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 2012年06月24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从绵竹市清平乡重建看山区科学发展实践

      6月18日,天气预报有雨。绵远河静静地流淌,三角梅在河堤上争艳。56岁的绵竹市清平乡地质灾害监测员、村民孟富奎手提铜锣、腰系手摇警报器,“全副武装”站在河边观察水势。“就是有大雨也不怕,治理工程保护着清平人民。”

      云如黛瓦,山似剪影,山村美丽如画。“金色清平、世外桃源、避暑山乡”眼看着变成现实,羌寨山歌队百岁老人马兴甫兴致勃勃地给30余名队员教唱新谱的山歌,咏唱重建之后更加出众的清平美景。

      科学应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山区巨变,不断给清平群众带来愉悦和幸福感。

      科学应灾:

      给清平群众一个长久安全的“家”

      5月11日举行的 “清平乡地质灾害应急避让演练”中,在“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涌现出的“清平经验”场景再现——孟富奎拉响警报敲着铜锣,挨家挨户“捶”打大门,呼喊“泥石流来了”,直到区域所有人都向预定的安置点跑去。

      在清平,21位村民经专业培训,组成了一支地质灾害监测队伍,汛期对35处地质灾害监测点进行24小时巡查,一旦出现险情,立即采用鸣锣、报警器、警车、警笛等方式进行通报,协助村组干部紧急疏散和转移群众。

      “每年汛期之前,村里就会储备好矿泉水、大米、棉被等度汛物资,在紧急情况下可供应全村一周时间,乡政府的储备则可供全乡人支撑一个月。”盐井村党支部书记梅高勇说,盐井村紧邻“8·13”泥石流灾害主要暴发点文家沟、走马岭沟。每个村都有避难广场和物资集散点,普及逃生自救知识的“泥石流逃生卡”人手一张。

      抗击地质灾害的经验表明,“群测群防”依然非常有效。另一道强大的“防线”来自投入7.78亿元完成的地质治理工程和河道治理工程。历时近一年的两大工程汇聚了国内最强的专家阵容和施工力量,堪称“世界级教科书”。去年以来,工程经受住了多次降雨量远超“8·13”的大暴雨考验,5000余清平群众安然无恙。

      今年防灾救灾体系建设中,高科技参与进来——清平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开始试运行。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主任蒋鸿介绍,在文家沟和走马岭沟,该监测预警系统采用自动遥测雨量站、远程视频、无人遥测飞机等多种先进设备与仪器,实现了野外监测信息的实时实况采集,“出现险情时,能够为全面准确评估灾情、部署救灾提供科学依据”。

      多路交通体系基本形成。陆路,投入3000万元对汉清路进行改造、提升,对途中易发灾害点小岗剑进行治理,强化保障。打通从清平至安县高川乡的“第二生命通道”,开辟取道云湖森林公园的避险通道,同时,加快绵茂公路建设进度,提升交通安全性;空中,在清平乡建有两个紧急停机坪,以供陆路交通中断后的直升机救援起降。

      “这样科学、完善的应灾体系,在全国也找不出第二个。”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高度评价。

      科学重建:

      给清平群众一个生态宜居的“家”

      入夜,家住银杏社区的村民袁庆芳去广场跳锅庄,她还记得震前清平夜晚的样子——山里零星散落着住户的灯光,电筒是外出的必需品。如今,他们住进楼房,用上水电气,出门走水泥路,晚上有路灯照明,有广场、绿地、景观大道,还有相距很近的社区服务中心、警务室、医院、超市、幼儿园等公共服务机构。“买东西、看病、上学都很方便,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袁庆芳说。

      2011年7月,省委领导深入绵竹市清平乡调研,强调要集中力量,加快进度,扎实推进清平乡灾后重建工作,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综合体和山水秀美的“世外桃源”。

      把握规律才能深化认识,认识深刻才会主动作为。从新农村建设到新农村连片推进,再到新农村综合体,变化的不仅仅是概念,是更为丰富和科学的对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探索。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共同探索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课题。

      当年10月,在“三尊重三避让一确保”原则下,《清平乡“8·13”灾后治理重建规划》及《清平乡乡域规划》编制完成并经乡人大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按照“全域规划、全域打造、整体推进、综合整治”的理念,清平乡全域打造新农村综合体进入规划和实施。

      2011年1月,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及专家组的帮助下,清平形成了以分类集中统规自建为主、分散划地统规自建和货币安置为辅的农房重建规划建设方式,共安置595户。同步推进安置房建设、基础设施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等9大类共28个项目,倾力打造“人口聚集适度、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和管理科学民主”的现代化新农村综合体和山水秀美的 “世外桃源”。当年7月起,最大的统规自建集中居住点蔺家坎安置点采取“摇号”方式分房,现已全部入住。全部工程将在今年9月完工。

      新农村综合体怎样体现山村特点?蔺家坎安置点楼高4层,既实现了集中居住,又与周边环境协调,外立面则选择与泥土接近的色彩;整个社区的绿化不是由树木、草坪组成,而是开垦出小块蔬菜园地,称其为“微田园”,分配给农民有偿耕种,既调动了群众维护社区环境的积极性,也美化了环境。

