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南南合作”外派人员28日启程 人数居全国第二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省就积极参与执行FAO“粮食安全特别计划”框架下的“南南合作”项目。1997年至2006年间,在商务部和农业部的安排下,我省承担实施了中国首个农业“南南合作”多边合作项目—中国/埃塞俄比亚/FAO“南南合作”项目,先后派遣8批32人次农业专家前往埃塞俄比亚。2003年至今,我省持续参与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内涵最广的中国/尼日利亚/FAO“南南合作”一、二期项目任务,先后派出67名农业、水产、畜牧等专业技术人员。
在“南南合作”项目实施过程中,我省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受援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如参加中尼“南南合作”项目的畜牧技术员方志勇,不仅解决了鸵鸟养殖生产与疫病防疫等问题,还使当地的养鸡业从无到有,在较短时间内养殖数量就达2万只;沼气技术员李明江在尼日利亚成功设计建造了第一口中国式沼气池;表现突出的卢远华、刘健两位技术人员,被农业部和商务部选聘为对非援助的国家级专家。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也为我省农业系统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外语、善管理的外向型复合人才。
【新闻链接】
“南南合作”,即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南南合作”是促进发展的国际多边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家自力更生、谋求进步的重要渠道,也是确保发展中国家有效融入和参与世界经济的有效手段。我国是最早响应“南南合作”的国家之一,也是派出农业专家和技术员最多的国家。 (记者 许静)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