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县启动民族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 投入近5000万元
去年,我省在仁和区、甘孜县、马尔康县、美姑县开展民族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试点,取得显著成绩。2011年,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05元,比2007年增加2466元,增长90%,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全省前三位。
在此基础上,今年我省将按照“突出基本口粮、支持重点区域、强化基层设施、集中连片建设”的总体思路,以民族地区特需的青稞、荞麦、马铃薯三大粮食品种,布局一批粮食生产和加工等产业发展重点区域,在民族地区全面实施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将以完善田网、渠网、路网等基础设施为主攻方向,大力开展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配套建设良种繁育基地,积极推广高产高效集成技术,促进粮油加工、仓储物流等粮食流通能力提升,力争通过5年建设,有效改善民族地区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推进民族地区粮食生产能力上新台阶。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民族地区增粮增收示范资金投入规模4年翻了两番,民族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大步提升,其中,凉山州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世界上最大的苦荞麦生产基地,甘孜州已建成全省最大的青稞良种繁育基地和生产基地,阿坝州也初步建成了集中连片的优质高原马铃薯种植基地。 (记者 许静 余普 陈建兵)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