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羌文化 绣出新天地

  • 2012年04月11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羌绣馆,绣娘王艳飞针走线忙碌着。(田为 摄)



      目前,阿坝州已建立1个羌绣基地和3个羌绣就业帮扶站(点),有1.6万余人受训,8千人掌握羌绣技能从事生产——

      在理县桃坪羌寨新寨,周育敏2010年在政府的扶持下开起了理县第一家羌绣馆,周边千名羌族妇女的绣品,都在这里展出和销售。

      羌绣,羌族文化艺术的奇葩,其图案、色彩和针法都凝聚着千年羌文化的底蕴和羌民族的生活理想。“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为了抢救和传承羌文化,拓宽因灾失地的农村妇女就业渠道,发展羌绣产业成为了突破口。近4年来,通过政府扶持、技能培训、产业培育,以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羌绣产业链逐渐形成。一批羌绣精品获得海内外收藏家青睐,海外订单纷至沓来。

      羌绣助她们实现自我认同

      在汶川县银杏乡羌绣基地里,王贵芳无疑是最特殊的一位绣娘:残缺的左手按着绣片的一角,右手却熟练地飞针走线。只是因为无法将绣片拿在手上,她的头需要比其他绣娘埋得更低。

      “5·12”汶川特大地震当天,她被倒下的房屋砸伤,左手加左脚只剩下5根指头,农活、家务活都无法干。直到2010年,银杏乡举办免费羌绣培训班,王贵芳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参加了,生活重新有了希望。如今,她已是一名正在接受高级培训的绣娘,一周绣一块绣片,就能卖600元以上。

      在地震中失去丈夫的董学兰,2008年7月加入阿坝州妇女羌绣就业帮扶计划。“当时还住在板房里,不仅想为家里挣点钱,还亟需一份精神上的寄托。”董学兰说,“白天煮饭,孩子上学,我就绣花。” 

      从最初一个月挣几百元到后来的1千多元,董学兰的技术日渐娴熟,现在已是茂县绣娘中的佼佼者。依靠绣花,两个孩子的学费没有问题,她每月还能给公婆一些生活费。

      “别看就是一门刺绣,它却帮助大家从传统家庭妇女转变为独立的、具备生存能力与社会价值的人,实现了灾区妇女的自我认同及生活、生产模式的多重转化。”阿坝州妇联主席白惠蓉如此诠释羌绣的价值。

      羌绣产业震后获新生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前,羌绣还远未形成产业。

      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壹基金启动“羌绣帮扶计划”并成立了羌绣帮扶中心。帮扶中心把四川的羌族群众聚居区作为“羌绣产品生产基地”,在振兴文化遗产的同时,解决生产自救问题。同时成立“羌绣创意开发与产品设计研发中心”、“羌绣创作体验基地”,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建立生产销售体系,开发文化产品项目。

      羌绣计划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羌绣产业。当地妇女按照帮扶中心的要求参加培训,培训合格后领取绣片绣制,完成后的作品再通过公司销售。目前,阿坝州已建立1个羌绣基地和3个羌绣就业帮扶站(点),有1.6万余人受训,8千人掌握羌绣技能从事生产。以前,这些羌族妇女花几天时间绣一双鞋垫,只能卖15元,如今,拥有娴熟技能的绣娘,每小时就能挣15元。

      政府帮扶也同步展开。“地震后,羌绣经历了从民间到组织,从自发到政府主导的过程,初步形成较规范的产业发展模式。”阿坝州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顺清说。

      2012年1月6日,汶川羌绣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汶川羌绣产品的地标保护和使用作为国家质检总局为数不多的科研项目,已进入实质性研究。

      近4年来,汶川县已成立4家羌绣公司,注册资金合计1200余万元,经汶川绣娘绣出的羌绣绣片逾数百万张。

      羌绣精品吸引世界目光

      九环线上的汶川映秀镇,有家鼎鼎有名的“中国汶川藏羌绣坊”。映秀镇党委副书记周波介绍,汶川藏羌绣坊是九环线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以藏羌绣传统手工艺为传习基地的文化旅游景观。

