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攀枝花市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
一、消费品市场总体情况
2017年,攀枝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50亿元,达到352.4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17位。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消费品市场增速与全省差距缩小,领先全国幅度扩大
201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0%)0.8个百分点,差距比2016年缩小0.2个百分点,领先全国平均水平(10.2%)1.0个百分点,领先优势比2016年扩大0.7个百分点。
(二)消费品市场稳中向好,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2017年6月,市政府出台《攀枝花市促进消费稳增长七条措施》,进一步提振全市消费品市场信心,释放消费潜力。从全年运行情况看,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攀枝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82.1亿元、169.5亿元、254.1亿元、35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6%、10.9%、11.0%、11.2%,消费品市场呈逐季回升、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下半年消费品市场增速总体高于上半年,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三)城镇消费占据主体地位,乡村增速快于城镇
全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23.0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1.7%,同比增长11.2%,比上年加快0.5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9.4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3%,同比增长11.6%,比上年加快0.5个百分点。消费品市场总体呈现出城镇消费占据主体地位、乡村增速快于城镇增速的发展态势。
(四)批发业增速领先,零售业支撑作用明显
全市消费品市场四大行业竞相发展,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3.8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居四大行业之首;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9亿元,同比增长12.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2.6亿元,同比增长12.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82.1亿元,同比增长10.8%,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0.1%,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为77.6%。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限额以上商贸单位总体增长缓慢
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5%,比全省平均水平(12.3%)低4.8个百分点,比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3.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商贸单位增长缓慢拉低了全市消费品市场增速。
(二)乡村市场规模仍然偏小
随着电子商务加快向农村的渗透,特色农产品依托互联网进行销售,乡村市场消费潜力得到释放。乡村旅游市场逐步扩大,吸引众多游客,也成为拉动乡村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全年乡村市场增速快于城镇市场0.4个百分点,但从规模来看,乡村市场规模仍然偏小,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8.3%,对全市消费品市场的贡献率仅为8.6%。
(三)受大宗商品的影响较大
2017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上半年汽油累计下调605元/吨,全年汽油累计上涨435元/吨。受前期价格较低和销量下降的影响,全市限上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同比仅增长4.5%。受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调整,部分汽车消费需求被提前透支,全市限上汽车类商品同比增长9.9%,比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和汽车类消费占限额以上零售额的比重较大,仍是影响全市消费品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
四、几点建议
从全年运行情况看,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上年有所提高,并且高于年初预期目标1.2个百分点,但是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市场复杂多变等形势,要确保2018年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除了要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以支撑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增强全社会消费信心、加强商品质量监管以构造和谐消费环境、稳定物价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持续抓好《攀枝花市促进消费稳增长七条措施》的贯彻落实,还应该积极开展以下工作:
(一)充分挖掘限额以上商贸单位的潜力
一方面,重点挖掘在库限额以上商贸单位的潜力。加大对在库限上商贸单位支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支持其转型升级,通过其自身的努力,增强辐射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限上商贸单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另一方面,挖掘新成长限上商贸单位的潜力。加强限下或新增商贸单位的培育力度,培养一批有特色、有品牌的商贸流通企业,使其做大做强,及时清理入库,发挥新成长限上商贸单位的作用,进一步提高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促进消费品市场持续稳定增长。
(二)大力拓展乡村消费品市场
由于乡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大力开拓乡村市场将有利拉动消费品市场增长。应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商业网点布局,积极推进乡村市场工程建设,引导大中型商贸企业将经营触角向乡村地区延伸,不断改善乡村市场购物环境。加大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大力打造集观光度假、休闲养生、农事体验、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农业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后备箱经济”。进一步依托电商平台解决“卖难”问题,推进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把乡村的产品引向市场,促进乡村市场繁荣发展。
(三)优化消费品结构,培育消费热点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向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转变,居民消费需求升级变化需要市场及时提供相适应商品和优质服务。因此,应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以品牌打造为路径,支持特色产品拓展市场,引导企业关注消费者需求变化,新增商品类型,逐步优化全市消费品结构。同时应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充分发挥全市康养产业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