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63万彝区群众告别“三房”

  • 2010年10月17日 14时1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木板房、茅草房、石板房,一度是凉山贫困的集中体现,经过8年攻坚--

      灰瓦白墙,明亮的窗户,宽大的庭院,外墙精美的彝家花饰,专门的牲畜饲养区……虽然已经搬进来半年多了,每次进出,普格县五道箐乡沙合莫村村民米色尔拉都会不由自主地端详起自家新房。

      “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有时候从梦中醒来,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米色尔拉原来的房子就在不远处的山坳里。那是一栋低矮、狭小的土坯房,在风雨的侵蚀下摇摇欲坠。“过去,人和牲畜都混居在这里,冬天透风,夏天漏雨,还经常害怕房子被雨淋塌、被雪压垮。”去年9月,米色尔拉所在的沙合莫村实施了“三房”改造,半年后,米色尔拉一家搬进新房。

      在凉山,像米色尔拉一样受惠于“三房”改造而搬进新居的贫困群众达14.1万户,约63.5万人。截至9月底,凉山已基本完成全年的“三房”改造任务。至此,历时8年的“三房”改造基本结束。

      30年缩短为8年的攻坚战

      凉山是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到上个世纪末,凉山的贫困群众绝大部分还居住在木板房、茅草房、石板房中。破旧、低矮、潮湿的“三房”,一度成为凉山极度贫困的集中体现。

      改造“三房”,凉山起初确定的规划是每年改造5000户。据2002年调查统计,全州农村平均每7个人就有一个人住在“三房”里,共14.1万户。如果循序渐进地实施改造计划,要30多年才能完成任务!这样,又怎么能与全国、全省同步小康?

      一场消除“三房”的攻坚战由此打响。

      2003年,“三房”改造试点的第一年。州委、州政府将“三房”改造作为重点扶贫工程之一,由州本级财政筹措资金500万元和其他资金配套,按每户3000元的标准补助建材,改造5000户。随后,州级财政投入逐年加大,改造范围也不断扩大。到2009年,每户补助已提高到5000元。

      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凉山向“三房”宣战的行动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2008年,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决定实施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计划,并将“三房”改造纳入我省民生工程。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十分关心“三房”改造工作,多次深入彝乡农家察看进展,研究村落规划设计和资金落实等情况,并提出了安全、适用、美观、特色等具体工作要求。

      “‘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三房’改造任务。”州委、州政府立下军令状。

      这意味着,在“十一五”最后的两年里,要完成5.6万多户的改造重任,且改造标准更高。

      “在‘三房’里,孕育不出美丽富饶文明和谐新凉山的美好明天。”州委常委会上,州委书记翟占一的话掷地有声,“就是再大的困难,也要坚决克服;就是再硬的骨头,也要坚决啃下去!”

      城里人来看了都说羡慕

      得知沙合莫村将纳入“三房”改造的范围,米色尔拉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

      以前,听村干部说有的地方修房子,政府还补贴几千块钱的砖瓦,修出来的房子很漂亮,米色尔拉十分羡慕。没想到,这样的好事也轮到了自己的村子。与家人一商量,米色尔拉早早地报了名。

      为了减轻像米色尔拉一样的贫困群众的建房负担,凉山确定西昌、德昌、会理、会东4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分别与昭觉、布拖、金阳、美姑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对口帮扶,全州5.3万名州县乡干部每人至少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实现“三房”改造户联系帮扶全覆盖,多渠道解决他们的投入难题。针对“三房”改造户的不同需求,省、州有关部门免费提供了28种单体民居户型建筑图供他们选择。

      正因为尊重群众意见,尊重群众选择,“三房”改造一开始,群众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

      为更好地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新的“三房”改造更加注重村庄布局,村落规划,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更加注重因山就势、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体现山水田园风光和自然和谐之美。

      “村里将我们这些单家独户集中在一起,按照彝家的传统风貌进行打造。你看,房子漂亮不说,公路直通家门口,村里还有超市、文化室、医疗站,屋顶还有太阳能热水器,生活上方便得很,城里人来看了都说羡慕。”米色尔拉很是自豪。

      一场思想观念的变革

      在凉山州州长、州“三房”改造领导小组组长张支铁看来,“三房”改造改变的不仅仅是住房,更带来了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一场“变革”,激发了群众的自强意识、家园意识、创富意识、财产积累意识,并成为倡导和养成健康文明现代生活方式的载体。

