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应坚持民生优先

  • 2011年10月15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魏 宏

      纵观历史,人类始终与自然灾害相伴,同灾害抗争,在抗击灾难中发展。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作为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发生在高山峡谷地区最大规模的山地地震灾害,其灾害之重、救灾之难,世所罕见。但在应对这场重大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我们党带领人民不仅取得了抗震救灾的胜利、创造了人类救灾史上的奇迹,而且以全面践行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生动实践,为世界各国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提供了宝贵经验。

      把全力抢救生命、保障群众生活贯穿于抢险救灾全过程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百万灾区民众身陷绝境、险境,近3000万灾区群众面临随时可能出现的疫病流行、地质灾害袭击、堰塞湖和水库堤防溃坝等多重叠加风险。在灾难面前,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强调把救人放在首要位置,四川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救灾就是救民”的要求,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全力组织救人,科学防范各种衍生危机,最大限度减少特大地震对人民生命和安全的威胁,体现了民生第一的根本原则。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第一位的任务就是全力救人。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第一时间迅速组织群众奋起自救,各路救援大军第一时间赶赴救灾一线搜救群众,从一座座废墟中救出8万多群众;从一个个与世隔绝的“孤岛”山村中转移了上百万受灾群众;灾区设立临时安置和救助点5000多个,临时安置受灾群众1200余万人。另一方面,高效率地组织医疗救治与卫生防疫。震后1小时就向灾区派出了医疗队,在“黄金72小时”内实现了重灾县医疗救援的全覆盖;安全有序地向全国20个省市转送上万名伤员,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非战争状态下最大规模的免费转移救治。在卫生防疫方面,迅速建立省、市(州)、县、乡、村五级联动卫生防疫机制,投入防疫人员1.6万多人,在震后半个月即实现了灾区全覆盖,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对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滑坡等衍生危机,及时组织数千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大规模排查、除险,对近2000座震损水库、700处震损堤防和上百座堰塞湖险情进行紧急排险,确保了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

      实践表明:抢救灾区群众生命、保障受灾群众生活急需,是灾区最大的民生需求;党和政府领导的灾害应急救援,是为灾区民众提供的特殊公共服务。党和政府发出的“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强声,充分展示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它深刻启示我们,在巨灾突袭的非常状态,政府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必须把生命至上作为最高的信念和最大的大局;生命至上,救灾才能产生强大感召力,才能具有强大向心力,才能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以创新思维解决灾后群众安置这一紧迫的民生问题

      突袭而来的自然巨灾,往往使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环境瞬间“归零”。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3000多万人受灾,1200多万受灾群众失房、失业。四川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必须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就医”,用最快速度恢复灾区正常的民生秩序,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满足灾区群众的各种需求。

      在灾区群众安置上,四川省委、省政府先后破解了几大难题:一是破解临时住所难题。面对上千万群众失去住房的情况,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就地、就近、分散安置”的方针,要求各地采取自搭过渡房安置、活动板房安置、帐篷安置或投亲靠友安置等多种方式进行临时安置;共向群众发放帐篷126万顶,搭建活动板房70余万套;为鼓励群众自己动手解决临时住所,政府为农村受灾群众发放过渡房建设补助,农村灾区群众的过渡安置,在震后不到3个月就提前完成。二是实行临时生活救助。在紧急向灾区调拨大量生活物资,保障受灾群众应急生活需要前提下,对灾区700多万受灾群众实行了3个月临时生活救助;在临时生活救助政策到期之后,对生活仍不稳定的受灾群众,又继续给予3个月的后续生活救助。三是落实特殊群众帮扶。对因地震灾害失地的20万灾区群众,进行宅基地、耕地调剂和异地安置帮扶工作;对因灾造成的孤老、孤儿、孤残等“三孤”人员,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妥善安置和救助;对因地震造成主要劳动力遇难或伤残且无生活来源的特困家庭,在享受低保和五保的基础上给予专门生活补助;对因灾致残人员,专门给予生活、医疗和康复等长期帮扶。四是恢复急需公共服务。震后10多天,灾区集中安置点全部安装了应急饮水设施;全面建立定点医疗机构、野战医院、医疗点、巡回医疗队相结合的医疗救治体系;通过紧急组织调运发电机,保证了灾区临时用电;震后3个月,灾区学校全部复课,商业网点恢复营业,并对基本生活用品实施临时价格干预,维护灾区物价稳定。通过多管齐下恢复急需公共服务,极重灾区濒临瘫痪的生产生活秩序很快恢复常态。五是开展“暖冬”行动。在恢复重建期间,为确保灾区群众温暖安全过冬,省委、省政府全面开展“保过冬住房、保御寒衣被、保冬春口粮、保卫生防疫,加强过冬应急物资储备”的“暖冬行动”。在城乡居民住房在建期间,共向灾区群众送去棉被715万床、棉衣裤640万套、取暖用品80万件,在入冬前将御寒物资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确保不让灾区一个家庭受冻挨饿。

