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绵阳市城市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报告
一、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一)人口与就业稳步增长
2014年末,绵阳市总人口548.78万人,出生4.36万人,死亡3.57万人,自然增长率1.49‰。常住人口473.94万人,比上年增加6.3万人;城镇化率46.51%,比上年提高1.42个百分点。
年末劳动力资源357.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7万人。年末就业人员300.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06.09万人,第二产业94.46万人,第三产业100.16万人,第二产业占就业人员的比重比去年提高了1.63个百分点,第一、第三产业分别下降0.94、0.69个百分点。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79%,比上年降低0.15个百分点。
(二)综合经济平稳运行
地区生产总值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9.89亿元,比上年增长9.1%,增速超全国1.7个百分点,超过四川省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7.64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805.33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增加值526.92亿元,增长9.7%。人均生产总值33558元,增长7.9%。
财政收支小幅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227.39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01.75亿元,增长12.5%。财政总支出396.05亿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公共财政支出294.64亿元,增长1.4%。
金融保险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621.72亿元,增长8.8%;各项贷款余额1398.50亿元,增长11.6%。全年保费收入61.46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财产险20.53亿元,增长18.5%;人身险40.93亿元,增长25.1%。保险赔款、给付19.84亿元,增长7.4%,其中:财产险10.09亿元,增长4.7%;人身9.75亿元,增长10.3%。
(三)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保持平稳
年末绵阳市公路总里程19888公里,比上年增加31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19公里,比上年增加44公里。实现公路客运量7251万人,旅客周转量336848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4733万吨,货运周转量674954万吨公里。
2014年,成绵乐城际铁路通车,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60公里,比上年增加39公里;铁路货运量109万吨,比上年下降0.9%;客运量572万人次,同比增长11.1%。
民用航空实现历史性跨越。2014年,绵阳南郊机场跻身我国百万人次机场行列,全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08.5万人次,同比增长18.3%;货邮运量达到1.08万吨,同比增长18.2%。开通航线18条,通航城市达到24个,形成了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绵阳区域性空中交通网络。
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3.53亿元,增长4.8%;电信业务收入32.82亿元,下降5.4%。年末绵阳市固定电话机用户73.40万户,下降6.4%;移动电话用户407.41万户,增长9.1%。国际互联网用户79.45万户,增长18.1%。
(四)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2014年,绵阳市高考本科硬上线人数突破3万人,硬上线率62%,连续14年四川省“双第一”。涪城区、游仙区、江油市“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达标通过国家认定。川音绵阳艺术学院转设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2014年底绵阳市共有高等学校14所,专任教师7543人,在校学生14.72万人;普通中学235所,专任教师21528人,在校学生26.0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2所,专任教师1906人,在校学生5.51万人;小学414所,专任教师14037人,在校学生24.06万人;幼儿园603所,专任教师5092人,在校学生13.33万人。
第二届科博会圆满举行,吸引49个国家、地区和国内13个先行先试地区、高新区参会。“涌泉计划”“十有”政策等20多项创业激励措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建设卓有成效,入选西部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科技城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国务院批准执行中关村政策和国家自主创新“新四条”。新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2227家,总数达4478家,其中45家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5991项,增长20.0%。专利申请授权量3071项,增长7.9%,其中:发明419件,增长29.3%。在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培育城市实力测评中,绵阳居第二位,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
(五)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绵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41元,比上年增加2241元,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326元,比上年增加1069元,增长11.5%。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1.52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41.13万人,工伤保险人数38.26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6.8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24.01万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88.58万人,参合率99.96%,连续四年居四川省首位。绵阳市共有社会福利收养单位244个,拥有床位27235张。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94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71万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300元/月提高到350元/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50元/月提高到180元/月。
(六)环境保护措施有力
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省级预评估,入选第四批“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市”。千佛山自然保护区成功升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到4个。污染源治理本年投资总额83220万元,同比增长37.2%,用于工业污染治理的投资48598万元,同比增长82.0%。参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全年绵阳城区达到优的天数占80天,空气中PM10平均浓度为81.9毫克每立方米,较上年下降3.4%;生活污水处理率71.81%,比上年提高7.07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9.56%,比上年提高1.38个百分点。在全国率先开展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离任生态环境审计试点,不再考核平武、北川“生态县”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绿色指挥棒”导向功能有效发挥。
