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四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纪实

  • 2012年05月18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假如雪山能够诉说,它一定会把山脚下藏族儿女的幸福生活编成动人故事;假如草原能够歌唱,它一定会为草原上各民族同胞的心手相连而引吭高歌。

      拥有我国第二大藏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唯一的羌族聚居区的四川省,近年来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和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等历史机遇,各族人民休戚与共、团结奋进,共同谱写出一曲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发展繁荣的历史壮歌。

      “民生工程”筑起幸福生活的基石

      室外,红色的琉璃瓦,洁白的墙面,三色镶嵌的屋檐,彝家韵味十足;室内,电视、冰箱、吊灯,各种家具一应俱全。

      看着漂亮的新家,彝族农民阿尔尔哈自信而骄傲,“我们住得可舒服了,拿城里的房子都不换”。

      然而几年前,阿尔尔哈和许多凉山的彝族乡亲们还住在矮小、简陋的石板房里。自2009年起,四川省投入资金5.4亿元,实施彝区“三房”(木板房、石板房、茅草房)改造和“彝家新寨”工程,使14万户、63万彝族同胞欢天喜地搬进了干净、舒适的新房子。

      受惠于四川民生工程建设的少数民族地区远不止大小凉山。如今,行走在雪山草地间的四川藏区,你会忍不住为独具民族特色的藏羌民居而赞叹,为乡村卫生室的洁净和药品齐全而高兴,为一个个篮球场上跳跃的身影而鼓掌……一项项民生工程为少数民族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筑起了牢固的基石。

      皮肤黝黑、眼睛明亮的降巴次村已逐渐适应了成都市的盆地天气。刚刚结束的计算机打字课测试,他以每分钟108个字的速度轻松过关。而一年前,这个来自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拉姆村的放牧娃儿,甚至连开关电脑都不会。现在,他的梦想是在成都找一份工作,然后把全家人都接来。

      “如果不是参加了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我可能一辈子都呆在山里靠体力吃饭。”降巴次村说。

      改变降巴次村和3万余名藏区学生人生轨迹的,是四川省自2009年实施的“9+3”免费教育计划,即在国家9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为藏区孩子提供3年的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每年招生1万名。

      这一四川教育史上最大规模的藏区学生赴内地读书的行动,和同年开始的“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卫生事业发展计划并称为藏区“三大民生工程”。仅3年时间,在政府180亿元的建设和补助资金支持下,10万户、50万名藏区牧民告别了“一顶帐篷一口锅、一群牦牛四处游”的传统游牧生活,过上了有电、自来水、有线电视的定居生活。

      “改善民生,才能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说,“抓住民生,就是抓住了民族团结进步的‘牛鼻子’。”

      坚定的扶持政策为民族地区发展“提速”

      四川的民族地区多分布在山高谷陡、江险流急的偏僻地域。然而,在这些最艰险的地方,却诞生了中国最壮美的公路。

      今年4月28日,雅(安)西(昌)高速正式通车。这条全长240公里的高速公路,纵贯内地、藏区与彝区,从四川盆地一跃登上横断山系,垂直抬升近2000米,被称为“云端上的高速公路”,并且以多项惊人的“世界第一”而创造出人类征服自然的又一个奇迹。

      整个“十一五”期间,四川民族地区一条又一条的“天路”建成通车,一个又一个的机场通航运营,一些重要铁路也将钢轨铺进了大山,曾长期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被一步步地艰难打破。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马河坝村位于海拔3000多米的高半山上,原来的山路仅能走人,不能通车。“车辆上不来,我们种的蔬菜和药材卖不出去,许多人只好出去打工。”村支书班德塔说,“借助灾后重建,修了通村公路,山上的东西终于能换到钱了,去年全村人均收入一下子就增加了一千多元。”

      与此同时,四川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农牧业、矿冶业、水电业、旅游业蓬勃兴起,极大增强了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的后劲。

      四川省民委主任敬全林说,多年来,四川省特别重视建立民族地区发展稳定的长效机制,始终坚持“多予、不取、放活”的优惠政策,省财政不参与民族地区增值税、一般营业税等8个税种的税收分成,地方收取的公路规费、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水资源费等,全部专项用于民族自治地方。

      坚定而灵活的倾斜政策,使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获得了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四川民族地区60个县GDP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6个百分点。2011年,凉山彝族自治州GDP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跃升至四川省21个市(州)的第七位,居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第一名。

      民族文化水乳相融的和谐“交响曲”

