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农房重建全部完工 百万农民搬入新房

  • 2010年09月27日 14时1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用科学的精神再造绵阳 

      截至目前,绵阳市51.15万户农房重建已全部完工。重建了751所学校、381个医疗卫生机构项目、205个民政服务项目、28个体育设施项目、174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

      两年多来,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四个援建省共投资绵阳176.5亿元资金,援建项目达770个。绵阳市列入国家重建规划的总投资达2266.3亿元,涵盖7318个项目。目前已开工7284个,完工6255个,完成投资1887.2亿元。

      绵阳,中国唯一的科技城,新兴的电子工业城,西部唯一的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

      2010年上半年,绵阳经济发展呈现平稳向好趋势,完成GDP450.87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二,增长17.4%,比去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

      “5·12”汶川特大地震让绵阳这座老工业城市遭受重创,北川、安县、平武成为极重灾区,其余区市县沦为地震重灾区,北川更是被夷为平地。

      重建过程中,绵阳坚持科学重建、和谐重建、务实重建、艰苦重建,着眼打基础、利长远,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村容村貌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跨越20年,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极大增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一大批重大工业项目开工建设,优势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全市工业园区面积达到168平方公里,为推动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个标杆】

      8月17日,新北川中学正式竣工交付;9月1日,新北川中学正式开学。

      这所备受世界瞩目的中学由中国侨联援建,总投资2亿元,是北川新县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学校占地225亩,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可容纳5200名学生学习、寄宿,并拥有千人会议室及初、高中两部分教学楼。

      新北川中学的设计建造曾吸引海内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及社会各界的关注。项目启动后,香港大学、清华大学等顶尖设计团队纷纷提交设计方案,经过12次专家集体论证,设计蓝图才最终敲定。新学校于2009年5月12日正式动工到交付,所用时间仅一年多,速度惊人。

      为保障学校安全,施工人员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每隔1.8米就打下一根8米高的桩,整个建筑累计打桩2000多根,从而使每单位立方米钢筋消耗量达到60至65公斤。美丽的新校园以黑灰色为主调,中间加入了具有羌族服饰特色的红、黄、蓝、绿、黑五种颜色,美丽而不张扬,平凡但不平庸。

      地震中,北川中学几乎被夷为平地,因此,北川中学的重建从一开始就吸引着各界人士的关注,将它建成北川新县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所有人的希望。

      【一个愿景】

      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使绵阳成为受灾最重、重建任务最重的地区,所辖9个县市区全部成为重灾区。加快灾后重建,成为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

      灾后重建以来,我们突出“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大力实施“规划项目投资突破年”,以科学发展观统揽重建工作,坚持科学重建、和谐重建、务实重建、艰苦重建,灾后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全市纳入三年重建规划项目开工率99.5%,完成投资占总投资的83.3%。历经巨大灾难的绵阳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经济社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特大地震给绵阳带来了千载一遇的灾难,灾后重建给绵阳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将以击鼓奋进的士气、跳起摸高的勇气、顺势而为的锐气和自强争先的虎虎生气,保增长、强投资、抓产业、转方式、调结构、重民生,爬坡上台阶,蓄势求突破。

      具体来讲,就是要抢抓灾后重建的战略机遇期,以“规划项目产业投资”为主线,用够、用活、用好三年重建政策,加快开工建设一批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抢抓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技城建设、东部产业转移、建设“三网融合”试点市的机遇,推动绵阳走上内生增长轨道。

      绵阳将坚持以工业强市为主导,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工业上重点抓园区,坚持产业规划、城镇规划、要素规划“三规合一”,促进优势企业、产业倍增;城镇化重点抓绵阳城区和县城;农业现代化重点抓新农村、产业基地和市场。

      灾后重建的巨大投入必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们将做好灾后重建资源的“整合、提升、转化”三篇文章,推动绵阳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种注视】

      张龙:西安文理学院的大二学生,曾五进北川当志愿者

      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两年多了,记得在北川灾区看到的一块宣传牌上的标语是这样写的,“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2008年高考完后,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我先后五次赴北川县参加“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志愿服务。

      2008年的暑假刚来北川时,废墟一片,满目疮痍。受灾群众暂住在政府给他们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虽然条件艰苦,但是灾区群众都充满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去年春节,我第二次来到北川,当地群众已经搬进了社会各界援助的板房。在吉娜羌寨,春节的氛围格外浓厚,大家载歌载舞欢度灾后第一个春节。板房区好多群众自己摆摊设点、赚取生活费。在擂鼓的小广场上,每天晚上都要跳羌族传统的锅庄,大家的精神也比以前振奋多了。

      第三次来北川是去年暑假,刚下汽车就远远看见擂鼓初中和擂鼓小学的新建校舍,都是富有羌族特色的永久性住房,新县城建设如火如荼。今年春节,当我第四次来北川时,我惊喜地发现,当地受灾群众已经搬进了新家。

      今年暑假又来北川,重建景象让我再一次振奋,新县城已经完全建好,国庆就要搬迁进去,在石椅羌寨,当地群众联合起来把旅游产业搞得红红火火,而且还带动了当地其他产业发展,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

      五次去北川参加志愿服务,我亲眼看到了灾区的巨大变化。从这些变化中,我真切感受到了灾区人民天塌地陷不弯腰的精神和力量。真心祝愿灾区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农房重建全部完工 百万农民搬入新房