      实践表明:重大自然灾害后的过渡安置是非常态下的重大民生问题。在重大自然灾害后,群众不仅需要“生命安全”,而且需要“生活安稳”,这是一个十分紧迫的民生问题。面对灾后1200多万受灾群众过渡安置难题,四川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灾区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发疫情,没有引发社会动荡,创造了世界救灾史上群众安置的奇迹。这深刻启示我们,在特大自然灾害来临时,党和政府必须紧紧抓住群众最紧迫、最现实的难题,以创新的思路开展各项工作,才能保证灾区人心稳定,才能牢牢把握抗震救灾的主动权。

      从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入手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灾后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千头万绪的重建难题和方方面面的重建任务,如何抓住主要矛盾来推动整个重建工程,指导思想至关重要。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四川省按照“民生优先”的科学理念,鲜明提出从解决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入手推动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四川省确立了率先重建城乡住房、让受灾群众早日住进新房的优先目标。针对涉及农房重建和城房重建中一系列重大问题制定了若干政策规定,帮助灾区群众尽快建好自己的住房。灾区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355万户城乡居民震损住房的修复加固,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了150万户农房的恢复重建,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了25万套城镇住房重建。灾区群众住房的率先重建,稳定了群众的心理,调动了群众参与重建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优先重建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对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的重建优先安排重建资金、优先审批重建项目、优先提供物资保障,受到了灾区群众的欢迎。此外,全面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在农房重建中注意功能完善,形成了新的村落中心,不仅使城乡整体布局得到全面优化,也使灾区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方式得到显著改善。

      实践表明:始终坚持把维护和改善民生作为重建之本,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始终优先恢复民生秩序,关系到灾后重建工作的质量,也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现在,灾区“最漂亮的是农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这深刻启示我们,重大自然灾害后推进灾后重建,必须把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作为首要任务。

      努力实现群众根本利益与灾区长远发展的统一

      检验灾后重建的成效不仅要看群众是否住上了好房子,更要看老百姓是否过上了好日子。在灾后重建的实践中,四川省委、省政府既立足当前、坚持民生为先,以最快速度解决民生难题,又着眼长远、把解决群众根本利益与推进灾区发展振兴有机结合起来,着眼于以发展促重建,积极破解各类民生难题,灾区城乡面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灾区在重建中获得了新生。

      就业是民生之本。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发展振兴的优先目标,出台了帮助灾区群众就业、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等特殊政策措施,优先解决因灾失地农民、零就业家庭人员和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等特殊人群的就业问题;积极组织开展就业援助,开展创业、就业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大对灾区群众就业扶持力度;落实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吸纳灾区群众就业,鼓励灾区群众自主创业;加紧耕地调剂和土地整理复垦,使失地农民有地种、有收入,确保实现“人人就业”;组织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开展特困农户“一对一”帮扶,以解决其就业和收入等难题。同时,坚持在恢复灾区产能的基础上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把产业恢复发展与优化经济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在重建中调整结构优化发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增强灾区自我发展能力;新批准了一批省级产业园区,建设了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培育和引进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优势企业,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形成了一批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专业生产基地,灾区农业生产设施、农业服务体系和商贸、旅游等服务业全面恢复提升。

      实践表明:灾后重建既是“原地起立”的过程,更是“发展起跳”的契机。这就要求我们既着眼于解决灾后最紧迫、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又立足长远把推动灾区可持续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把灾后重建过程变成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它深刻启示我们,灾后恢复重建需要正确处理恢复与发展的关系、重建与提升的关系,不仅要关注群众眼前利益,也要关注其长远利益,使灾区重建超越简单复制的模式,努力把危机变成推动灾区实现跨越发展的契机。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特大自然灾害往往会造成灾区经济社会结构大破坏、各类问题矛盾大爆发、各类利益关系大调整。能否有效抗击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妥善处理各种矛盾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直接考验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四川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为导向,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使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始终沿着科学化、法治化的轨道运行。

