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多管齐下 优势产业银企对接释放积极信号
去年初,省经信委测算需新增工业贷款1400亿元左右,但银行实际新增贷款只有766亿元。今年,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000亿元测算,需要1650亿元新增贷款。
共识: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关注
人行成都分行副行长严思勃认为,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有共识。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将在“7+3”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消耗型产业上得到充分体现。
对省经信委抛出的固定资产贷款需求1816亿元的2000多个项目,金融机构予以高度关注。
此次对接会重点推介了20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省经信委主任王海林介绍,这批项目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700亿元,新增利润超过340亿元,新增税收超过190亿元,它们不仅将成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增长点,还将有力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对接:银企面对面要常态化
全省优势产业银企对接会已成功举办4年,累计1万多个项目在对接会上与金融机构面对面,但无论是企业还是金融机构,都认为这样的接触还不够“亲密”。
如何实现银企对接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银科对接信息系统”有借鉴意义。四川银监局副局长阚超称,去年四川银监局与省科技厅在科技型企业与银行业机构搭建起了一个网络沟通平台,能实现“天天路演、时时对接”。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去年科技型企业实际贷款发放数量大幅增加。
阚超透露,今年将对系统进行升级,探索扩大对接的范围,搭建更宽广的对接平台。
创新:融资不只是银行信贷
金融创新有潜力可挖。严思勃称,今年将通过发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债务融资工具,争取四川在银行间市场直接融资突破300亿元。四川重点优势产业境外人民币融资也有望取得新突破,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管理办法的出台为此创造了条件。
金融创新也需要企业的配合,阚超认为,应该引导企业多渠道、多途径、多元化融资,综合使用多种金融产品,改变企业和项目建设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资金的局面。去年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利率普遍在8%以上,高的达到18%,同比最小增幅30%,最高增长达50%。
省经信委还推介了有上市直接融资意愿的工业企业162户。四川证监局负责人积极回应,并表示将抓住证监会准备推出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的机遇,为四川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阳光化、规范化的股份转让平台。□唐敏 本报记者 胡彦殊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