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少数民族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 2011年12月01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我省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以来,特别是2007年以来,我省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和省委“一条主线、三个加强”民族工作总体思路,积极推进民族地区“两个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生重大历史性变化,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民生持续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多措并举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

      加快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我省从政策倾斜、产业扶持、完善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助推民族地区发展。

      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坚持“多予、不取、放活”的方针,制定出台“十一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关于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有关问题的意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富民安康工程、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计划、阿坝州扶贫开发和大骨节病综合防治规划,启动民族地区人才振兴计划,调整省与内地民族州县税收分享政策,在此基础上相继出台推进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和推进彝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等一批规划,助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

      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坚持突出特色,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坚持以资源开发为重点,积极变资源为资本,推动特色资源向特色产品、特色产业转化,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生态能源、生态农业及矿产冶金优势产业逐步做强做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契机,重点建设一批对促进民族地区发展起带动作用的交通、能源、通信、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关键性、基础设施性项目。随着九黄机场、康定机场通航营运,攀西高速、都汶高速建成通车,成兰铁路开工建设,国省干线公路改造,民族地区交通网络结构日趋优化合理,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数据显示,2010年民族自治地方实现生产总值跨千亿元,达到1102.6亿元,与“十五”末相比,总量翻了一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比2005年增加近2000元。

      民生优先

      促进民生改善取得新突破

      改善民生是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基础,我省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改善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富民安康工程成效显著。2007年至2010年,政府共投资365亿元,在藏区实施或开工六大类597个项目,极大地改善了藏区的综合条件。

      藏区“三大民生工程”顺利推进。实施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用4年时间投入180亿元,解决10万户、50万牧民定居问题,全面实现“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每年组织1万名藏区初中毕业生到内地职业学校免费接受三年职业教育;实施藏区卫生事业发展计划,实现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县县有现代化医院。目前,10万顶新型帐篷、10万套篷内设施、4万套便携式电视机全部发放到藏区牧民手中。定居点住房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四年任务三年基本完成”目标指日可待;3万名藏区学生在内地职业学校免费就读,其中约1万名学生正在岗位实习;藏区乡镇卫生院已实现全覆盖,村卫生室覆盖率提高到70%,新农合参合率达97.55%。

      彝区“三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36亿元,解决了14.1万户、63万贫困群众的住房困难。启动实施“彝家新寨”建设,12万户群众的彝家新生活行动“四件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在羌区大力推动灾后重建和产业发展振兴,北川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深度推进散杂居地区“四小工程”,着力解决散杂居地区小路、小水、小电、小能源项目建设,有效缓解了少数民族群众行路难、饮水难、读书难等问题。

      和谐共建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成常态

      我省广泛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省委、省政府要求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紧迫工作,纳入公民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让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步入常态化、规范化。

      我省先后出台《省委、省政府关于印发〈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委关于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对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创建活动提出明确目标任务,各市州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推进民族团结示范州、民族团结示范县、民族团结示范乡镇(街道、社区)和民族团结示范户创建活动。各级党委和相关部门把民族团结纳入干部培训内容,积极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进课堂活动。

      各级各部门纷纷加入到民族地区帮扶工作中:教育、医疗对口支援持续深入开展,每年上千名专业人才到民族地区工作。省级部门及内地12市的规划设计技术力量300多人,积极对口支援藏区开展牧民定居点地质勘测、规划设计、施工指导、人员培训和工程监理等工作。深入开展“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行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勇挑重担。

      社会各界以不同方式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驻川部队三年共出动1万多车次,帮助藏区免费运输老式、新型帐篷18万多顶、水泥3.2万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青年志愿者等积极参与和支持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记者 周前进)
    责任编辑: 蓁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少数民族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 2011年12月01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我省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以来,特别是2007年以来,我省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和省委“一条主线、三个加强”民族工作总体思路,积极推进民族地区“两个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生重大历史性变化,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民生持续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多措并举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

      加快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我省从政策倾斜、产业扶持、完善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助推民族地区发展。

      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坚持“多予、不取、放活”的方针,制定出台“十一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关于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有关问题的意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富民安康工程、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计划、阿坝州扶贫开发和大骨节病综合防治规划,启动民族地区人才振兴计划,调整省与内地民族州县税收分享政策,在此基础上相继出台推进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和推进彝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等一批规划,助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

      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坚持突出特色,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坚持以资源开发为重点,积极变资源为资本,推动特色资源向特色产品、特色产业转化,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生态能源、生态农业及矿产冶金优势产业逐步做强做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契机,重点建设一批对促进民族地区发展起带动作用的交通、能源、通信、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关键性、基础设施性项目。随着九黄机场、康定机场通航营运,攀西高速、都汶高速建成通车,成兰铁路开工建设,国省干线公路改造,民族地区交通网络结构日趋优化合理,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数据显示,2010年民族自治地方实现生产总值跨千亿元,达到1102.6亿元,与“十五”末相比,总量翻了一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比2005年增加近2000元。

      民生优先

      促进民生改善取得新突破

      改善民生是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基础,我省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改善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富民安康工程成效显著。2007年至2010年,政府共投资365亿元,在藏区实施或开工六大类597个项目,极大地改善了藏区的综合条件。

      藏区“三大民生工程”顺利推进。实施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用4年时间投入180亿元,解决10万户、50万牧民定居问题,全面实现“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每年组织1万名藏区初中毕业生到内地职业学校免费接受三年职业教育;实施藏区卫生事业发展计划,实现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县县有现代化医院。目前,10万顶新型帐篷、10万套篷内设施、4万套便携式电视机全部发放到藏区牧民手中。定居点住房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四年任务三年基本完成”目标指日可待;3万名藏区学生在内地职业学校免费就读,其中约1万名学生正在岗位实习;藏区乡镇卫生院已实现全覆盖,村卫生室覆盖率提高到70%,新农合参合率达97.55%。

      彝区“三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36亿元,解决了14.1万户、63万贫困群众的住房困难。启动实施“彝家新寨”建设,12万户群众的彝家新生活行动“四件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在羌区大力推动灾后重建和产业发展振兴,北川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深度推进散杂居地区“四小工程”,着力解决散杂居地区小路、小水、小电、小能源项目建设,有效缓解了少数民族群众行路难、饮水难、读书难等问题。

      和谐共建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成常态

      我省广泛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省委、省政府要求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紧迫工作,纳入公民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让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步入常态化、规范化。

      我省先后出台《省委、省政府关于印发〈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委关于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对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创建活动提出明确目标任务,各市州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推进民族团结示范州、民族团结示范县、民族团结示范乡镇(街道、社区)和民族团结示范户创建活动。各级党委和相关部门把民族团结纳入干部培训内容,积极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进课堂活动。

      各级各部门纷纷加入到民族地区帮扶工作中:教育、医疗对口支援持续深入开展,每年上千名专业人才到民族地区工作。省级部门及内地12市的规划设计技术力量300多人,积极对口支援藏区开展牧民定居点地质勘测、规划设计、施工指导、人员培训和工程监理等工作。深入开展“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行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勇挑重担。

      社会各界以不同方式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驻川部队三年共出动1万多车次,帮助藏区免费运输老式、新型帐篷18万多顶、水泥3.2万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青年志愿者等积极参与和支持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记者 周前进)
    责任编辑: 蓁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