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感受灾区新生的强劲脉动

  • 2011年04月11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4月8日,驻川全国政协委员在绵竹市灾后新建的江苏工业园内参观考察。 (记者 桑清 摄)

      在北川新县城中心,矗立着21米高的标志性雕塑《新生》,寓意着重建后北川的美好未来。“今天的所见所闻告诉我们,这样的寓意正在成为现实。”4月8日,29名驻川全国政协委员赴北川县、绵竹市、什邡市地震灾区视察灾后重建情况后,发出感叹。

      一天的行程虽紧凑,委员们却亲身感受到灾区的新生新貌,触摸到那强力跳动的发展脉搏,大家说:“不仅灾区新生的成果让我们震撼、振奋,灾区重建的经验更值得我们好好总结,在更广层面推广!”

      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主席陶武先,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黄润秋参加视察。

      脱胎换骨的变化既展现实干精神,也体现制度优越性

      “这已经是我第三次来北川新城了,但每次都有新变化,每次都有新感受!”坐车行进在靓丽的北川新城中,眼前的新城新景让施杰委员不由感叹:第一次来新北川是在2009年,刚刚开工的建设工地上处处热火朝天;第二次是在去年,房屋设施刚刚建好,触目所及,城市焕然一新;而这次来北川,绿阴环绕间,许多群众已入住新居,孩子们的欢笑声中,路边行人暖暖的笑容里,无不透出勃勃生机!

      一路行来,生机勃勃的何止是新北川,从雅致美观的什邡红白镇到绽红吐绿的绵竹孝德新城、金花镇,从专门引进的北川维斯特农业科技示范园到对口援建的江苏-绵竹工业园、北京-什邡产业园,处处新变化都带给委员们那么强烈的兴奋与欣喜。

      “尽管在电视里也看到过这些新城新景,但现场带给我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李铀委员用相机记录下灾区的新变化。他认为,灾区硬件建设有3个特点:规划好,在一张白纸上绘出山水田林路有机结合,和谐统一的城乡骨架;标准高,城乡公路、学校、医院、民居不仅建筑质量好,而且各地充满个性,不是千篇一律;速度快,从正式动工到居民入住不到两年时间,这样的速度在过去不可想象。

      “灾区脱胎换骨的变化速度之快,质量之高,这不仅展现了灾区干部群众的实干精神,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黄润秋委员的话,道出了委员们的心声。

      为未来预留发展空间的重建理念值得大力推广

      “现在你们一年能挣多少钱?”来到异地安置的金花镇玄郎村,戴晓雁委员等迅速向群众仔细询问。的确,硬件的脱胎换骨固然让人欣喜,而灾区群众能否持续增收?灾区能否在重建基础上可持续发展?这更是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我们主要靠旅游收入,一个人一年收入8000到1万元。”听到灾区群众的回答,戴晓雁委员不由赞叹:“在灾后重建第三年,灾区群众就能有这样的收入水平真不容易!”

      在他看来,这与当地在住房重建中注重宜居宜业的建设导向,把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分不开,“前店后院的民居格局和适当超前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均为当地一三产业互动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这种在规划建设初期便为未来产业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石的模式,非常值得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中推广。”

      “不错,我们切实感到,强调可持续发展是灾区恢复重建的一大特点。”张庆成委员的判断来自对城市建设的观察,北川新城在规划中提出“不吃子孙饭”的观点,专门在城边区域预留了部分平整土地,以备未来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所需。“这种规划思路能减轻未来城市病的发生。”张庆成委员认为,一个城市的建设发展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两三年的建设就能满足今后数十年的需求,而在规划中为未来城市建设预留发展空间的理念,值得推广!

      对灾区加快发展寄予更多希望

      在北川维斯特农业园区里,高科技的设施农业、空中番薯等一系列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发了委员们的极大兴趣。“这些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培育正是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希望北川能加大推广力度,探索适合高山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陈放委员言辞殷殷。

      而赵振铣委员则建议,要让这些新科技更快走出园区,走向农户,一方面要注重控制投入产出比,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要注重培育职业农民,把更多农民培训成现代农业产业工人。

      “我们不仅要把四川灾后重建中好的经验宣传出去,更要为灾区全面振兴再尽一份力!”这成为每个委员的心愿。

      随着三年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即将全面完成,灾区必须进一步强化造血功能,委员们表示,希望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联系广泛的优势和在界别中的影响力,为促进灾区发展牵线搭桥。企业家刘汉元委员表示,他将进一步到灾区考察合适的投资项目,并将在业界积极宣传四川灾区重建成果和投资发展基础。“我们将倡导民间投资向灾区倾斜,增强灾区自我造血能力!”

