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 为民营经济增动力添活力
作为来自四川的民营企业家,骆正明委员的心情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去年四川民营经济增速达15%,占全省GDP的59%,民间投资增长24.6%,增速明显,经济总量在西部名列前茅;忧的是与东部一样,由于成本上涨、订单减少等大环境影响,我省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空前的困难和挑战。
在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四川民营经济该如何突围?全国两会上,驻川全国政协委员提交多份提案,建议既要从外部改善法制政策环境,又要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抱团发展等内生动力,通过“内外兼修”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完善立法
保护民企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改善法制环境,切实保障民营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平等法律地位,是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当务之急。”小组讨论现场,省工商联主席陈放委员的发言引起大家共鸣。
陈放建议加强立法,从制度上完善平等法律保护,及时清理和修订现行法律法规,删除歧视民营经济发展的条款,扩大法律覆盖面,尽快制定创业投资、市场秩序、社会信用等方面的新法律法规,加强对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和私有财产的法律保护。
四川蓝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铿委员注意到,在对侵犯财产、贿赂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方面,现行刑法对民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的差别较大。他建议修改或补充相应条文,加强对民营经济的刑法保护。“关键是要把法律政策落到实处”。针对目前存在的“玻璃门”“弹簧门”现状,委员们呼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责任以确保法律和政策有效执行,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加强监督,真正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维护其平等合法权益。
发展小微金融
破解“两多两难”困局
四川大学商学院院长徐玖平委员认为,相比公有制经济而言,目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困境主要是“一高一难”:高是税费高,难是融资难。“税收高、负担重”怎么解决?陈放委员建议推进税费制度改革,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清理不合理的收费类别和标准。四川省黄浦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骆正明委员道出民营企业的心声:希望对符合产业政策、产品有市场的中小微型亏损企业实施减免税收来保生存、保就业。
“融资难、融资贵”如何应对?徐玖平委员认为,应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同时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发掘民间资本的内在潜力,用市场的办法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骆正明委员认为,国家“加快发展小金融机构”的新政策动向,为解决县域经济运行中一直存在的“两多两难”(民间资金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提供了政策空间。他建议通过发展小微金融来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使民间资金规范化、组织化地进入小微金融市场。“商会与民营企业结合紧密,可充分发挥商会平台作用,在投融资方面进行探索。”陈放委员建议探索银行和商会结合的新模式,为商会内的企业提供担保,解决融资问题,降低融资成本。
创新驱动抱团发展
做强企业软硬实力
环境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民营企业自身的问题还要靠自身去解决。”徐玖平委员指出,民营企业走“两型”发展道路已是必然,必须加强创新实现转型升级。“不仅是技术创新,还包括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营运模式创新,系统的创新理念对于民营企业发展尤其重要。”陈放委员补充说。
四川有规模大实力强的民营企业,也有相当数量的“散、小、弱”民营企业。“必须支持民营企业抱团发展,形成产业集群。”陈放委员建议,一方面要打造“川商”品牌,重点打造“川商产业园”,引导产业链上的民营企业向园区集聚,实现以集中促集群,以集群带动规模扩张,从而发挥整体优势,另一方面要抱团走出去,开拓发展新领域。
“民营企业的发展要做到‘软硬兼施’。”徐玖平委员建议民营企业在积累资金、扩大规模、更新设备、做好产品等“硬实力”的同时,特别要在整合资源、凝聚员工、维系客户、塑造口碑等方面下足力气,形成独具特色的“软实力”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扬长补短,实现健康发展、快速发展。(川报集团特派记者王小玲 钟振宇)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