      一是扭住民生问题的主要矛盾,提高驾驭灾后复杂局面的能力。特大地震带来灾区千头万绪的困难和问题,灾区党委、政府在重建中的重大任务是灾区秩序的恢复和民生的保障。在应对特大地震过程中,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灾后重建始终,经受住了驾驭复杂局面的重大考验。二是强化公共财政的主导功能,提高整合救灾资源能力。面对灾后重建几千亿元的资金缺口,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整合资源、多渠道筹集资金,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党政机关经费开支,整合各类专项资金,积极争取银行信贷支持,吸引和带动社会资金投入灾后重建等,有效弥补了重建资金缺口。三是处理利益关系的深层冲突,提高维护灾区稳定能力。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因房屋损毁、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债权债务等引发的各类涉灾矛盾纠纷纷繁复杂,成为影响灾区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各级党委、政府综合运用公共政策、行政措施、经济手段、司法裁判等多种措施,不断推进灾区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有效地预防和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保护了群众的合法利益。灾区没有发生大的群体性事件,走出了一条大灾之后人心安定、社会和谐的重建之路。四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内在要求,提高政府依法治理能力。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依法治理能力是政府的重要执政能力。在应对特大地震灾害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推进科学重建、依法重建,对重建中的重大民生问题尊重民愿、体现民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平台,多次举办新闻发布会,及时公开各类信息;建立健全法规体系,依法处理各类利益纠纷,分类制定监管规范,依法强化监管,向社会定期公布检查结果,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在应对特大地震灾害的实践中,四川省各级党委、政府不仅充分展示了尊重科学、依法救灾、开放救灾的良好形象,也有效提升了维护和改善民生的能力,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这深刻启示我们,在现代社会,建立依法、公正、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政府管理创新的基本趋势,这就要求我们以政府管理创新促进灾害应对模式转变,以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灾害应对能力,把抗震救灾的过程变成提升执政能力的过程。

      (作者为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四川灾后重建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原载《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4日)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应坚持民生优先

  • 2011年10月15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魏 宏

      纵观历史,人类始终与自然灾害相伴,同灾害抗争,在抗击灾难中发展。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作为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发生在高山峡谷地区最大规模的山地地震灾害,其灾害之重、救灾之难,世所罕见。但在应对这场重大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我们党带领人民不仅取得了抗震救灾的胜利、创造了人类救灾史上的奇迹,而且以全面践行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生动实践,为世界各国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提供了宝贵经验。

      把全力抢救生命、保障群众生活贯穿于抢险救灾全过程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百万灾区民众身陷绝境、险境,近3000万灾区群众面临随时可能出现的疫病流行、地质灾害袭击、堰塞湖和水库堤防溃坝等多重叠加风险。在灾难面前,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强调把救人放在首要位置,四川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救灾就是救民”的要求,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全力组织救人,科学防范各种衍生危机,最大限度减少特大地震对人民生命和安全的威胁,体现了民生第一的根本原则。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第一位的任务就是全力救人。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第一时间迅速组织群众奋起自救,各路救援大军第一时间赶赴救灾一线搜救群众,从一座座废墟中救出8万多群众;从一个个与世隔绝的“孤岛”山村中转移了上百万受灾群众;灾区设立临时安置和救助点5000多个,临时安置受灾群众1200余万人。另一方面,高效率地组织医疗救治与卫生防疫。震后1小时就向灾区派出了医疗队,在“黄金72小时”内实现了重灾县医疗救援的全覆盖;安全有序地向全国20个省市转送上万名伤员,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非战争状态下最大规模的免费转移救治。在卫生防疫方面,迅速建立省、市(州)、县、乡、村五级联动卫生防疫机制,投入防疫人员1.6万多人,在震后半个月即实现了灾区全覆盖,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对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滑坡等衍生危机,及时组织数千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大规模排查、除险,对近2000座震损水库、700处震损堤防和上百座堰塞湖险情进行紧急排险,确保了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