      “把城市的公共系统延伸进山村,与山村的自然形态相融合,最大化地统筹城乡发展。”这是德阳市委常委、绵竹市委书记陈彬理解的清平重建内涵,也就是山区农村的新农村综合体样本。

      科学发展:

      给清平群众一个富裕温馨的“家”

      震前,清平乡群众就业、增收主要依靠到磷矿企业打工和经营农家乐搞乡村旅游。建设新农村综合体,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被放在重要位置,“一定要让老百姓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清平的旅游资源优势将被充分开发:既有泥石流地灾遗迹和治理示范案例,也有九顶山国家地质公园、云湖森林公园自然景区,绵茂公路连接成都、九寨沟—黄龙“黄金旅游通道”,旅游业地位被大大提升。

      去年8月,盐井村村民谢德勇的“羌汉人家”农家乐开张,结合山腊肉制作售卖,去年他家纯收入达20万元左右。5月底,20余位清平居民代表组成“考察团”,前往成都宽窄巷子参观学习。早在今年2月,清平就聘请了专业的餐饮指导老师,为已经或准备开办农家乐的40余名村民进行了两次菜品选择及配菜培训。到今年底,清平将恢复农家乐10家,新建大型农家乐2家,带动群众积极投入乡村旅游发展。

      在绵竹市市长任钊看来,清平重建后的产业规划和发展,进入提档升级、关联发展阶段,“可以称其为新型乡村旅游业”。

      新型乡村旅游注重塑造居住区、景区、产业区风貌一体化的景观环境,注重打通农业、旅游业、商贸业的关联,注重有步骤地把自然人培育提升成经营者。

      全域景观化,是清平重建的特点——银杏大道展示城镇文化,泥石流治理公园展示灾害治理示范,城市阳台与公共空间系统展示立体城镇景观,微型田园绿地与田园庭院展示世外桃源景观,游走主题区、绿道、广场、配套设施展示休闲风貌。

      业态复合化,是清平重建的亮点——清平人均耕地少、林地资源多,发展种养业要对路,1300亩猕猴桃规模种植项目、万源黑鸡养殖项目、大鲵生态养殖园形成的同时,对其配套进行园林景观绿化建设,打造现代观光农业,再与山货交易、农家乐经营相结合,一、三产业关联互动。据预测,这一复合业态模式每年至少可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记者 冉倩婷 张红霞)
    责任编辑: 暴雨将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深山里的“世外桃源”

  • 2012年06月24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从绵竹市清平乡重建看山区科学发展实践

      6月18日,天气预报有雨。绵远河静静地流淌,三角梅在河堤上争艳。56岁的绵竹市清平乡地质灾害监测员、村民孟富奎手提铜锣、腰系手摇警报器,“全副武装”站在河边观察水势。“就是有大雨也不怕,治理工程保护着清平人民。”

      云如黛瓦,山似剪影,山村美丽如画。“金色清平、世外桃源、避暑山乡”眼看着变成现实,羌寨山歌队百岁老人马兴甫兴致勃勃地给30余名队员教唱新谱的山歌,咏唱重建之后更加出众的清平美景。

      科学应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山区巨变,不断给清平群众带来愉悦和幸福感。

      科学应灾:

      给清平群众一个长久安全的“家”

      5月11日举行的 “清平乡地质灾害应急避让演练”中,在“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涌现出的“清平经验”场景再现——孟富奎拉响警报敲着铜锣,挨家挨户“捶”打大门,呼喊“泥石流来了”,直到区域所有人都向预定的安置点跑去。

      在清平,21位村民经专业培训,组成了一支地质灾害监测队伍,汛期对35处地质灾害监测点进行24小时巡查,一旦出现险情,立即采用鸣锣、报警器、警车、警笛等方式进行通报,协助村组干部紧急疏散和转移群众。

      “每年汛期之前,村里就会储备好矿泉水、大米、棉被等度汛物资,在紧急情况下可供应全村一周时间,乡政府的储备则可供全乡人支撑一个月。”盐井村党支部书记梅高勇说,盐井村紧邻“8·13”泥石流灾害主要暴发点文家沟、走马岭沟。每个村都有避难广场和物资集散点,普及逃生自救知识的“泥石流逃生卡”人手一张。

      抗击地质灾害的经验表明,“群测群防”依然非常有效。另一道强大的“防线”来自投入7.78亿元完成的地质治理工程和河道治理工程。历时近一年的两大工程汇聚了国内最强的专家阵容和施工力量,堪称“世界级教科书”。去年以来,工程经受住了多次降雨量远超“8·13”的大暴雨考验,5000余清平群众安然无恙。

      今年防灾救灾体系建设中,高科技参与进来——清平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开始试运行。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主任蒋鸿介绍,在文家沟和走马岭沟,该监测预警系统采用自动遥测雨量站、远程视频、无人遥测飞机等多种先进设备与仪器,实现了野外监测信息的实时实况采集,“出现险情时,能够为全面准确评估灾情、部署救灾提供科学依据”。

