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扶持灾区产业 保障改善民生

  • 2011年03月07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驻川全国政协委员为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献智聚力 

      主持人: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王欢嘉 宾:驻川全国政协委员陈杰、黄润秋、王福耀

      4个月前,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2010-2020年)》,为地震灾区勾勒出跨越发展振兴路径。在全国两会上,驻川全国政协委员为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振兴鼓与呼,积极争取支持,助推规划更快变为现实。

      王福耀委员:灾区产业振兴期待更多支持

      人物:一身羌族服装的王福耀引人瞩目。在过去两年多里,这名来自阿坝的羌族汉子见证了家乡崛起危难的非凡历程。

      观点:灾后恢复重建为灾区产业结构优化打下了良好基础,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发展路径。但也要注意到,汶川地震灾区处于西部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仍然较弱,尤其是去年发生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灾区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灾区产业振兴仍然需要国家更多的支持,我们要积极争取从国家层面制定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同时还希望国家支持灾区大力发展碳汇经济,开展碳交易,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两方面的积极作用,推进灾区碳汇产业发展。

      陈杰委员:更加关注民生薄弱环节

      人物:任职四川省政协智力扶贫领导小组组长的陈杰,十分关注灾区民生改善。他常常围绕灾区就业促进、扶贫解困等民生问题开展调研、建言献策,发挥政协委员联系广泛的优势,为灾区社会事业发展等引入多方帮助。

      观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灾区全面发展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要瞄准两个薄弱环节,争取各方支持:其一,灾区学校、医院等重建后,硬件设施普遍得到改善,但设备运行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等严重不足,影响了效能发挥。建议国家加大地震灾区教育、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训的支持力度,并从发达地区选派优秀人才支持灾区教育、卫生机构管理和运行。其二,地震灾区有许多贫困县,由于地震等原因,一些群众生活困难。建议国家把灾区重点扶贫帮困计划提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高度,纳入目标管理,从政策与资金等多方面给予强力支持。 

      黄润秋委员:防灾减灾应急与长治并重

      人物:作为地质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黄润秋去年曾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作大会发言,呼吁在汶川地震灾区主要江河流域实施生态修复。今年,他继续就汶川特大地震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进行积极呼吁。

      观点:汶川特大地震震区本来就是生态脆弱区域,地震后更为脆弱,在这样的地区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必须是应急与长远治理并重。

      据测算,地震后引发灾害的临界降雨量水平降低了20-30%,也就是说,以前一个区域降雨量150毫米才可引发山洪灾害等,现在降雨量120毫米就可引发。在这种情况下,应尽快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建立山区重点城镇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全面摸清当地地质灾害情况,加强地震及重大地质灾害的前兆识别和预警体系研究;加大对地质灾害治理的财政投入;及早治理城镇周边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在相关城镇建设一批紧急避难避险的公共设施以及生命通道。

      震区生态修复任务艰巨,我们还要继续呼吁中央加强对灾区主要江河流域生态修复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应急性生态修复到期后,根据灾区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植被恢复等期限,延长生态修复重建资金和项目使用期限。

      生态修复应急重建任务完成后,要着眼于建设生态文明、巩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功能的长远目标,组织开展跨学科综合研究,提出巩固、完善和提高灾区生态功能的对策建议。(本报北京3月6日电)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扶持灾区产业 保障改善民生

  • 2011年03月07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驻川全国政协委员为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献智聚力 

      主持人: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王欢嘉 宾:驻川全国政协委员陈杰、黄润秋、王福耀

      4个月前,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2010-2020年)》,为地震灾区勾勒出跨越发展振兴路径。在全国两会上,驻川全国政协委员为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振兴鼓与呼,积极争取支持,助推规划更快变为现实。

      王福耀委员:灾区产业振兴期待更多支持

      人物:一身羌族服装的王福耀引人瞩目。在过去两年多里,这名来自阿坝的羌族汉子见证了家乡崛起危难的非凡历程。

      观点:灾后恢复重建为灾区产业结构优化打下了良好基础,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发展路径。但也要注意到,汶川地震灾区处于西部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仍然较弱,尤其是去年发生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灾区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灾区产业振兴仍然需要国家更多的支持,我们要积极争取从国家层面制定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同时还希望国家支持灾区大力发展碳汇经济,开展碳交易,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两方面的积极作用,推进灾区碳汇产业发展。

      陈杰委员:更加关注民生薄弱环节

      人物:任职四川省政协智力扶贫领导小组组长的陈杰,十分关注灾区民生改善。他常常围绕灾区就业促进、扶贫解困等民生问题开展调研、建言献策,发挥政协委员联系广泛的优势,为灾区社会事业发展等引入多方帮助。

      观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灾区全面发展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要瞄准两个薄弱环节,争取各方支持:其一,灾区学校、医院等重建后,硬件设施普遍得到改善,但设备运行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等严重不足,影响了效能发挥。建议国家加大地震灾区教育、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训的支持力度,并从发达地区选派优秀人才支持灾区教育、卫生机构管理和运行。其二,地震灾区有许多贫困县,由于地震等原因,一些群众生活困难。建议国家把灾区重点扶贫帮困计划提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高度,纳入目标管理,从政策与资金等多方面给予强力支持。 

      黄润秋委员:防灾减灾应急与长治并重

      人物:作为地质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黄润秋去年曾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作大会发言,呼吁在汶川地震灾区主要江河流域实施生态修复。今年,他继续就汶川特大地震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进行积极呼吁。

      观点:汶川特大地震震区本来就是生态脆弱区域,地震后更为脆弱,在这样的地区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必须是应急与长远治理并重。

      据测算,地震后引发灾害的临界降雨量水平降低了20-30%,也就是说,以前一个区域降雨量150毫米才可引发山洪灾害等,现在降雨量120毫米就可引发。在这种情况下,应尽快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建立山区重点城镇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全面摸清当地地质灾害情况,加强地震及重大地质灾害的前兆识别和预警体系研究;加大对地质灾害治理的财政投入;及早治理城镇周边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在相关城镇建设一批紧急避难避险的公共设施以及生命通道。

      震区生态修复任务艰巨,我们还要继续呼吁中央加强对灾区主要江河流域生态修复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应急性生态修复到期后,根据灾区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植被恢复等期限,延长生态修复重建资金和项目使用期限。

      生态修复应急重建任务完成后,要着眼于建设生态文明、巩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功能的长远目标,组织开展跨学科综合研究,提出巩固、完善和提高灾区生态功能的对策建议。(本报北京3月6日电)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