      视察中,驻川全国政协委员还在北川老县城遗址祭奠了地震遇难同胞。 (记者 王欢)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感受灾区新生的强劲脉动

  • 2011年04月11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4月8日,驻川全国政协委员在绵竹市灾后新建的江苏工业园内参观考察。 (记者 桑清 摄)

      在北川新县城中心,矗立着21米高的标志性雕塑《新生》,寓意着重建后北川的美好未来。“今天的所见所闻告诉我们,这样的寓意正在成为现实。”4月8日,29名驻川全国政协委员赴北川县、绵竹市、什邡市地震灾区视察灾后重建情况后,发出感叹。

      一天的行程虽紧凑,委员们却亲身感受到灾区的新生新貌,触摸到那强力跳动的发展脉搏,大家说:“不仅灾区新生的成果让我们震撼、振奋,灾区重建的经验更值得我们好好总结,在更广层面推广!”

      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主席陶武先,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黄润秋参加视察。

      脱胎换骨的变化既展现实干精神,也体现制度优越性

      “这已经是我第三次来北川新城了,但每次都有新变化,每次都有新感受!”坐车行进在靓丽的北川新城中,眼前的新城新景让施杰委员不由感叹:第一次来新北川是在2009年,刚刚开工的建设工地上处处热火朝天;第二次是在去年,房屋设施刚刚建好,触目所及,城市焕然一新;而这次来北川,绿阴环绕间,许多群众已入住新居,孩子们的欢笑声中,路边行人暖暖的笑容里,无不透出勃勃生机!

      一路行来,生机勃勃的何止是新北川,从雅致美观的什邡红白镇到绽红吐绿的绵竹孝德新城、金花镇,从专门引进的北川维斯特农业科技示范园到对口援建的江苏-绵竹工业园、北京-什邡产业园,处处新变化都带给委员们那么强烈的兴奋与欣喜。

      “尽管在电视里也看到过这些新城新景,但现场带给我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李铀委员用相机记录下灾区的新变化。他认为,灾区硬件建设有3个特点:规划好,在一张白纸上绘出山水田林路有机结合,和谐统一的城乡骨架;标准高,城乡公路、学校、医院、民居不仅建筑质量好,而且各地充满个性,不是千篇一律;速度快,从正式动工到居民入住不到两年时间,这样的速度在过去不可想象。

      “灾区脱胎换骨的变化速度之快,质量之高,这不仅展现了灾区干部群众的实干精神,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黄润秋委员的话,道出了委员们的心声。

      为未来预留发展空间的重建理念值得大力推广

      “现在你们一年能挣多少钱?”来到异地安置的金花镇玄郎村,戴晓雁委员等迅速向群众仔细询问。的确,硬件的脱胎换骨固然让人欣喜,而灾区群众能否持续增收?灾区能否在重建基础上可持续发展?这更是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我们主要靠旅游收入,一个人一年收入8000到1万元。”听到灾区群众的回答,戴晓雁委员不由赞叹:“在灾后重建第三年,灾区群众就能有这样的收入水平真不容易!”

      在他看来,这与当地在住房重建中注重宜居宜业的建设导向,把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分不开,“前店后院的民居格局和适当超前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均为当地一三产业互动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这种在规划建设初期便为未来产业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石的模式,非常值得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中推广。”

      “不错,我们切实感到,强调可持续发展是灾区恢复重建的一大特点。”张庆成委员的判断来自对城市建设的观察,北川新城在规划中提出“不吃子孙饭”的观点,专门在城边区域预留了部分平整土地,以备未来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所需。“这种规划思路能减轻未来城市病的发生。”张庆成委员认为,一个城市的建设发展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两三年的建设就能满足今后数十年的需求,而在规划中为未来城市建设预留发展空间的理念,值得推广!

      对灾区加快发展寄予更多希望

      在北川维斯特农业园区里,高科技的设施农业、空中番薯等一系列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发了委员们的极大兴趣。“这些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培育正是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希望北川能加大推广力度,探索适合高山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陈放委员言辞殷殷。

      而赵振铣委员则建议,要让这些新科技更快走出园区,走向农户,一方面要注重控制投入产出比,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要注重培育职业农民,把更多农民培训成现代农业产业工人。

      “我们不仅要把四川灾后重建中好的经验宣传出去,更要为灾区全面振兴再尽一份力!”这成为每个委员的心愿。

      随着三年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即将全面完成,灾区必须进一步强化造血功能,委员们表示,希望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联系广泛的优势和在界别中的影响力,为促进灾区发展牵线搭桥。企业家刘汉元委员表示,他将进一步到灾区考察合适的投资项目,并将在业界积极宣传四川灾区重建成果和投资发展基础。“我们将倡导民间投资向灾区倾斜,增强灾区自我造血能力!”

      视察中,驻川全国政协委员还在北川老县城遗址祭奠了地震遇难同胞。 (记者 王欢)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