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文化民生”账本:单线投入 双向成效

  • 2013年03月08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编者按】

      2010年,一趟开往春天的文化民生“专列”在四川启动。这一年,四川率先在全国把文化纳入民生范畴,首次将文化体育工程列入全省十大民生工程。

      3年驰骋,这趟“专列”开进省、市、县、乡、村;3年提速,从“慢车”迅速提升为“快车”。

      今年,文化体育工程再次上榜《2013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实施方案》,承前启后,我们选择4个关键字来展示“账单”的收成:生、伸、深、升。“生”是民生,是生活,是生机勃勃;“伸”是延伸,是伸展,是昂首奋进;“深”是纵深,是深厚,是根深叶茂;“升”是提升,是升级,是蒸蒸日上。

      1月21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13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在这份“民生账本”上,文化体育工程连续第4年上榜。

      4年来,政府投入递增,换来的是遍地开花的“精神粮仓”和一个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单线投入,产生的是双向成效:“精神粮仓”有了,“文化基因”也在百姓中生根。

      投入递增:“精神粮仓”遍布全川

      “2010年全省各级预算执行总额5亿元,实际投入资金12亿元;2011年预算8.56亿元,实际投入12.72亿元;2012年预算19.75亿元,执行总额24.42亿元;2013年预算23.71亿元。”这是记者查阅2010年至今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和完成情况后,找到的数据。

      4年看变,是递增的政府预算和投入,让一个个“精神粮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结成一张覆盖城乡的文化网络:2012年11月28日,四川省共建设农家书屋4.8万余个,比建设规划提前3年实现对所有行政村的全覆盖。截至2012年底,我省共建成公共图书馆169个、文化馆20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4593个、村(社区)文化室29845个、文化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81个,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服务点5.2万个,基本实现了“市州有三馆、县县有两馆、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社区有文化活动中心”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与此同时,随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建设,另一张大网则直接走进村民的家中:“十一五”期间,四川全面完成151443个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实现覆盖边远农村264万多户、930多万人的目标。全省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6.6%和97.69%,保持西部第一。

      政府搭台百姓唱戏,“文化基因”初长成

      扭秧歌、猜谜语、唱川剧……在刚刚过去的蛇年新春,从正月初一到十五,宜宾市筠连县的玉壶广场上天天都有“戏”。不过,每出“戏”的主角都是筠连当地百姓。这出“戏”由筠连镇政府主办,各社区轮流“当庄”承办,所有活动都由当地群众自己找“点子”找“乐子”。

      政府搭台,百姓唱戏。在经历了“农村电影放映”、“文化列车”、“三下乡”这种“送文化”的惠民方式之后,“种文化”成为四川公共文化服务的热词之一。

      在成都市区,市民艺术学校聘请专业教师免费为百姓授课;在成都龙泉驿区,图书馆“一卡通”让市民凭一张借阅卡就可在县(区)、街(镇、乡)、村(社区)三级图书馆之间实现通借通还;在广安市邻水县,文化馆通过安排专业老师授课、为社区聘请义务文化辅导员“传帮带”的方式“种文化”;在泸州市泸县,90多支农民演出团组成的“农民演艺网”推出服务百姓的“文化菜单”,百姓要看什么节目,拿着菜单直接“点”。

      “种文化”,收获的不仅仅是欢乐和笑声,更是一颗颗炽热的民心。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化民生”账本:单线投入 双向成效

  • 2013年03月08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编者按】

      2010年,一趟开往春天的文化民生“专列”在四川启动。这一年,四川率先在全国把文化纳入民生范畴,首次将文化体育工程列入全省十大民生工程。

      3年驰骋,这趟“专列”开进省、市、县、乡、村;3年提速,从“慢车”迅速提升为“快车”。

      今年,文化体育工程再次上榜《2013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实施方案》,承前启后,我们选择4个关键字来展示“账单”的收成:生、伸、深、升。“生”是民生,是生活,是生机勃勃;“伸”是延伸,是伸展,是昂首奋进;“深”是纵深,是深厚,是根深叶茂;“升”是提升,是升级,是蒸蒸日上。

      1月21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13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在这份“民生账本”上,文化体育工程连续第4年上榜。

      4年来,政府投入递增,换来的是遍地开花的“精神粮仓”和一个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单线投入,产生的是双向成效:“精神粮仓”有了,“文化基因”也在百姓中生根。

      投入递增:“精神粮仓”遍布全川

      “2010年全省各级预算执行总额5亿元,实际投入资金12亿元;2011年预算8.56亿元,实际投入12.72亿元;2012年预算19.75亿元,执行总额24.42亿元;2013年预算23.71亿元。”这是记者查阅2010年至今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和完成情况后,找到的数据。

      4年看变,是递增的政府预算和投入,让一个个“精神粮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结成一张覆盖城乡的文化网络:2012年11月28日,四川省共建设农家书屋4.8万余个,比建设规划提前3年实现对所有行政村的全覆盖。截至2012年底,我省共建成公共图书馆169个、文化馆20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4593个、村(社区)文化室29845个、文化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81个,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服务点5.2万个,基本实现了“市州有三馆、县县有两馆、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社区有文化活动中心”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与此同时,随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建设,另一张大网则直接走进村民的家中:“十一五”期间,四川全面完成151443个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实现覆盖边远农村264万多户、930多万人的目标。全省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6.6%和97.69%,保持西部第一。

      政府搭台百姓唱戏,“文化基因”初长成

      扭秧歌、猜谜语、唱川剧……在刚刚过去的蛇年新春,从正月初一到十五,宜宾市筠连县的玉壶广场上天天都有“戏”。不过,每出“戏”的主角都是筠连当地百姓。这出“戏”由筠连镇政府主办,各社区轮流“当庄”承办,所有活动都由当地群众自己找“点子”找“乐子”。

      政府搭台,百姓唱戏。在经历了“农村电影放映”、“文化列车”、“三下乡”这种“送文化”的惠民方式之后,“种文化”成为四川公共文化服务的热词之一。

      在成都市区,市民艺术学校聘请专业教师免费为百姓授课;在成都龙泉驿区,图书馆“一卡通”让市民凭一张借阅卡就可在县(区)、街(镇、乡)、村(社区)三级图书馆之间实现通借通还;在广安市邻水县,文化馆通过安排专业老师授课、为社区聘请义务文化辅导员“传帮带”的方式“种文化”;在泸州市泸县,90多支农民演出团组成的“农民演艺网”推出服务百姓的“文化菜单”,百姓要看什么节目,拿着菜单直接“点”。

      “种文化”,收获的不仅仅是欢乐和笑声,更是一颗颗炽热的民心。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