      由于社会发展的历史原因,不少彝族群众养成了席地而坐、裹毡而卧的习惯,一些人“等、靠、要”观念严重。一个事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央某部门在凉山一个县搞扶贫,为贫困群众新建了一批砖瓦房。一年后,群众找到乡政府:“你们家的房子漏雨了,快去修一下。”

      州政府常务会上,考虑到大部分“三房”改造户比较贫困的现实,有人建议将补助标准提高到1万元,让群众得到更大实惠。

      这一提议最终被否决。原因很简单,1万元可以修一个小小的“火柴盒”式的砖瓦房,但没有群众的倾力参与,离开了群众这个主体,“三房”改造难保不会建成下一个“你们家的房子”。

      州扶贫开发和两项资金管理办公室算了一笔账:“三房”改造前,14.1万户贫困群众房屋价值每户不到3000元,总价值不到4.3亿元;八年“三房”改造,凉山累计投入5.4亿元,改造后,房屋价值每户增值到2.3万元左右,总价值高达32.4亿元。

      政府补助,自主投入。“三房”改造户不仅拥有了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住房,也拥有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财富。

      走进米色尔拉的新家,虽然家具不是很多,但干净整洁,床、凳子、桌子、灶台等一应俱全。“在这样的房子里,不坐板凳、不睡床铺、煮饭不用灶台,自己都感觉不习惯了。”米色尔拉说。

      在沙合莫村,乡政府刚刚组织了两场专题培训,一个是厨师班,一个是电焊工班。“以前,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还要动员。今年一下子就多走出去100多人,现在还有要出去的。”村党支部书记吉支尔日说。3个“思想前卫”的村民,看中了地处螺髻山脚下的便利,干脆开起了“彝家乐”。

      凉山注重把“三房”改造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在不少村庄,都按照提高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调整了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增强“造血”功能。

      基本完成“三房”改造任务,只是凉山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一个里程碑。不久前,省政府通过《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下一步,凉山将继续把加快扶贫开发作为当前最重大、最艰巨、最紧迫的任务,坚持开发扶贫、加快发展,努力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小康。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63万彝区群众告别“三房”

  • 2010年10月17日 14时1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木板房、茅草房、石板房,一度是凉山贫困的集中体现,经过8年攻坚--

      灰瓦白墙,明亮的窗户,宽大的庭院,外墙精美的彝家花饰,专门的牲畜饲养区……虽然已经搬进来半年多了,每次进出,普格县五道箐乡沙合莫村村民米色尔拉都会不由自主地端详起自家新房。

      “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有时候从梦中醒来,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米色尔拉原来的房子就在不远处的山坳里。那是一栋低矮、狭小的土坯房,在风雨的侵蚀下摇摇欲坠。“过去,人和牲畜都混居在这里,冬天透风,夏天漏雨,还经常害怕房子被雨淋塌、被雪压垮。”去年9月,米色尔拉所在的沙合莫村实施了“三房”改造,半年后,米色尔拉一家搬进新房。

      在凉山,像米色尔拉一样受惠于“三房”改造而搬进新居的贫困群众达14.1万户,约63.5万人。截至9月底,凉山已基本完成全年的“三房”改造任务。至此,历时8年的“三房”改造基本结束。

      30年缩短为8年的攻坚战

      凉山是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到上个世纪末,凉山的贫困群众绝大部分还居住在木板房、茅草房、石板房中。破旧、低矮、潮湿的“三房”,一度成为凉山极度贫困的集中体现。

      改造“三房”,凉山起初确定的规划是每年改造5000户。据2002年调查统计,全州农村平均每7个人就有一个人住在“三房”里,共14.1万户。如果循序渐进地实施改造计划,要30多年才能完成任务!这样,又怎么能与全国、全省同步小康?