  • 2010年09月27日 14时1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用科学的精神再造绵阳 

      截至目前,绵阳市51.15万户农房重建已全部完工。重建了751所学校、381个医疗卫生机构项目、205个民政服务项目、28个体育设施项目、174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

      两年多来,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四个援建省共投资绵阳176.5亿元资金,援建项目达770个。绵阳市列入国家重建规划的总投资达2266.3亿元,涵盖7318个项目。目前已开工7284个,完工6255个,完成投资1887.2亿元。

      绵阳,中国唯一的科技城,新兴的电子工业城,西部唯一的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

      2010年上半年,绵阳经济发展呈现平稳向好趋势,完成GDP450.87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二,增长17.4%,比去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

      “5·12”汶川特大地震让绵阳这座老工业城市遭受重创,北川、安县、平武成为极重灾区,其余区市县沦为地震重灾区,北川更是被夷为平地。

      重建过程中,绵阳坚持科学重建、和谐重建、务实重建、艰苦重建,着眼打基础、利长远,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村容村貌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跨越20年,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极大增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一大批重大工业项目开工建设,优势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全市工业园区面积达到168平方公里,为推动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个标杆】

      8月17日,新北川中学正式竣工交付;9月1日,新北川中学正式开学。

      这所备受世界瞩目的中学由中国侨联援建,总投资2亿元,是北川新县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学校占地225亩,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可容纳5200名学生学习、寄宿,并拥有千人会议室及初、高中两部分教学楼。

      新北川中学的设计建造曾吸引海内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及社会各界的关注。项目启动后,香港大学、清华大学等顶尖设计团队纷纷提交设计方案,经过12次专家集体论证,设计蓝图才最终敲定。新学校于2009年5月12日正式动工到交付,所用时间仅一年多,速度惊人。

      为保障学校安全,施工人员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每隔1.8米就打下一根8米高的桩,整个建筑累计打桩2000多根,从而使每单位立方米钢筋消耗量达到60至65公斤。美丽的新校园以黑灰色为主调,中间加入了具有羌族服饰特色的红、黄、蓝、绿、黑五种颜色,美丽而不张扬,平凡但不平庸。

      地震中,北川中学几乎被夷为平地,因此,北川中学的重建从一开始就吸引着各界人士的关注,将它建成北川新县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所有人的希望。

      【一个愿景】

      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使绵阳成为受灾最重、重建任务最重的地区,所辖9个县市区全部成为重灾区。加快灾后重建,成为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

      灾后重建以来,我们突出“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大力实施“规划项目投资突破年”,以科学发展观统揽重建工作,坚持科学重建、和谐重建、务实重建、艰苦重建,灾后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全市纳入三年重建规划项目开工率99.5%,完成投资占总投资的83.3%。历经巨大灾难的绵阳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经济社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特大地震给绵阳带来了千载一遇的灾难,灾后重建给绵阳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将以击鼓奋进的士气、跳起摸高的勇气、顺势而为的锐气和自强争先的虎虎生气,保增长、强投资、抓产业、转方式、调结构、重民生,爬坡上台阶,蓄势求突破。

      具体来讲,就是要抢抓灾后重建的战略机遇期,以“规划项目产业投资”为主线,用够、用活、用好三年重建政策,加快开工建设一批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抢抓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技城建设、东部产业转移、建设“三网融合”试点市的机遇,推动绵阳走上内生增长轨道。

      绵阳将坚持以工业强市为主导,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工业上重点抓园区,坚持产业规划、城镇规划、要素规划“三规合一”,促进优势企业、产业倍增;城镇化重点抓绵阳城区和县城;农业现代化重点抓新农村、产业基地和市场。

      灾后重建的巨大投入必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们将做好灾后重建资源的“整合、提升、转化”三篇文章,推动绵阳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种注视】

      张龙:西安文理学院的大二学生,曾五进北川当志愿者

      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两年多了,记得在北川灾区看到的一块宣传牌上的标语是这样写的,“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2008年高考完后,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我先后五次赴北川县参加“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志愿服务。

      2008年的暑假刚来北川时,废墟一片,满目疮痍。受灾群众暂住在政府给他们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虽然条件艰苦,但是灾区群众都充满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去年春节,我第二次来到北川,当地群众已经搬进了社会各界援助的板房。在吉娜羌寨,春节的氛围格外浓厚,大家载歌载舞欢度灾后第一个春节。板房区好多群众自己摆摊设点、赚取生活费。在擂鼓的小广场上,每天晚上都要跳羌族传统的锅庄,大家的精神也比以前振奋多了。

      第三次来北川是去年暑假,刚下汽车就远远看见擂鼓初中和擂鼓小学的新建校舍,都是富有羌族特色的永久性住房,新县城建设如火如荼。今年春节,当我第四次来北川时,我惊喜地发现,当地受灾群众已经搬进了新家。

      今年暑假又来北川,重建景象让我再一次振奋,新县城已经完全建好,国庆就要搬迁进去,在石椅羌寨,当地群众联合起来把旅游产业搞得红红火火,而且还带动了当地其他产业发展,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

      五次去北川参加志愿服务,我亲眼看到了灾区的巨大变化。从这些变化中,我真切感受到了灾区人民天塌地陷不弯腰的精神和力量。真心祝愿灾区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