(七)城市建成区发展加快
2014年底建成区常住人口达到121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11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110平方公里。绿地面积4267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1142公顷。年末实有城市道路面积1542.8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2.99万平方米;年末实有排水管网长度1893.54公里,比上年增加39.64公里;城市供水总量9787.68万吨,比上年增加609.99万吨;天然气供气总量4828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618万立方米,其中家庭用量1134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49万立方米。
首批30辆纯电动公交车投入使用,建成智能公交站172个,新增公共自行车900辆,年末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1361辆,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30186万人次,年末实有出租车1747辆。
二、绵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首位强势挤压,城市辐射能力不强
成都作为西南区域性中心城市、省内首位城市,四川省资源、要素高度向成都集中,对四川省各市州有较强的“虹吸效应”。2014年成都GDP总量占四川省总量35.2%,而位列第二的绵阳GDP仅占四川省总量5.5%。天府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成绵乐高铁开通后,成都对周边地区资源、要素吸附能力更强。绵阳距成都仅百余公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科技型中小企业、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都受到成都首位的强力挤压。在绵阳市内,涪城、游仙、安县、江油四个县市区占绵阳市GDP的总量达到73.9%,市区对偏远山区的经济社会辐射能力较弱。
(二)城市的社会综合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绵阳经济的跨越发展,带来城市扩容,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就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诸如:住房、医疗、子女上学、就业、治安、棚户区改造、城市扩容及新规划涉及的拆迁安置,工业化进程涉及的土地产权出让等问题不断云集,需要城市综合管理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三)科技潜能未得到充分释放,技术产业化处于“游离状态”
绵阳虽然拥有很强的科研优势,但是科研单位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缺乏和地方合作的积极性,这种条块分割使得一些跨单位或跨系统的项目难以按市场经济的满意原则进行有效协调,个别产业“醒得早、起得晚”,尚未形成整体绝对优势。在释放绵阳科技潜能上使用行政手段多,对怎样通过市场催化实现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进而推动经济发展的办法也不多。
三、加强绵阳市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城镇体系建设,增强城市辐射力
绵阳经过灾后重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极大增强,但绵阳的城市辐射能力相对于成都、德阳等周边地区还有很大程度的不足。绵阳应促进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一体化发展,带动外围城镇发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培育以中心城区为龙头、重点城镇为支撑、点面结合的城镇体系,大力建设中心城区,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推进旧城改造,优化城区路网系统,建设具有强大辐射带动能力的中心城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简政放权,支持各县市区走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发展道路,夯实底部基础,构建竞相发展格局。加强各县市区产业园区建设,以集中集群集约为方向,发展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带动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加快建设绵阳市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探索农村丘陵地区加快发展新路径。
(二)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社会和谐度
坚持把宜居放在首位,统筹规划建设市政设施、生活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构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将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作为服务管理的重点,及时解决突出问题和矛盾。不断创新和改革社会管理的方法和制度,一方面构建良好的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另一方面不断提高社会综合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综合管理服务。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公交交通线网,加快城市公交场站建设,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美誉度、市民认可度。
(三)优化投资环境,强化区域合作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和规范审批流程,减少行政干预,真正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营造相对宽松的企业发展环境和创新创业的人居环境。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主动融入成都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推进经济区内产业科技分工协作、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公共服务对接共享,努力实现基础设施共享、产业错位发展、城市功能互补。促进区域创新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探索科技城与其他区域共建高技术产业基地新模式,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向全国转移和实现产业化。
(四)释放科技潜能,加快军转民步伐,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国防军事工业快速发展蕴藏着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契机和潜力,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源泉。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东部产业梯度转移和成渝经济区集聚能力的持续增强、灾后重建成果效应的进一步发挥,和“科学新城、气动新城、航空新城”加快建设等利好因素逐步变为现实,绵阳科技城区域发展优势将进一步提升,必将加速军民融合、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军民科技资源的集成,形成军民高技术的共享和相互转移的良好格局。鼓励国防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各类企业联合共建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孵化器、科技园、博士后工作站,围绕科技城产业发展重点,以企业为中心、市场为纽带,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兼职从事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