      实践表明:抢救灾区群众生命、保障受灾群众生活急需,是灾区最大的民生需求;党和政府领导的灾害应急救援,是为灾区民众提供的特殊公共服务。党和政府发出的“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强声,充分展示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它深刻启示我们,在巨灾突袭的非常状态,政府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必须把生命至上作为最高的信念和最大的大局;生命至上,救灾才能产生强大感召力,才能具有强大向心力,才能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以创新思维解决灾后群众安置这一紧迫的民生问题

      突袭而来的自然巨灾,往往使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环境瞬间“归零”。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3000多万人受灾,1200多万受灾群众失房、失业。四川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必须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就医”,用最快速度恢复灾区正常的民生秩序,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满足灾区群众的各种需求。

      在灾区群众安置上,四川省委、省政府先后破解了几大难题:一是破解临时住所难题。面对上千万群众失去住房的情况,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就地、就近、分散安置”的方针,要求各地采取自搭过渡房安置、活动板房安置、帐篷安置或投亲靠友安置等多种方式进行临时安置;共向群众发放帐篷126万顶,搭建活动板房70余万套;为鼓励群众自己动手解决临时住所,政府为农村受灾群众发放过渡房建设补助,农村灾区群众的过渡安置,在震后不到3个月就提前完成。二是实行临时生活救助。在紧急向灾区调拨大量生活物资,保障受灾群众应急生活需要前提下,对灾区700多万受灾群众实行了3个月临时生活救助;在临时生活救助政策到期之后,对生活仍不稳定的受灾群众,又继续给予3个月的后续生活救助。三是落实特殊群众帮扶。对因地震灾害失地的20万灾区群众,进行宅基地、耕地调剂和异地安置帮扶工作;对因灾造成的孤老、孤儿、孤残等“三孤”人员,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妥善安置和救助;对因地震造成主要劳动力遇难或伤残且无生活来源的特困家庭,在享受低保和五保的基础上给予专门生活补助;对因灾致残人员,专门给予生活、医疗和康复等长期帮扶。四是恢复急需公共服务。震后10多天,灾区集中安置点全部安装了应急饮水设施;全面建立定点医疗机构、野战医院、医疗点、巡回医疗队相结合的医疗救治体系;通过紧急组织调运发电机,保证了灾区临时用电;震后3个月,灾区学校全部复课,商业网点恢复营业,并对基本生活用品实施临时价格干预,维护灾区物价稳定。通过多管齐下恢复急需公共服务,极重灾区濒临瘫痪的生产生活秩序很快恢复常态。五是开展“暖冬”行动。在恢复重建期间,为确保灾区群众温暖安全过冬,省委、省政府全面开展“保过冬住房、保御寒衣被、保冬春口粮、保卫生防疫,加强过冬应急物资储备”的“暖冬行动”。在城乡居民住房在建期间,共向灾区群众送去棉被715万床、棉衣裤640万套、取暖用品80万件,在入冬前将御寒物资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确保不让灾区一个家庭受冻挨饿。

      实践表明:重大自然灾害后的过渡安置是非常态下的重大民生问题。在重大自然灾害后,群众不仅需要“生命安全”,而且需要“生活安稳”,这是一个十分紧迫的民生问题。面对灾后1200多万受灾群众过渡安置难题,四川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灾区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发疫情,没有引发社会动荡,创造了世界救灾史上群众安置的奇迹。这深刻启示我们,在特大自然灾害来临时,党和政府必须紧紧抓住群众最紧迫、最现实的难题,以创新的思路开展各项工作,才能保证灾区人心稳定,才能牢牢把握抗震救灾的主动权。

      从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入手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灾后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千头万绪的重建难题和方方面面的重建任务,如何抓住主要矛盾来推动整个重建工程,指导思想至关重要。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四川省按照“民生优先”的科学理念,鲜明提出从解决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入手推动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四川省确立了率先重建城乡住房、让受灾群众早日住进新房的优先目标。针对涉及农房重建和城房重建中一系列重大问题制定了若干政策规定,帮助灾区群众尽快建好自己的住房。灾区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355万户城乡居民震损住房的修复加固,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了150万户农房的恢复重建,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了25万套城镇住房重建。灾区群众住房的率先重建,稳定了群众的心理,调动了群众参与重建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优先重建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对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的重建优先安排重建资金、优先审批重建项目、优先提供物资保障,受到了灾区群众的欢迎。此外,全面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在农房重建中注意功能完善,形成了新的村落中心,不仅使城乡整体布局得到全面优化,也使灾区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方式得到显著改善。

