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文化”渐变为发展内生动力
两会前夕,以安县桑枣中学原校长叶志平为原型的方言话剧 《咱们的牛校长》在绵阳绵州大剧院首演,反响强烈。许多观众并不知道,奉现精彩表演的演员中,九成以上都是安县当地的普通群众。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参加出演的目的只有一个:感恩。
历经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感恩奋进”已经融入灾区和全省人民的血脉,培育和形成了独具四川特色的感恩奋进文化。在新的阶段,如何弘扬“感恩奋进”文化?如何把“感恩奋进”文化转化为推动四川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就此展开热议。
关键词:动力
把感恩文化融入产业发展
从去年11月起,省人大代表、北川县副县长周福兰前往多个乡镇,扮演起了“讲师”的角色,“学生”包括基层干部和普通百姓,内容则是北川灾后重建的过程和援建故事。“我们要把北川打造为中国感恩城。”周福兰告诉记者,目前该县已经启动“感恩奋进,实干兴县”主题教育活动,县级以上领导开展宣讲活动便是内容之一。“政府将引导群众知恩、惜恩、感恩,激发广大群众把感恩之情转化为推动北川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
“自力更生、坚强奋进,把北川建设好就是最大的感恩。”周福兰认为,把感恩文化融入产业发展当中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过去只绣花、草、动物的传统羌绣如今有了人物、建筑物和山东援建的图样,感恩文化的注入为羌绣的创新和发展也增添了活力。北川山东工业园内,占地50亩的羌绣园已经建成,一条以羌绣为核心的产业链逐渐崛起。
从“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两条标语,到“举牌娃娃”徐广,再到灾区群众诚信还贷,震后3年多来,广元人感恩之情在不断深化、拓展。省人大代表、广元市委书记罗强说,震后广元大力培育“感恩文化”,深入开展系列感恩教育活动,建起了“感恩奋进”援建纪念墙,组织宣讲团深入农村进行宣讲,教育群众知恩、感恩,学法、守法。“相信通过长期坚持,感恩一定会内化为城市精神,凝聚起推动灾区发展振兴的共同精神力量”。
关键词:载体
感恩文化载体仍需创新
“整合资源的力度和观众的认可度都令人惊讶。”《咱们的牛校长》一剧的成功演出,引发了省政协委员、绵阳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喻海燕的思考。
“公益性文化事业也要树立产业意识。”喻海燕委员认为,作为感恩文化的载体,文艺作品需要创新形式和表现手段,突出四川特色,让观众真正喜欢看。“感恩元素的注入对灾区和四川文化发展繁荣起到了促进作用,期待通过创新,使四川的作品能在全国范围内争先。”
省人大代表、德阳市文化馆馆长刘代明认为,必须把“三基地一窗口”这一阵地用好、用活,使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全社会充分体现。同时,灾区各类文化馆、纪念馆、活动中心等应结合文化惠民工程实施,为老百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陶冶民众情操,提升文明素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知恩、感恩、报恩、施恩”意识。
“我们应该用特色文化载体来宣传和发展感恩文化。”刘代明建议,灾区应该深入挖掘各地的特色文化载体,比如绵竹年画、什邡红豆文化等,通过歌舞、快板、小品、书画、摄影等多种文艺表现形式来展现感恩文化的力量,进一步凝聚全社会共识,推动灾区全面发展振兴。
关键词:传承
设立节日 让感恩精神世代相传
2010年起我省深入开展 “感恩奋进”宣传教育活动,“感恩奋进”深入人心,演绎成独具四川特色的文化,在全社会形成了感恩奋进的浓厚氛围。
如何把这一感恩精神传递下去?省政协委员、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刘仁勇建议设立“四川感恩节”作为全省性节日,当天全省放假,并开展一系列“感恩”主题活动。他还专门就此提交提案。
“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刘仁勇解释说,设立“四川感恩节”是“感恩奋进”活动的延续,能够让感恩在社会中成为道德规范、固化形式、自觉行为,使感恩文化和精神世代传承。
刘仁勇进一步阐释,“四川感恩节”的具体时间有两个选择:一是每年的6月11日,一是每年9月19日。前者源于2008年6月11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的通知》,后者则源于2008年9月19日 《国务院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正是这两个通知的颁布,为我省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虽然灾后重建任务完成了,但感恩文化不能淡忘,要传承下去还必须重视感恩文化进校园。”周福兰说,在北川,全县所有学校开学第一堂都要上感恩课,感恩文化进校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多孩子都知道新校园来之不易,立志要努力学习,回报恩人,回报祖国。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