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科技致敬
10月15日,小雨淅沥。一场别致的开幕式,在中国科技城举行。
上午9时30分,九块竖立在开幕式舞台中央的LED屏骤然亮起,一场向科技致敬的演示就此开始。时长19分20秒,影像却跨度万年:从钻木取火到智能机器,从造纸术到全息影像,从李白“人游月边去”的畅想到航天器遨游太空……科技之光,穿越历史迎面走来。
50分钟,没有知名演员,没有精湛演艺,有的只是对科技的礼赞:通信技术步步革新,能源利用代代提升,绿色低碳生活回归……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
绵阳——中国唯一一座以科技城命名的城市,是这场科技盛宴的东道主,也是聚光灯下的主角。
发现绵阳:示范军民融合
开幕式科技演示前,首先向一个时间点致敬。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核技术。
这个大事件背后,站立着一批伟大的科学家——邓稼先、于敏、朱光亚、周光召、张涵信……曾经,他们把智慧挥洒在绵阳这片土地,并成就了这座城市。
今天,已经是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的绵阳期待被重新认识——已拥有近200家军民融合型企业,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
从不同方向而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刘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张文其,因开幕式聚在一起,他们对国防科技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感情。
外行看热闹。长征系列火箭、嫦娥三号巡视器着陆器、垂直起降无人机、“天宫一号”体验舱等国防高科技产品,让参观者大饱眼福……内行人明白,这些“热闹”背后,其实有这座城市的荣光和期待。
“它让绵阳把当地军民融合最新成就推到了前台。”刘永说,军工科技在民用中发挥更大作用,要靠政府引导,更要靠市场运作,而科博会就是很好的展示和对接平台。
这座城市对科博会的期待,诚如本届科博会主题所诠释的:创新驱动,高新技术,军民融合。
认识四川:转型的信号
发现科技、创造科技、绿色科技,开幕式科技演示的三个主题,揭示了人类科技发展的演进过程。
一块白色纱状幕布垂下,突然上面出现了一个“仙女”,她忽高忽低,漂浮不定,最后幻化为花,飘散而去。那不是真人,是全息技术创作的“影子”。“影子”的原型,就在幕布之后,是一位羌族小姑娘,她对发明创造如痴如醉。
道康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西南区首席代表宣昊,不由联想,四川科技处于何种状况?参观完3D打印展区后,他感叹,“没想到四川从事3D打印的企业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他一直以为这些前沿科技研究集中在沿海地区,“哪知四川走在前面。”
拿出相机、手机或平板电脑,心思缜密的投资者,站在展馆入口拍下一张照片。入口是我省四大经济区的展区,一行醒目大字纳入相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四川。四川已明确提出,未来5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翻一番、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30%。
参会企业宜宾盈泰光电,从中尝到甜头。“四川与上海、东北并称为国内三大重装制造业基地,下一步朝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将带来巨大机遇。”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李彦仪说,使用液晶仪表显示器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由于率先自主研发了防静电液晶显示器制作方法,在西南首屈一指,该公司2012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每个传统制造人都心存转型升级的迫切。谭明非来自资阳市精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制砖机械,他感到,“加强科研一刻都不能停,否则不进则退”。
相约未来:共跳一支科技舞
开幕式最精彩的“道具”,是机器人。其中有6个机器人,依靠传感器与演员同步跳了一曲劲舞。还有一个机器人成了省长魏宏的“搭档”,在他主持开幕式时,这个机器人“手”持话筒缓缓开道在前,开幕即将完成时,又精准移动将话筒送至省长面前。
这些机器人既有四川制造,更有全国智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宝海,亲自指挥跳舞机器人操作,他其实是开幕式受邀嘉宾,也是参展商。周宝海刚刚与西南科技大学开展了合作,耳濡目染展会盛况之后,表示将考虑以项目合作为载体来川投资。
实际上,本届科博会透露出一个强烈信号,四川向全世界发出了科技开放合作之邀。“中关村的经验值得学习。”周宝海说,政府要为高成长型企业做好服务工作,中关村就为企业提供“上市直通车”服务。
“主场”作战的成都凯迈科技董事长任永杰,也与一些同行聊起投资四川的话题,如何解除投资者的“后顾之忧”?“真正实现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就要增加对科技人才的激励和鼓励政策,让他们愿意来,还能留下来。”
未来令人期待。上午10时50分,“科技之门”开启。
这扇门,开启了本届科博会,也将开启四川创新驱动发展的未来。 (记者 张守帅)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