      “如果没有融合蜀绣的针法,我将无法完成这片山坡上的草。”店主杨华珍指着一幅羌绣作品《松岗藏寨》感慨。这幅以风光为主的作品立体饱满,微风轻拂草甸的场景用丝线表达得层次分明,十分生动。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震后4年,杨华珍带领学徒致力于将羌绣与各地优秀针法融合,创作出不少羌绣精品,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目前我接到大量来自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地的订单,供不应求啊!”杨华珍带着作品到过多个国家参展,“赢得国际市场,应做到始终不能脱离民族的文化,这是羌绣的魂。”

      成都,宽窄巷子锦华馆,阿坝州妇女羌绣就业帮扶中心设立的一个绝佳展示舞台。

      挂毯上的夏日繁花、皮质挎包上的出水芙蓉、丝巾上的雪中腊梅、旗袍上的祥云盘结……在这间古典风格的庭院里,羌绣摇身一变,成为时尚先锋。“一位英国外交官结婚的时候,特地买了一套我们绣的传统被套、床单和枕套。”阿坝州妇女羌绣就业帮扶中心主任颜凤辉自豪地说。

      颜凤辉说:“前期的绣品‘很土’,没有竞争力。于是,公司请来专业的设计师,并且在政府的帮扶下开设培训班,为绣娘们做培训。现在,针脚疏密度和色彩搭配都得到质的提升。”

      目前,这些羌绣以“一针一线”为品牌名,实行公司化运作,形成了10多个系列100多种商品。公司和港台设计师跨界合作,设计兼具传统文化与时尚的羌绣商品,远销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去年的营业额达到1000万元。

      对于羌绣的未来,颜凤辉和她的姐妹们信心满怀。(记者 王爽)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传承羌文化 绣出新天地

  • 2012年04月11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羌绣馆,绣娘王艳飞针走线忙碌着。(田为 摄)



      目前,阿坝州已建立1个羌绣基地和3个羌绣就业帮扶站(点),有1.6万余人受训,8千人掌握羌绣技能从事生产——

      在理县桃坪羌寨新寨,周育敏2010年在政府的扶持下开起了理县第一家羌绣馆,周边千名羌族妇女的绣品,都在这里展出和销售。

      羌绣,羌族文化艺术的奇葩,其图案、色彩和针法都凝聚着千年羌文化的底蕴和羌民族的生活理想。“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为了抢救和传承羌文化,拓宽因灾失地的农村妇女就业渠道,发展羌绣产业成为了突破口。近4年来,通过政府扶持、技能培训、产业培育,以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羌绣产业链逐渐形成。一批羌绣精品获得海内外收藏家青睐,海外订单纷至沓来。

      羌绣助她们实现自我认同

      在汶川县银杏乡羌绣基地里,王贵芳无疑是最特殊的一位绣娘:残缺的左手按着绣片的一角,右手却熟练地飞针走线。只是因为无法将绣片拿在手上,她的头需要比其他绣娘埋得更低。

      “5·12”汶川特大地震当天,她被倒下的房屋砸伤,左手加左脚只剩下5根指头,农活、家务活都无法干。直到2010年,银杏乡举办免费羌绣培训班,王贵芳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参加了,生活重新有了希望。如今,她已是一名正在接受高级培训的绣娘,一周绣一块绣片,就能卖600元以上。

      在地震中失去丈夫的董学兰,2008年7月加入阿坝州妇女羌绣就业帮扶计划。“当时还住在板房里,不仅想为家里挣点钱,还亟需一份精神上的寄托。”董学兰说,“白天煮饭,孩子上学,我就绣花。” 

