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我省灾后重建交通重点工程川汶路和汶马路通车

  • 2011年08月17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8月16日下午,我省灾后重建交通重点工程——国道317线汶川至马尔康公路(以下简称汶马路)、国道213线川主寺至汶川公路(以下简称川汶路)通过交工验收,正式通车。通车后,从成都出发,8小时可达九寨沟,5小时可达马尔康。

      川汶路:

      旅游黄金通道畅行无阻

      川汶路全长192.57公里,是国家干线公路甘肃兰州——云南磨憨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四川黄金旅游公路九环线重要路段。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这段路受损严重。

      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局长朱学雷介绍,川汶路地处“5·12”特大地震极重灾区,山体破碎,生态环境脆弱,次生地质灾害频发。为提高抗灾能力,道路贯彻“地质选线”、“安全选线”、“避大治小”的设计原则,全线改线绕避路段长约31.2公里,设置隧道、明洞、棚洞、被动网防护、主动网防护、路堑墙防护等,最大限度减少上边坡带来的威胁。

      由于沿线岷江水流湍急,冲刷严重,项目对沿河路基采用路肩墙防护;桥梁采用防落梁装置和防震挡块,避开断裂带;此外,隧道均接长明洞,做到洞口在飞石塌方状态永不掩埋。

      经省交通运输厅质监站交工验收委员会最终审定,“川汶路全线抗灾能力显著提高,通行能力极强,总体上快捷舒适。”川汶路贯通后,成都至九寨沟景区400余公里的距离,也将由原先9个多小时,缩短为8小时内。

      汶马路:

      “避险走廊”也是“景观长廊”

      汶马路起于汶川县城城北,接都汶路汶川连接线,经理县、鹧鸪山隧道,止于马尔康县,全长208.5公里。它是我省出省大通道之一,重建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为40—60公里。

      对重大地质病害路段,通过增加桥梁、隧道(棚洞)等方式进行绕避。与震前相比,建成后的汶马路全线新增桥梁26座3369米,隧道(棚洞)10座2854米,绕避了95%以上的次生灾害重点路段,抗灾能力有了质的飞跃,真正成为阿坝州的“生命通道、避险走廊”。

      这条通道还体现着人性关怀。如在沿线人口密集的村、镇路段,增宽路面,对平交道口进行多样化和人性化的渠化设置;在“截弯取直”路段,充分利用旧路空间,设置应急停车区域,缓解了因山区道路狭窄造成的交通堵塞。对公路沿线保护的树种采取移植回栽、边沟绕避等方式加以保护,将沿线的临时用地及弃土场因地制宜打造成停车休息区、观景平台、风景摄影区等,将汶马路打造成一条景观长廊。(记者 王代林 实习记者李梦媛)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省灾后重建交通重点工程川汶路和汶马路通车

  • 2011年08月17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8月16日下午,我省灾后重建交通重点工程——国道317线汶川至马尔康公路(以下简称汶马路)、国道213线川主寺至汶川公路(以下简称川汶路)通过交工验收,正式通车。通车后,从成都出发,8小时可达九寨沟,5小时可达马尔康。

      川汶路:

      旅游黄金通道畅行无阻

      川汶路全长192.57公里,是国家干线公路甘肃兰州——云南磨憨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四川黄金旅游公路九环线重要路段。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这段路受损严重。

      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局长朱学雷介绍,川汶路地处“5·12”特大地震极重灾区,山体破碎,生态环境脆弱,次生地质灾害频发。为提高抗灾能力,道路贯彻“地质选线”、“安全选线”、“避大治小”的设计原则,全线改线绕避路段长约31.2公里,设置隧道、明洞、棚洞、被动网防护、主动网防护、路堑墙防护等,最大限度减少上边坡带来的威胁。

      由于沿线岷江水流湍急,冲刷严重,项目对沿河路基采用路肩墙防护;桥梁采用防落梁装置和防震挡块,避开断裂带;此外,隧道均接长明洞,做到洞口在飞石塌方状态永不掩埋。

      经省交通运输厅质监站交工验收委员会最终审定,“川汶路全线抗灾能力显著提高,通行能力极强,总体上快捷舒适。”川汶路贯通后,成都至九寨沟景区400余公里的距离,也将由原先9个多小时,缩短为8小时内。

      汶马路:

      “避险走廊”也是“景观长廊”

      汶马路起于汶川县城城北,接都汶路汶川连接线,经理县、鹧鸪山隧道,止于马尔康县,全长208.5公里。它是我省出省大通道之一,重建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为40—60公里。

      对重大地质病害路段,通过增加桥梁、隧道(棚洞)等方式进行绕避。与震前相比,建成后的汶马路全线新增桥梁26座3369米,隧道(棚洞)10座2854米,绕避了95%以上的次生灾害重点路段,抗灾能力有了质的飞跃,真正成为阿坝州的“生命通道、避险走廊”。

      这条通道还体现着人性关怀。如在沿线人口密集的村、镇路段,增宽路面,对平交道口进行多样化和人性化的渠化设置;在“截弯取直”路段,充分利用旧路空间,设置应急停车区域,缓解了因山区道路狭窄造成的交通堵塞。对公路沿线保护的树种采取移植回栽、边沟绕避等方式加以保护,将沿线的临时用地及弃土场因地制宜打造成停车休息区、观景平台、风景摄影区等,将汶马路打造成一条景观长廊。(记者 王代林 实习记者李梦媛)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