      一场消除“三房”的攻坚战由此打响。

      2003年,“三房”改造试点的第一年。州委、州政府将“三房”改造作为重点扶贫工程之一,由州本级财政筹措资金500万元和其他资金配套,按每户3000元的标准补助建材,改造5000户。随后,州级财政投入逐年加大,改造范围也不断扩大。到2009年,每户补助已提高到5000元。

      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凉山向“三房”宣战的行动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2008年,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决定实施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计划,并将“三房”改造纳入我省民生工程。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十分关心“三房”改造工作,多次深入彝乡农家察看进展,研究村落规划设计和资金落实等情况,并提出了安全、适用、美观、特色等具体工作要求。

      “‘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三房’改造任务。”州委、州政府立下军令状。

      这意味着,在“十一五”最后的两年里,要完成5.6万多户的改造重任,且改造标准更高。

      “在‘三房’里,孕育不出美丽富饶文明和谐新凉山的美好明天。”州委常委会上,州委书记翟占一的话掷地有声,“就是再大的困难,也要坚决克服;就是再硬的骨头,也要坚决啃下去!”

      城里人来看了都说羡慕

      得知沙合莫村将纳入“三房”改造的范围,米色尔拉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

      以前,听村干部说有的地方修房子,政府还补贴几千块钱的砖瓦,修出来的房子很漂亮,米色尔拉十分羡慕。没想到,这样的好事也轮到了自己的村子。与家人一商量,米色尔拉早早地报了名。

      为了减轻像米色尔拉一样的贫困群众的建房负担,凉山确定西昌、德昌、会理、会东4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分别与昭觉、布拖、金阳、美姑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对口帮扶,全州5.3万名州县乡干部每人至少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实现“三房”改造户联系帮扶全覆盖,多渠道解决他们的投入难题。针对“三房”改造户的不同需求,省、州有关部门免费提供了28种单体民居户型建筑图供他们选择。

      正因为尊重群众意见,尊重群众选择,“三房”改造一开始,群众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

      为更好地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新的“三房”改造更加注重村庄布局,村落规划,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更加注重因山就势、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体现山水田园风光和自然和谐之美。

      “村里将我们这些单家独户集中在一起,按照彝家的传统风貌进行打造。你看,房子漂亮不说,公路直通家门口,村里还有超市、文化室、医疗站,屋顶还有太阳能热水器,生活上方便得很,城里人来看了都说羡慕。”米色尔拉很是自豪。

      一场思想观念的变革

      在凉山州州长、州“三房”改造领导小组组长张支铁看来,“三房”改造改变的不仅仅是住房,更带来了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一场“变革”,激发了群众的自强意识、家园意识、创富意识、财产积累意识,并成为倡导和养成健康文明现代生活方式的载体。

      由于社会发展的历史原因,不少彝族群众养成了席地而坐、裹毡而卧的习惯,一些人“等、靠、要”观念严重。一个事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央某部门在凉山一个县搞扶贫,为贫困群众新建了一批砖瓦房。一年后,群众找到乡政府:“你们家的房子漏雨了,快去修一下。”

      州政府常务会上,考虑到大部分“三房”改造户比较贫困的现实,有人建议将补助标准提高到1万元,让群众得到更大实惠。

      这一提议最终被否决。原因很简单,1万元可以修一个小小的“火柴盒”式的砖瓦房,但没有群众的倾力参与,离开了群众这个主体,“三房”改造难保不会建成下一个“你们家的房子”。

      州扶贫开发和两项资金管理办公室算了一笔账:“三房”改造前,14.1万户贫困群众房屋价值每户不到3000元,总价值不到4.3亿元;八年“三房”改造,凉山累计投入5.4亿元,改造后,房屋价值每户增值到2.3万元左右,总价值高达32.4亿元。

      政府补助,自主投入。“三房”改造户不仅拥有了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住房,也拥有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财富。

      走进米色尔拉的新家,虽然家具不是很多,但干净整洁,床、凳子、桌子、灶台等一应俱全。“在这样的房子里,不坐板凳、不睡床铺、煮饭不用灶台,自己都感觉不习惯了。”米色尔拉说。

      在沙合莫村,乡政府刚刚组织了两场专题培训,一个是厨师班,一个是电焊工班。“以前,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还要动员。今年一下子就多走出去100多人,现在还有要出去的。”村党支部书记吉支尔日说。3个“思想前卫”的村民,看中了地处螺髻山脚下的便利,干脆开起了“彝家乐”。

      凉山注重把“三房”改造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在不少村庄,都按照提高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调整了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增强“造血”功能。

      基本完成“三房”改造任务,只是凉山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一个里程碑。不久前,省政府通过《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下一步,凉山将继续把加快扶贫开发作为当前最重大、最艰巨、最紧迫的任务,坚持开发扶贫、加快发展,努力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小康。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