      多路交通体系基本形成。陆路,投入3000万元对汉清路进行改造、提升,对途中易发灾害点小岗剑进行治理,强化保障。打通从清平至安县高川乡的“第二生命通道”,开辟取道云湖森林公园的避险通道,同时,加快绵茂公路建设进度,提升交通安全性;空中,在清平乡建有两个紧急停机坪,以供陆路交通中断后的直升机救援起降。

      “这样科学、完善的应灾体系,在全国也找不出第二个。”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高度评价。

      科学重建:

      给清平群众一个生态宜居的“家”

      入夜,家住银杏社区的村民袁庆芳去广场跳锅庄,她还记得震前清平夜晚的样子——山里零星散落着住户的灯光,电筒是外出的必需品。如今,他们住进楼房,用上水电气,出门走水泥路,晚上有路灯照明,有广场、绿地、景观大道,还有相距很近的社区服务中心、警务室、医院、超市、幼儿园等公共服务机构。“买东西、看病、上学都很方便,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袁庆芳说。

      2011年7月,省委领导深入绵竹市清平乡调研,强调要集中力量,加快进度,扎实推进清平乡灾后重建工作,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综合体和山水秀美的“世外桃源”。

      把握规律才能深化认识,认识深刻才会主动作为。从新农村建设到新农村连片推进,再到新农村综合体,变化的不仅仅是概念,是更为丰富和科学的对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探索。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共同探索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课题。

      当年10月,在“三尊重三避让一确保”原则下,《清平乡“8·13”灾后治理重建规划》及《清平乡乡域规划》编制完成并经乡人大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按照“全域规划、全域打造、整体推进、综合整治”的理念,清平乡全域打造新农村综合体进入规划和实施。

      2011年1月,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及专家组的帮助下,清平形成了以分类集中统规自建为主、分散划地统规自建和货币安置为辅的农房重建规划建设方式,共安置595户。同步推进安置房建设、基础设施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等9大类共28个项目,倾力打造“人口聚集适度、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和管理科学民主”的现代化新农村综合体和山水秀美的 “世外桃源”。当年7月起,最大的统规自建集中居住点蔺家坎安置点采取“摇号”方式分房,现已全部入住。全部工程将在今年9月完工。

      新农村综合体怎样体现山村特点?蔺家坎安置点楼高4层,既实现了集中居住,又与周边环境协调,外立面则选择与泥土接近的色彩;整个社区的绿化不是由树木、草坪组成,而是开垦出小块蔬菜园地,称其为“微田园”,分配给农民有偿耕种,既调动了群众维护社区环境的积极性,也美化了环境。

      “把城市的公共系统延伸进山村,与山村的自然形态相融合,最大化地统筹城乡发展。”这是德阳市委常委、绵竹市委书记陈彬理解的清平重建内涵,也就是山区农村的新农村综合体样本。

      科学发展:

      给清平群众一个富裕温馨的“家”

      震前,清平乡群众就业、增收主要依靠到磷矿企业打工和经营农家乐搞乡村旅游。建设新农村综合体,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被放在重要位置,“一定要让老百姓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清平的旅游资源优势将被充分开发:既有泥石流地灾遗迹和治理示范案例,也有九顶山国家地质公园、云湖森林公园自然景区,绵茂公路连接成都、九寨沟—黄龙“黄金旅游通道”,旅游业地位被大大提升。

      去年8月,盐井村村民谢德勇的“羌汉人家”农家乐开张,结合山腊肉制作售卖,去年他家纯收入达20万元左右。5月底,20余位清平居民代表组成“考察团”,前往成都宽窄巷子参观学习。早在今年2月,清平就聘请了专业的餐饮指导老师,为已经或准备开办农家乐的40余名村民进行了两次菜品选择及配菜培训。到今年底,清平将恢复农家乐10家,新建大型农家乐2家,带动群众积极投入乡村旅游发展。

      在绵竹市市长任钊看来,清平重建后的产业规划和发展,进入提档升级、关联发展阶段,“可以称其为新型乡村旅游业”。

      新型乡村旅游注重塑造居住区、景区、产业区风貌一体化的景观环境,注重打通农业、旅游业、商贸业的关联,注重有步骤地把自然人培育提升成经营者。

      全域景观化,是清平重建的特点——银杏大道展示城镇文化,泥石流治理公园展示灾害治理示范,城市阳台与公共空间系统展示立体城镇景观,微型田园绿地与田园庭院展示世外桃源景观,游走主题区、绿道、广场、配套设施展示休闲风貌。

      业态复合化,是清平重建的亮点——清平人均耕地少、林地资源多,发展种养业要对路,1300亩猕猴桃规模种植项目、万源黑鸡养殖项目、大鲵生态养殖园形成的同时,对其配套进行园林景观绿化建设,打造现代观光农业,再与山货交易、农家乐经营相结合,一、三产业关联互动。据预测,这一复合业态模式每年至少可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记者 冉倩婷 张红霞)
    责任编辑: 暴雨将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