      从最初一个月挣几百元到后来的1千多元,董学兰的技术日渐娴熟,现在已是茂县绣娘中的佼佼者。依靠绣花,两个孩子的学费没有问题,她每月还能给公婆一些生活费。

      “别看就是一门刺绣,它却帮助大家从传统家庭妇女转变为独立的、具备生存能力与社会价值的人,实现了灾区妇女的自我认同及生活、生产模式的多重转化。”阿坝州妇联主席白惠蓉如此诠释羌绣的价值。

      羌绣产业震后获新生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前,羌绣还远未形成产业。

      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壹基金启动“羌绣帮扶计划”并成立了羌绣帮扶中心。帮扶中心把四川的羌族群众聚居区作为“羌绣产品生产基地”,在振兴文化遗产的同时,解决生产自救问题。同时成立“羌绣创意开发与产品设计研发中心”、“羌绣创作体验基地”,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建立生产销售体系,开发文化产品项目。

      羌绣计划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羌绣产业。当地妇女按照帮扶中心的要求参加培训,培训合格后领取绣片绣制,完成后的作品再通过公司销售。目前,阿坝州已建立1个羌绣基地和3个羌绣就业帮扶站(点),有1.6万余人受训,8千人掌握羌绣技能从事生产。以前,这些羌族妇女花几天时间绣一双鞋垫,只能卖15元,如今,拥有娴熟技能的绣娘,每小时就能挣15元。

      政府帮扶也同步展开。“地震后,羌绣经历了从民间到组织,从自发到政府主导的过程,初步形成较规范的产业发展模式。”阿坝州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顺清说。

      2012年1月6日,汶川羌绣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汶川羌绣产品的地标保护和使用作为国家质检总局为数不多的科研项目,已进入实质性研究。

      近4年来,汶川县已成立4家羌绣公司,注册资金合计1200余万元,经汶川绣娘绣出的羌绣绣片逾数百万张。

      羌绣精品吸引世界目光

      九环线上的汶川映秀镇,有家鼎鼎有名的“中国汶川藏羌绣坊”。映秀镇党委副书记周波介绍,汶川藏羌绣坊是九环线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以藏羌绣传统手工艺为传习基地的文化旅游景观。

      “如果没有融合蜀绣的针法,我将无法完成这片山坡上的草。”店主杨华珍指着一幅羌绣作品《松岗藏寨》感慨。这幅以风光为主的作品立体饱满,微风轻拂草甸的场景用丝线表达得层次分明,十分生动。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震后4年,杨华珍带领学徒致力于将羌绣与各地优秀针法融合,创作出不少羌绣精品,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目前我接到大量来自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地的订单,供不应求啊!”杨华珍带着作品到过多个国家参展,“赢得国际市场,应做到始终不能脱离民族的文化,这是羌绣的魂。”

      成都,宽窄巷子锦华馆,阿坝州妇女羌绣就业帮扶中心设立的一个绝佳展示舞台。

      挂毯上的夏日繁花、皮质挎包上的出水芙蓉、丝巾上的雪中腊梅、旗袍上的祥云盘结……在这间古典风格的庭院里,羌绣摇身一变,成为时尚先锋。“一位英国外交官结婚的时候,特地买了一套我们绣的传统被套、床单和枕套。”阿坝州妇女羌绣就业帮扶中心主任颜凤辉自豪地说。

      颜凤辉说:“前期的绣品‘很土’,没有竞争力。于是,公司请来专业的设计师,并且在政府的帮扶下开设培训班,为绣娘们做培训。现在,针脚疏密度和色彩搭配都得到质的提升。”

      目前,这些羌绣以“一针一线”为品牌名,实行公司化运作,形成了10多个系列100多种商品。公司和港台设计师跨界合作,设计兼具传统文化与时尚的羌绣商品,远销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去年的营业额达到1000万元。

      对于羌绣的未来,颜凤辉和她的姐妹们信心满怀。(记者 王爽)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