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春:四川铸就一座历史丰碑
——李长春同志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侧记
他与四川有个约定,这个约定让他风雨无阻。
他对四川有份深情,这份情谊令他牵挂于心。
他和四川代表,共同期待这一年一度的聚首。
3月5日如约而至。北京,天晴日朗。下午3时,作为四川团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四川代表团团长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长、四川代表团副团长蒋巨峰的陪同下,来到四川团。
掌声、哈达……四川人民欢迎老朋友的到来。
四川“十一五”值得大书特书
“对四川来说,过去五年,是气壮山河、波澜壮阔、极不平凡的五年,创造了人类抗灾救灾史上的奇迹,极大地改变了四川的社会面貌和四川人民的精神面貌,书写了砥砺奋进、豪迈崛起的壮美篇章,铸就了党领导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又一座历史丰碑”
3月5日,藏历铁兔新年。藏族代表吴泽刚、英措身着节日盛装,将哈达献给李长春。“扎西德勒!”
“那羌族新年是什么日子呢?”接过羌族代表李为国捧上的羌红,李长春亲切地问。
“农历十月初一。”
李长春笑起来,分享着少数民族代表节日的喜悦。
李长春走到代表中间,与大家一一握手。老朋友见面格外亲——“我来自内江”、“我们灾后重建基本完成了”、“我们集团销售过百亿了”……代表们向长春同志报告。
成绩来之不易。刘奇葆用“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同时也收获多多”概括四川“十一五”。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一个个成就的背后,是四川化危为机、奋力推进“两个加快”的精彩实践。
李长春听了十分欣慰。他说,同全国一样,“十一五”时期,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可圈可点,可歌可泣,可喜可贺,值得大书特书。”
他对四川的成就了然于心,浓缩为三点——
第一,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四川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重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力量,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灾区面貌出现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第二,“十一五”期间,四川在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双重危难之下,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发展驶入快车道。
第三,四川在抗震救灾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东汽精神,成为四川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动改革开放,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精神家园的重建尤为重要——来自地震极重灾区广元的罗强代表向李长春报告。
“对四川来说,过去五年,是气壮山河、波澜壮阔、极不平凡的五年,创造了人类抗灾救灾史上的奇迹,极大地改变了四川的社会面貌和四川人民的精神面貌,书写了砥砺奋进、豪迈崛起的壮美篇章,铸就了党领导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又一座历史丰碑!”
李长春的高度评价,让四川代表心潮澎湃,久久难平。
一封牧民的来信
“信写得相当好,相当感人,回头我再专门给他回信。再让中央电视台采访采访这个村,把他们牧民的变化让全国人民都分享”
来自甘孜州的李昌平代表拿出一封信,一定要念给长春同志听。因为,这是一位藏区牧民的重托。
会场格外安静。
“我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泽玛塘村的牧民,我叫泽仁翁登。我受全村人的委托,怀着无比感谢的心情,给您写信,感谢您的关心和爱护,感谢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给我们赠送太阳能电视机……”
泽仁翁登为什么给李长春写信呢?去年6月,李长春作出了向四川藏区牧民赠送两万台太阳能便携式数字电视机的指示。有了这种电视机,牧民在游牧的时候也能方便地收看40多套电视节目了。
这封由全村有文化没文化的人凑在一起写成的信,讲述着牧民新生活。70多岁的巴登翁修大爷想对长春同志说:“卡卓、卡卓”(感谢之意);村里的大学生尼马多吉想说:“村里的孩子都有学上了,‘9+3’职业教育让伙伴们学到一技之长。”
千言万语,汇成最质朴的感谢。
李长春十分感动。“信写得相当好,相当感人,回头我再专门给他回信。再让中央电视台采访采访这个村,把他们牧民的变化让全国人民都分享。”
“看来这个电视机很受欢迎”,李长春当即向中宣部、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叮嘱道,要再接再厉,今年再给四川牧区捐赠两万套。
“不过,我有一个要求,把牧区发展得更好,好不好?”
“好!”代表们用掌声作答。
其实,温暖何止来自电视。刘奇葆说,3月5日,也就是今天,省委、省政府举行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新型帐篷启运仪式,10万顶用上了航天材料的新型帐篷将陆续发到牧民手中。
何止帐篷。除了藏区“三大民生工程”,还有彝区“三房”改造、彝家新寨工程呢……听着四川实施的一项项民生工程,李长春颔首赞许。
康巴卫视的发展,李长春一直记挂于心。
藏族女主播启米翁姆献上洁白的哈达。“根据您的指示精神,去年底康巴卫视并入四川广播电视台,实现了节目资源的台内共享,力量更强,舞台更大。”李长春笑着说:“这说明你们不仅是‘物理反应’,而且发生了‘化学反应’。”
“节目源怎么样?”李长春关切询问。
“康巴卫视已与云南迪庆、西藏昌都、青海玉树等藏语电视台建立了新闻节目互传系统。”侯雄飞代表回答。
“多播些好的电视剧、纪录片,特别是与农牧民生产生活相关的科教片。”李长春再提希望。
把文化产业建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四川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文化、旅游文化资源都非常丰富。文化市场繁荣、文化消费需求旺盛、科技实力强,近几年文化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四川有条件把文化产业建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是李长春每年都要与四川团代表交流的话题。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广播、电视、电影、期刊领域资源整合和出版发行领域文化单位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制定了《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去年四川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73亿元,占GDP的2.2%。
“文化产业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李长春指出,紧紧抓住文化产业这个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课题。
“四川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文化、旅游文化资源都非常丰富。文化市场繁荣、文化消费需求旺盛、科技实力强,近几年文化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四川有条件把文化产业建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去年6月,李长春同志在汶川地震后第三次到四川考察时,对地震灾区提出了建设“三基地一窗口”的要求。目前,四川已打造完成一批精品参观线路和“三基地一窗口”陈列室,映秀、北川等地地震遗址纪念馆建设进展顺利。
李长春指出,今年是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取得的重大胜利和巨大成就,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非凡执政能力,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最鲜活、最有力的教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宝贵资源。
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基本完成这一主题,李长春要求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报道。把恢复重建后的灾区,作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基地,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把恢复重建后的灾区,作为展示中国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外宣工作。
希望四川“十二五”再上一个大台阶
“四川要发挥高校多、大科研单位多、大国企多的优势,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抓住不放”
四川“十二五”的路怎么走?结合长期以来的思考,李长春以四川代表的身份,从战略高度对四川的发展提建议。
——要紧紧抓住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重点,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使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李长春嘱托,要把发展方向从单纯追求GDP增长转变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上来,把发展重心从注重数量扩张转变到注重质量提高、从注重速度加快转变到注重效率的提升上,把目标从关注经济增长指标转向到关注居民的幸福指数上来。
——要紧紧抓住自主创新这个重要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四川要发挥高校多、大科研单位多、大国企多的优势,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抓住不放。”
李长春寄语四川在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要以政府为依托,以政策为保障,制定规划和政策,加以支持。三是要以人才为支撑,引进人才和自己培养人才结合起来,形成一支创新型人才队伍。四是培养创新文化,在全省形成以发明创造为荣,以创新创业为荣的氛围。五是在对外开放中从单纯引资向注重引智转变。六是进一步改进评价激励机制。
会场暖意浓,三个多小时似乎太短。
“希望四川牢牢抓住并且用好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难得机遇,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在‘十二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并且在‘十二五’再上一个大台阶。”李长春厚望四川。
这又是一个春天的嘱托!(本报北京3月5日电)□川报集团特派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