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2011年03月13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四川扎实推进“民生工程”纪实

      以“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为最大省情的西部大省四川,在过去5年内投入了8000多亿元财力,扎实推行了一系列“民生工程”,让各个阶层的老百姓都感受到了生活质量的提升。

      伴随着“十二五”开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展开,四川省委省政府表示将继续深入推进民生工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该省9000万百姓日子越过越舒心。

      五年投入8000亿元把钱花在“民生工程”上

      “多亏了党和政府实施的民生工程,我才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记者日前在川黔交界的四川省古蔺县大村镇桑木村采访时,村民郑永站在自家新房前高兴地说。

      让郑永受益的“扶贫解困工程”,是四川省2010年实施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2010年初,政府补贴5000元,帮他家把茅草房改造成舒适明亮的四间砖瓦房。这只是“民生工程”在过去五年带给四川百姓各项实惠的一个缩影。

      “十一五”期间,四川省高度重视借经济发展机遇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一连串民生工程:2007年开展了“十大惠民行动”,2008年和2009年实施的 “八项民生工程”,2010年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扩大覆盖范围,实施了“十大民生工程”……

      四川省政府负责人介绍说,“十一五”期间,该省累计用于民生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达857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8倍。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四川将继续深入推进民生工程,并已明确把“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写入该省“十二五”规划。以2011年为例,该省十大民生工程预计总投资840.8亿元,内容包括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民族地区帮扶、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文化体育等10个大项、56个分项。

      四川省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与以往相比,2011年四川省民生工程有许多新的特点。2011四川省民生工程新增了“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解困、帐篷新生活行动”等9个分项,将使民生工程涉及面更宽、受益人群更广。

      城乡一体幸福滋味让全体百姓共享

      70岁的刘德珍是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大安桥社区的一名普通农民,她和老伴在这个新型农村社区居住,儿女在外地打工,一年见不到几次面,老两口经常感到孤独。

      去年12月,一个名为“大安桥社区养老助残关爱站”的开业,使老两口的晚年生活变得精彩起来。

      “现在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你看这个老年服务站啥子都有,比城里头的都好!”刘德珍老人坐在有空调的关爱站里,喝着免费的茶水,看着正在播放大片的电视机,笑眯眯地对记者和身旁的老年伙伴们说。

      “大安桥社区养老助残关爱站”是四川省首个涉农社区养老助残服务站。记者看到,关爱站面积约240平方米,电脑、电视、各种医疗器材、图书棋牌、健身器材一应俱全;

      还有一个体检室,社区的医护人员可以随时在这里为老人服务;而为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房间内沿墙设置了扶栏和盲道。

      锦江区委书记周思源告诉记者,大力发展养老事业是该区民生工程的重要项目,从规划建设养老助残关爱站之初,该区就决定将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一同发展,以便让农村老人也能在现代化的养老机构里颐养天年。

      四川推进民生工程,不仅让城镇百姓得实惠,更致力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注重改善民生城市与农村“齐步走”。

      人们普遍反映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不仅存在于城市,农村娃入幼儿园难题其实也十分突出。对此,成都市今年将通过补助的方式完成全市223所农村乡镇(街道)公益性标准化中心幼儿园建设,让农村孩子能够就近方便地读上高质量的公益性幼儿园。

      纵观四川省2011年“十大民生工程”的计划清单,每一项工程都把农村居民的工作放在最突出的位置。2011年该省将“加快推进新农保扩大试点,覆盖人数达到989万人,60周岁以上的农村低保对象免费纳入;新建8000个农家书屋;启动行政村通宽带工程……”

      改善民生最难忘民族偏远地区

      “我原以为考不上大学就只有在家种地、放牛,现在我的人生理想有了更高目标。”来自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偏远山村的学生仁青杜基,是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的受益者之一,如今就读于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根据这一计划,四川藏区每年约1万名贫困农牧民家庭学生,能够到内地接受免费中职教育。

      四川是多民族地区,地处川西北高原的四川藏区是全国第二大藏区。为此四川省在2011年“十大民生工程”里专门列入了“民族地区帮扶工程”一项,计划投入42.3亿元带动民族地区百姓生活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民族地区帮扶工程包括“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帐篷新生活行动、彝家新寨住房建设、实施新一轮《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 (2011-2020)年》、民族地区疾病防治、少生快富工程等7项。

      走进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塔公乡江巴村,一幢幢极具藏族特色的新房整齐地排列在公路两旁。在47岁的牧民德格家中,记者看到屋内冰箱、电视、打奶机、热水器等现代设施一应俱全。从窗口向外望去,不远处热火朝天的工地上,牧民活动中心、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正在从设计蓝图变为现实。这是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中一座正在建设的试点村新貌。

      德格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以前祖祖辈辈在帐篷里过着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游牧生活,而如今,四川藏区全面实施的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让许多和他一样的藏族牧民告别了 “一顶帐篷一口锅、一群牦牛四处游”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现代文明生活。

      四川省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始于2009年的牧民定居计划目前已经完成定居房建设6.9万户,占任务总量的89%。2011年底该省将完成目标任务的90%以上。同时,计划安排资金3亿元,为藏族牧民制作发放10万顶新型帐篷,改善10万户、50万游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同样是在2011年,四川还将加大该省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将加快编制实施川东北革命老区扶贫开发规划,推进秦巴山区(四川部分)连片扶贫开发等项目,让民族偏远地区老百姓的日子也能越过越舒心。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2011年03月13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四川扎实推进“民生工程”纪实