      在成都最著名的文化古街宽窄巷子里,一幢古朴的川西四合院被装饰成了藏风浓郁的餐厅。餐厅拿手的是新派川菜,卖座的景点却是顶楼的佛堂。两种文化毫无芥蒂地水乳相融。

      餐厅主人是一个名叫李进的藏族商人。他每年一半的时间在藏区老家度过,另一半时间在成都生活。2008年,他和另外5名藏族人自费投入近千万元,组建了一个“唐古拉风艺术团”,常年深入阿坝、甘孜、玉树等藏区进行公益演出。

      “每次演出,不管是穿藏袍的还是牛仔裤的,不管是普通群众还是党员干部,大家坐在一起,拍着手、唱着歌。”李进说,“我们民族虽然不同,但享受的快乐是一样的。”

      与李进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另一位汉族干部柳耀辉却把全部心血用在了一个他至今尚不能完全听懂的电视节目上——四川康巴藏语卫视频道。这个以丰富藏区群众精神生活、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的电视频道,开播两年多,为五省(区)藏区康巴语地区240万藏族同胞送去了欢乐。

      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高度重视,是四川促进和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一环。据四川省民委介绍,目前民族地区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共有村文化活动室339个,业余藏戏团25个,乌兰牧骑文艺演出队32个。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民族地区拥有国家级名录44项、省级192项,均占到四川省总量的约四成。不同少数民族文化的传统魅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非本民族爱好者的热情参与、学习和传承。

      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特大地震,使地处灾区的羌族文化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地震中,羌族人口损失了近十分之一,为数不多的羌文化代表性传承人“释比”(通晓羌族语言、历史文化的长者)伤亡严重。

      震后,四川省迅速启动羌族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并将其列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整体规划。如今,桃坪羌寨、吉娜羌寨和数以百计的羌寨、碉楼、吊脚楼,在保持历史原貌的基础上修葺一新,许多新的羌族风格文化建筑也拔地而起。通过“生产性保护”,许多年轻的羌族姑娘和小伙,重新投入到传统刺绣、民族歌舞乐器的学习和传承中。

      休戚与共、和谐共处、亲如一家。曾经留下刘伯承与小叶丹“彝海结盟”脍炙人口佳话的四川,如今又绘就一幅民族团结进步的美丽画卷。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纪实

  • 2012年05月18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假如雪山能够诉说,它一定会把山脚下藏族儿女的幸福生活编成动人故事;假如草原能够歌唱,它一定会为草原上各民族同胞的心手相连而引吭高歌。

      拥有我国第二大藏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唯一的羌族聚居区的四川省,近年来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和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等历史机遇,各族人民休戚与共、团结奋进,共同谱写出一曲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发展繁荣的历史壮歌。

      “民生工程”筑起幸福生活的基石

      室外,红色的琉璃瓦,洁白的墙面,三色镶嵌的屋檐,彝家韵味十足;室内,电视、冰箱、吊灯,各种家具一应俱全。

      看着漂亮的新家,彝族农民阿尔尔哈自信而骄傲,“我们住得可舒服了,拿城里的房子都不换”。

      然而几年前,阿尔尔哈和许多凉山的彝族乡亲们还住在矮小、简陋的石板房里。自2009年起,四川省投入资金5.4亿元,实施彝区“三房”(木板房、石板房、茅草房)改造和“彝家新寨”工程,使14万户、63万彝族同胞欢天喜地搬进了干净、舒适的新房子。

      受惠于四川民生工程建设的少数民族地区远不止大小凉山。如今,行走在雪山草地间的四川藏区,你会忍不住为独具民族特色的藏羌民居而赞叹,为乡村卫生室的洁净和药品齐全而高兴,为一个个篮球场上跳跃的身影而鼓掌……一项项民生工程为少数民族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筑起了牢固的基石。

      皮肤黝黑、眼睛明亮的降巴次村已逐渐适应了成都市的盆地天气。刚刚结束的计算机打字课测试,他以每分钟108个字的速度轻松过关。而一年前,这个来自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拉姆村的放牧娃儿,甚至连开关电脑都不会。现在,他的梦想是在成都找一份工作,然后把全家人都接来。

      “如果不是参加了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我可能一辈子都呆在山里靠体力吃饭。”降巴次村说。

      改变降巴次村和3万余名藏区学生人生轨迹的,是四川省自2009年实施的“9+3”免费教育计划,即在国家9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为藏区孩子提供3年的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每年招生1万名。

