烧伤,长期治疗让家庭不堪重负。新增民生改善事项后,首先,县级公立医院取消加成,降低他的医疗费;此外,对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扩大,他在报销医疗费之后还将获得由民政部门提供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负担进一步减轻。像王小林这样的受益者,全省将超过百万人。

      这是投向基本民生保障的又一大手笔:

      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从去年42个县试点,迅速扩大到全省所有县(市、区);

      农村妇女实施两癌检查,由年初确定的70万名,直接增加到100万名;

      为防治流行于藏区的包虫病,省财政此次新增包虫病防治经费1200万元,较之前翻了一番。“新增民生事项对症下药,抓住了要害!”长宁县新农合管理中心主任刘英认为,往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应该会大大减少。

      关涉教育的另外四项民生改善事项同样如此。

      有两项直接关系民族地区。从2013年秋季起,民族地区60个县(含民族待遇县)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扩大到所有义务教育学校,不再局限于农村。同样,民族地区幼儿园减免资助政策也将实现全覆盖,每人每年补助600元。

      另两项功在当前,影响长远,一是从今年秋季学期起,我省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定向免费培养计划,每年向各市州招收培养定向本、专科师范生2000名;二是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建设,2013年省级财政将在原有预算1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安排0.5亿元,总额达1.5亿元。

      阿坝州教育局副局长东巴格西认为,这四项教育民生改善事项,直指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师生家长最急迫、最关切的问题。

      社会普遍反馈,新增的八项民生改善事项皆是“硬货”,全部挠到了“痒处”。

      王铮宇告诉记者,对新增民生改善事项,省财政增加安排资金3.29亿元,预计全省投入将达11亿元,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压缩行政开支来实现,“我们要把有限的财力每一分都用在刀刃上”。

      从细微处入手,从困难群众做起。保障健康,改善营养,托起民族的希望。八项民生改善事项释放的信息,令人欣喜,温暖人心。

      民生轨迹

      严守低收入群体的民生底线

      八项民生改善事项的出台,只是一个起点。

      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关切困难群众的基本保障,让更多人共享发展成果的理念,已全面贯穿于我省各项决策和工作中。

      刚刚统计出来的我省今年一季度民生数据显示:民生工程涉及的10个大项、75个分项146个项目全面启动。其中,32个项目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占21.92%;114个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占78.08%。

      日历虽然只翻过一个季度,却有太多数据令人瞩目:

      城镇困难群众门诊救助人次平均水平达到330元,占目标任务的165%,住院救助人次平均水平达到2010元,占目标任务的154%;

      农村困难群众门诊救助人次平均水平达到441元,占目标任务的275%,住院救助人次平均水平达到1132元,占目标任务的102%;

      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城市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达到300元,农村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达到200元,分别占目标任务的162.2%、238.1%。

      ……

      民生数据清晰折射执政理念:严守低收入群体的民生底线,保障惠及全民的基本民生,改善群众急盼的重点民生,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春暖蜀地,万物生辉。从年初的十项民生工程,到《2013年保障和改善民生新增事项》,从一组组令人瞩目的民生数据,到天府大地一张张温暖的笑脸,一切为了人民幸福的执政理念与民生情怀,不证自明。(记者 宋开文)
    责任编辑: 刘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群众急盼的,最是关情

  • 2013年04月18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暮春四月,蜀中大地一派盎然生机。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第四小学,校长黄德刚和老师们正喜滋滋地规划下学期孩子们的营养午餐——他刚刚得到消息,从下学期起,营养餐将覆盖到民族地区所有学校。如何给孩子们提供营养的午餐,这块长期压在他心里的沉重石头,就要落地了。

      令黄德刚兴奋的消息,是新近出台的《2013年保障和改善民生新增事项》。4月初,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年初公布实施十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新增八大民生改善事项,涉及卫生、教育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即是其中之一。

      2013新年伊始,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13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实施方案》,以计划总投资1249.07亿元,在上年高投入的基础之上再显著增长的大手笔,实施10个大项75个分项民生工程。仅仅两个多月后,《2013年保障和改善民生新增事项》又出台。此八项民生改善事项,直指百姓最为关心、最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直接受惠的群众将新增数百万,一经发布即引发热烈反响。

      决策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执政理念与民生轨迹?

      以人为本,民生为先

      关心百姓冷暖、解决民生难题是政府的首要责任

      两个多月内,两份关乎民生的重大方案相继出台,在带给人们欣喜的同时,不免催生思考:力度如此之大,为什么?

      长期致力于民生问题研究的省委党校教授彭穗宁开门见山:“八项民生改善事项的出台,决非偶然。”

      彭穗宁认为,近年四川经济高速发展,但还有约1/7的贫困人口,要想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有效解决困难群体的问题,必须加大对保障困难群体民生投入的力度。另一方面,建立民生情怀,关切群众冷暖,解决民之所需,是党和政府必须做好的事。

      基于此,省委、省政府秉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置于空前突出的位置。

      细心的人早已留意到,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明每到一地调研,都不忘看望慰问困难群众,问生活、问收入、听建议,深情关怀群众的生产生活。他多次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优先解决好低收入家庭、鳏寡孤独、因病致贫返贫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保障问题。

      在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谈到民生时郑重表示——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就是责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解决民生难题是政府的首要责任。铿锵有力的话语,作为对人民的庄重承诺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正是秉持这样的执政理念,省委、省政府一切工作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

      民生账本最为直观——今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计划总投资达1249.07亿元,较上年增长15.7%。民生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进一步提高。

      与此同时,十项民生工程中新增了一批针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分项,使民生工程内容更加丰富。比如,新增高海拔学生取暖计划、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食堂建设等一系列直接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

      目标指向十分明确:兜起困难群体的民生底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下任何一个人!