      以“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为最大省情的西部大省四川,在过去5年内投入了8000多亿元财力,扎实推行了一系列“民生工程”,让各个阶层的老百姓都感受到了生活质量的提升。

      伴随着“十二五”开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展开,四川省委省政府表示将继续深入推进民生工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该省9000万百姓日子越过越舒心。

      五年投入8000亿元把钱花在“民生工程”上

      “多亏了党和政府实施的民生工程,我才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记者日前在川黔交界的四川省古蔺县大村镇桑木村采访时,村民郑永站在自家新房前高兴地说。

      让郑永受益的“扶贫解困工程”,是四川省2010年实施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2010年初,政府补贴5000元,帮他家把茅草房改造成舒适明亮的四间砖瓦房。这只是“民生工程”在过去五年带给四川百姓各项实惠的一个缩影。

      “十一五”期间,四川省高度重视借经济发展机遇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一连串民生工程:2007年开展了“十大惠民行动”,2008年和2009年实施的 “八项民生工程”,2010年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扩大覆盖范围,实施了“十大民生工程”……

      四川省政府负责人介绍说,“十一五”期间,该省累计用于民生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达857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8倍。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四川将继续深入推进民生工程,并已明确把“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写入该省“十二五”规划。以2011年为例,该省十大民生工程预计总投资840.8亿元,内容包括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民族地区帮扶、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文化体育等10个大项、56个分项。

      四川省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与以往相比,2011年四川省民生工程有许多新的特点。2011四川省民生工程新增了“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解困、帐篷新生活行动”等9个分项,将使民生工程涉及面更宽、受益人群更广。

      城乡一体幸福滋味让全体百姓共享

      70岁的刘德珍是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大安桥社区的一名普通农民,她和老伴在这个新型农村社区居住,儿女在外地打工,一年见不到几次面,老两口经常感到孤独。

      去年12月,一个名为“大安桥社区养老助残关爱站”的开业,使老两口的晚年生活变得精彩起来。

      “现在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你看这个老年服务站啥子都有,比城里头的都好!”刘德珍老人坐在有空调的关爱站里,喝着免费的茶水,看着正在播放大片的电视机,笑眯眯地对记者和身旁的老年伙伴们说。

      “大安桥社区养老助残关爱站”是四川省首个涉农社区养老助残服务站。记者看到,关爱站面积约240平方米,电脑、电视、各种医疗器材、图书棋牌、健身器材一应俱全;

      还有一个体检室,社区的医护人员可以随时在这里为老人服务;而为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房间内沿墙设置了扶栏和盲道。

      锦江区委书记周思源告诉记者,大力发展养老事业是该区民生工程的重要项目,从规划建设养老助残关爱站之初,该区就决定将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一同发展,以便让农村老人也能在现代化的养老机构里颐养天年。

      四川推进民生工程,不仅让城镇百姓得实惠,更致力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注重改善民生城市与农村“齐步走”。

      人们普遍反映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不仅存在于城市,农村娃入幼儿园难题其实也十分突出。对此,成都市今年将通过补助的方式完成全市223所农村乡镇(街道)公益性标准化中心幼儿园建设,让农村孩子能够就近方便地读上高质量的公益性幼儿园。

      纵观四川省2011年“十大民生工程”的计划清单,每一项工程都把农村居民的工作放在最突出的位置。2011年该省将“加快推进新农保扩大试点,覆盖人数达到989万人,60周岁以上的农村低保对象免费纳入;新建8000个农家书屋;启动行政村通宽带工程……”

      改善民生最难忘民族偏远地区

      “我原以为考不上大学就只有在家种地、放牛,现在我的人生理想有了更高目标。”来自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偏远山村的学生仁青杜基,是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的受益者之一,如今就读于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根据这一计划,四川藏区每年约1万名贫困农牧民家庭学生,能够到内地接受免费中职教育。

      四川是多民族地区,地处川西北高原的四川藏区是全国第二大藏区。为此四川省在2011年“十大民生工程”里专门列入了“民族地区帮扶工程”一项,计划投入42.3亿元带动民族地区百姓生活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民族地区帮扶工程包括“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帐篷新生活行动、彝家新寨住房建设、实施新一轮《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 (2011-2020)年》、民族地区疾病防治、少生快富工程等7项。

      走进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塔公乡江巴村,一幢幢极具藏族特色的新房整齐地排列在公路两旁。在47岁的牧民德格家中,记者看到屋内冰箱、电视、打奶机、热水器等现代设施一应俱全。从窗口向外望去,不远处热火朝天的工地上,牧民活动中心、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正在从设计蓝图变为现实。这是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中一座正在建设的试点村新貌。

      德格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以前祖祖辈辈在帐篷里过着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游牧生活,而如今,四川藏区全面实施的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让许多和他一样的藏族牧民告别了 “一顶帐篷一口锅、一群牦牛四处游”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现代文明生活。

      四川省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始于2009年的牧民定居计划目前已经完成定居房建设6.9万户,占任务总量的89%。2011年底该省将完成目标任务的90%以上。同时,计划安排资金3亿元,为藏族牧民制作发放10万顶新型帐篷,改善10万户、50万游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同样是在2011年,四川还将加大该省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将加快编制实施川东北革命老区扶贫开发规划,推进秦巴山区(四川部分)连片扶贫开发等项目,让民族偏远地区老百姓的日子也能越过越舒心。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