      这一四川教育史上最大规模的藏区学生赴内地读书的行动,和同年开始的“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卫生事业发展计划并称为藏区“三大民生工程”。仅3年时间,在政府180亿元的建设和补助资金支持下,10万户、50万名藏区牧民告别了“一顶帐篷一口锅、一群牦牛四处游”的传统游牧生活,过上了有电、自来水、有线电视的定居生活。

      “改善民生,才能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说,“抓住民生,就是抓住了民族团结进步的‘牛鼻子’。”

      坚定的扶持政策为民族地区发展“提速”

      四川的民族地区多分布在山高谷陡、江险流急的偏僻地域。然而,在这些最艰险的地方,却诞生了中国最壮美的公路。

      今年4月28日,雅(安)西(昌)高速正式通车。这条全长240公里的高速公路,纵贯内地、藏区与彝区,从四川盆地一跃登上横断山系,垂直抬升近2000米,被称为“云端上的高速公路”,并且以多项惊人的“世界第一”而创造出人类征服自然的又一个奇迹。

      整个“十一五”期间,四川民族地区一条又一条的“天路”建成通车,一个又一个的机场通航运营,一些重要铁路也将钢轨铺进了大山,曾长期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被一步步地艰难打破。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马河坝村位于海拔3000多米的高半山上,原来的山路仅能走人,不能通车。“车辆上不来,我们种的蔬菜和药材卖不出去,许多人只好出去打工。”村支书班德塔说,“借助灾后重建,修了通村公路,山上的东西终于能换到钱了,去年全村人均收入一下子就增加了一千多元。”

      与此同时,四川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农牧业、矿冶业、水电业、旅游业蓬勃兴起,极大增强了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的后劲。

      四川省民委主任敬全林说,多年来,四川省特别重视建立民族地区发展稳定的长效机制,始终坚持“多予、不取、放活”的优惠政策,省财政不参与民族地区增值税、一般营业税等8个税种的税收分成,地方收取的公路规费、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水资源费等,全部专项用于民族自治地方。

      坚定而灵活的倾斜政策,使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获得了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四川民族地区60个县GDP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6个百分点。2011年,凉山彝族自治州GDP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跃升至四川省21个市(州)的第七位,居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第一名。

      民族文化水乳相融的和谐“交响曲”

      在成都最著名的文化古街宽窄巷子里,一幢古朴的川西四合院被装饰成了藏风浓郁的餐厅。餐厅拿手的是新派川菜,卖座的景点却是顶楼的佛堂。两种文化毫无芥蒂地水乳相融。

      餐厅主人是一个名叫李进的藏族商人。他每年一半的时间在藏区老家度过,另一半时间在成都生活。2008年,他和另外5名藏族人自费投入近千万元,组建了一个“唐古拉风艺术团”,常年深入阿坝、甘孜、玉树等藏区进行公益演出。

      “每次演出,不管是穿藏袍的还是牛仔裤的,不管是普通群众还是党员干部,大家坐在一起,拍着手、唱着歌。”李进说,“我们民族虽然不同,但享受的快乐是一样的。”

      与李进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另一位汉族干部柳耀辉却把全部心血用在了一个他至今尚不能完全听懂的电视节目上——四川康巴藏语卫视频道。这个以丰富藏区群众精神生活、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的电视频道,开播两年多,为五省(区)藏区康巴语地区240万藏族同胞送去了欢乐。

      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高度重视,是四川促进和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一环。据四川省民委介绍,目前民族地区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共有村文化活动室339个,业余藏戏团25个,乌兰牧骑文艺演出队32个。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民族地区拥有国家级名录44项、省级192项,均占到四川省总量的约四成。不同少数民族文化的传统魅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非本民族爱好者的热情参与、学习和传承。

      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特大地震,使地处灾区的羌族文化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地震中,羌族人口损失了近十分之一,为数不多的羌文化代表性传承人“释比”(通晓羌族语言、历史文化的长者)伤亡严重。

      震后,四川省迅速启动羌族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并将其列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整体规划。如今,桃坪羌寨、吉娜羌寨和数以百计的羌寨、碉楼、吊脚楼,在保持历史原貌的基础上修葺一新,许多新的羌族风格文化建筑也拔地而起。通过“生产性保护”,许多年轻的羌族姑娘和小伙,重新投入到传统刺绣、民族歌舞乐器的学习和传承中。

      休戚与共、和谐共处、亲如一家。曾经留下刘伯承与小叶丹“彝海结盟”脍炙人口佳话的四川,如今又绘就一幅民族团结进步的美丽画卷。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