      而《2013年保障和改善民生新增事项》的出台,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指向。

      负责执行民生财政预算的省财政厅预算处副处长王铮宇认为一切顺理成章:“从省委精神和政策导向来看,新增八项民生改善事项很及时、很到位。”

      彭穗宁教授认为,这既是对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民生工作的及时呼应,也是对省情的客观关照,充分彰显了省委、省政府的民生情怀。

      群众最盼望,利益最直接

      八项民生改善事项主要涉及卫生、教育

      《2013年保障和改善民生新增事项》确定的八项民生改善决策,主要涉及卫生、教育。分别为:

      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民族地区幼儿园全面实行保教费减免资助政策、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扩面、对100万农村妇女实施两癌检查、进一步加强藏区包虫病防治、免费定向培养农村义务教育教师以及加大对农村义教学校食堂建设的投入力度。从行业分布上看,四项涉及卫生、四项涉及教育;从受益群体来看,主要是农村贫困居民、民族地区城乡居民。“确定新增这八项的原则就是:群众盼望最强烈,利益关联最直接,实施效果最明显。”王铮宇说。

      拿医疗卫生来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民不是个别,农民最怕的就是生病。因此,减轻农民医疗负担成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省将“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作为八项新增民生改善事项的第一项,将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销售过程中15%的加成收入,实行药品零加价销售。仅此一项,全省患者将较改革前减少12亿元左右的药品费用支出。

      按照国家要求,今年50%以上的县级公立医院要取消药品加成。而在四川,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将于年底前全面推行取消药品加成改革,提前两年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长宁县竹海镇居民王小林在一次事故中被严重烧伤,长期治疗让家庭不堪重负。新增民生改善事项后,首先,县级公立医院取消加成,降低他的医疗费;此外,对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扩大,他在报销医疗费之后还将获得由民政部门提供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负担进一步减轻。像王小林这样的受益者,全省将超过百万人。

      这是投向基本民生保障的又一大手笔:

      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从去年42个县试点,迅速扩大到全省所有县(市、区);

      农村妇女实施两癌检查,由年初确定的70万名,直接增加到100万名;

      为防治流行于藏区的包虫病,省财政此次新增包虫病防治经费1200万元,较之前翻了一番。“新增民生事项对症下药,抓住了要害!”长宁县新农合管理中心主任刘英认为,往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应该会大大减少。

      关涉教育的另外四项民生改善事项同样如此。

      有两项直接关系民族地区。从2013年秋季起,民族地区60个县(含民族待遇县)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扩大到所有义务教育学校,不再局限于农村。同样,民族地区幼儿园减免资助政策也将实现全覆盖,每人每年补助600元。

      另两项功在当前,影响长远,一是从今年秋季学期起,我省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定向免费培养计划,每年向各市州招收培养定向本、专科师范生2000名;二是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建设,2013年省级财政将在原有预算1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安排0.5亿元,总额达1.5亿元。

      阿坝州教育局副局长东巴格西认为,这四项教育民生改善事项,直指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师生家长最急迫、最关切的问题。

      社会普遍反馈,新增的八项民生改善事项皆是“硬货”,全部挠到了“痒处”。

      王铮宇告诉记者,对新增民生改善事项,省财政增加安排资金3.29亿元,预计全省投入将达11亿元,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压缩行政开支来实现,“我们要把有限的财力每一分都用在刀刃上”。

      从细微处入手,从困难群众做起。保障健康,改善营养,托起民族的希望。八项民生改善事项释放的信息,令人欣喜,温暖人心。

      民生轨迹

      严守低收入群体的民生底线

      八项民生改善事项的出台,只是一个起点。

      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关切困难群众的基本保障,让更多人共享发展成果的理念,已全面贯穿于我省各项决策和工作中。

      刚刚统计出来的我省今年一季度民生数据显示:民生工程涉及的10个大项、75个分项146个项目全面启动。其中,32个项目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占21.92%;114个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占78.08%。

      日历虽然只翻过一个季度,却有太多数据令人瞩目:

      城镇困难群众门诊救助人次平均水平达到330元,占目标任务的165%,住院救助人次平均水平达到2010元,占目标任务的154%;

      农村困难群众门诊救助人次平均水平达到441元,占目标任务的275%,住院救助人次平均水平达到1132元,占目标任务的102%;

      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城市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达到300元,农村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达到200元,分别占目标任务的162.2%、238.1%。

      ……

      民生数据清晰折射执政理念:严守低收入群体的民生底线,保障惠及全民的基本民生,改善群众急盼的重点民生,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春暖蜀地,万物生辉。从年初的十项民生工程,到《2013年保障和改善民生新增事项》,从一组组令人瞩目的民生数据,到天府大地一张张温暖的笑脸,一切为了人民幸福的执政理念与民生情怀,不证自明。(记者 宋开文)
    责任编辑: 刘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