      实践表明:始终坚持把维护和改善民生作为重建之本,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始终优先恢复民生秩序,关系到灾后重建工作的质量,也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现在,灾区“最漂亮的是农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这深刻启示我们,重大自然灾害后推进灾后重建,必须把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作为首要任务。

      努力实现群众根本利益与灾区长远发展的统一

      检验灾后重建的成效不仅要看群众是否住上了好房子,更要看老百姓是否过上了好日子。在灾后重建的实践中,四川省委、省政府既立足当前、坚持民生为先,以最快速度解决民生难题,又着眼长远、把解决群众根本利益与推进灾区发展振兴有机结合起来,着眼于以发展促重建,积极破解各类民生难题,灾区城乡面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灾区在重建中获得了新生。

      就业是民生之本。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发展振兴的优先目标,出台了帮助灾区群众就业、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等特殊政策措施,优先解决因灾失地农民、零就业家庭人员和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等特殊人群的就业问题;积极组织开展就业援助,开展创业、就业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大对灾区群众就业扶持力度;落实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吸纳灾区群众就业,鼓励灾区群众自主创业;加紧耕地调剂和土地整理复垦,使失地农民有地种、有收入,确保实现“人人就业”;组织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开展特困农户“一对一”帮扶,以解决其就业和收入等难题。同时,坚持在恢复灾区产能的基础上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把产业恢复发展与优化经济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在重建中调整结构优化发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增强灾区自我发展能力;新批准了一批省级产业园区,建设了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培育和引进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优势企业,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形成了一批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专业生产基地,灾区农业生产设施、农业服务体系和商贸、旅游等服务业全面恢复提升。

      实践表明:灾后重建既是“原地起立”的过程,更是“发展起跳”的契机。这就要求我们既着眼于解决灾后最紧迫、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又立足长远把推动灾区可持续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把灾后重建过程变成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它深刻启示我们,灾后恢复重建需要正确处理恢复与发展的关系、重建与提升的关系,不仅要关注群众眼前利益,也要关注其长远利益,使灾区重建超越简单复制的模式,努力把危机变成推动灾区实现跨越发展的契机。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特大自然灾害往往会造成灾区经济社会结构大破坏、各类问题矛盾大爆发、各类利益关系大调整。能否有效抗击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妥善处理各种矛盾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直接考验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四川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为导向,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使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始终沿着科学化、法治化的轨道运行。

      一是扭住民生问题的主要矛盾,提高驾驭灾后复杂局面的能力。特大地震带来灾区千头万绪的困难和问题,灾区党委、政府在重建中的重大任务是灾区秩序的恢复和民生的保障。在应对特大地震过程中,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灾后重建始终,经受住了驾驭复杂局面的重大考验。二是强化公共财政的主导功能,提高整合救灾资源能力。面对灾后重建几千亿元的资金缺口,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整合资源、多渠道筹集资金,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党政机关经费开支,整合各类专项资金,积极争取银行信贷支持,吸引和带动社会资金投入灾后重建等,有效弥补了重建资金缺口。三是处理利益关系的深层冲突,提高维护灾区稳定能力。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因房屋损毁、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债权债务等引发的各类涉灾矛盾纠纷纷繁复杂,成为影响灾区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各级党委、政府综合运用公共政策、行政措施、经济手段、司法裁判等多种措施,不断推进灾区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有效地预防和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保护了群众的合法利益。灾区没有发生大的群体性事件,走出了一条大灾之后人心安定、社会和谐的重建之路。四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内在要求,提高政府依法治理能力。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依法治理能力是政府的重要执政能力。在应对特大地震灾害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推进科学重建、依法重建,对重建中的重大民生问题尊重民愿、体现民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平台,多次举办新闻发布会,及时公开各类信息;建立健全法规体系,依法处理各类利益纠纷,分类制定监管规范,依法强化监管,向社会定期公布检查结果,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在应对特大地震灾害的实践中,四川省各级党委、政府不仅充分展示了尊重科学、依法救灾、开放救灾的良好形象,也有效提升了维护和改善民生的能力,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这深刻启示我们,在现代社会,建立依法、公正、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政府管理创新的基本趋势,这就要求我们以政府管理创新促进灾害应对模式转变,以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灾害应对能力,把抗震救灾的过程变成提升执政能力的过程。

      (作者为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四川灾后重建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原载《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4日)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