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巴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简析

  • 2015年08月06日 10时44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字体:
  •   今年以来,巴中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化措施,努力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巴中市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平稳增长。

      一、基本情况

      (一)总量增速。上半年,巴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31亿元,同比增长9.7%,比GDP增速高出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13.21亿元,增长2.3%,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54.24亿元,增长10.8%。其中,工业29.39亿元,增长10.7%;建筑业24.85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53.54亿元,增长9.9%,比上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59亿元,增长4.3%;批发和零售业12.35亿元,增长11%;住宿和餐饮业5.79亿元,增长9%;房地产业7.58亿元,增长14.4%。分县区看,巴州(含经开区)32.57亿元,增长10.4%;恩阳10.2亿元,增长11.8%;通江24.31亿元,增长9.2%;南江24.63亿元,增长9%;平昌29.29亿元,增长9%。

      (二)拉动贡献。上半年,巴中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6.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1%、44.8%、44.2%。非公有制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1.6%,拉动GDP增长4.9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3%、36.8%、27.5%,分别拉动GDP增长0.1个、3.6个、2.7个百分点。

      (三)创税增收。上半年,巴中国税税收收入8.3亿元,同比增长30.9%。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国税6.11亿元,占全部国税税收收入比重为73.6%,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33.5%,增速高出全部国税2.6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经济创税1.95亿元,增长12%;私营经济0.88亿元。地税税收收入16.91亿元,同比增长13.3%。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地税14.08亿元,占全部地税比重为83.2%,比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2.5%。其中,个体经济创税1.58亿元,私营经济0.26亿元。巴中市非公有制经济合计创税20.18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比重为80%,同比增长18.1%。

      (四)市场主体。截至2015年6月,巴中市工商登记注册私营企业总数8349户,同比增长32.4%;注册资金3286731万元,同比增长107%;雇工人数57125人,同比增长34%。个体工商户总数93393户,同比增长7.2%;资金数额472164万元,同比增长28.8%;从业人员137254人,同比增长9.6%。

      二、存在问题

      尽管上半年巴中非公有经济发展取得高于四川省、高于GDP的不错成绩,但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

      (一)总量横比较小。巴中非公有经济大多为个体私营经济,外商港澳台基本没有,规模小,层次低。上半年巴中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仅实现121亿元,总量仅大于甘孜、阿坝,居四川省第19位,占成都市比重仅为4%,仅占南充、达州、广安、广元的29.4%、30%、43.5%、75.6%。

      (二)竞争能力不强。巴中非公有经济主要集聚在第二、三产业,尤其是传统行业,从事生产型、科技型、外向型的企业不多,特别是非公有工业企业少,大户更少;大多数企业设备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档次不高,利润空间小,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的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产品普遍缺乏市场竞争力,这严重制约着非公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是核心竞争力不强。大多数非公有企业都以加工为主,其产品可替代性强,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有品牌。二是产业特色不鲜明。非公有企业小而全、小而弱的现象比较突出,产品雷同、低水平过度竞争的问题比较严重,缺乏“专精特新”的产业特色。三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多。环保压力大、资源利用率低、安全隐患多,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三)融资难融资贵。由于招工难、生产成本上升、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慢、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等因素,非公有企业融资难的现象相对突出。一方面资金需求加大,另一方面银行放贷更加谨慎,非公有中小企业贷款门槛更高,获得贷款的成本更高,一些非公有企业已经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困境。

      (四)经营管理粗放。一是大多数非公有中小企业家的自身素质不强,同时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很多企业从未对职工进行过专业或岗位技能培训,职工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二是民企的管理模式落后,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相当普遍,企业内部缺乏民主与约束机制,企业缺少创新。少数企业财务管理不健全,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观念不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三是一些非公有企业领导者文化素质、经营理念、开拓精神与企业家的标准有较大的差距,普遍存在着“小富即安”思想,实现温饱后缺乏进一步发展动力,封闭自守,合作意识差,难以发展壮大。

      (五)要素保障落后。一是用地制约。企业成长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扩张发展,但目前一些地方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工业功能区,所储备的可用土地已经不多,而且实行招拍挂后,企业征地成本大幅度上升,小企业的用地更加难以保证。二是产业配套功能服务差。巴中主导产业带动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企业组织结构呈现零、散、小的状况,企业之间产品关系度低,缺乏合理的协作配套。三是交通运输成本高。多数企业原材料和市场均在外地,产品外运和原料回运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高成本制约企业正常经营发展。四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主要是水、电、路、通讯等配套设施跟不上,满足不了企业需求。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半年巴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简析

  • 2015年08月06日 10时44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今年以来,巴中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化措施,努力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巴中市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平稳增长。

      一、基本情况

      (一)总量增速。上半年,巴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31亿元,同比增长9.7%,比GDP增速高出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13.21亿元,增长2.3%,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54.24亿元,增长10.8%。其中,工业29.39亿元,增长10.7%;建筑业24.85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53.54亿元,增长9.9%,比上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59亿元,增长4.3%;批发和零售业12.35亿元,增长11%;住宿和餐饮业5.79亿元,增长9%;房地产业7.58亿元,增长14.4%。分县区看,巴州(含经开区)32.57亿元,增长10.4%;恩阳10.2亿元,增长11.8%;通江24.31亿元,增长9.2%;南江24.63亿元,增长9%;平昌29.29亿元,增长9%。

      (二)拉动贡献。上半年,巴中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6.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1%、44.8%、44.2%。非公有制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1.6%,拉动GDP增长4.9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3%、36.8%、27.5%,分别拉动GDP增长0.1个、3.6个、2.7个百分点。

      (三)创税增收。上半年,巴中国税税收收入8.3亿元,同比增长30.9%。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国税6.11亿元,占全部国税税收收入比重为73.6%,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33.5%,增速高出全部国税2.6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经济创税1.95亿元,增长12%;私营经济0.88亿元。地税税收收入16.91亿元,同比增长13.3%。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地税14.08亿元,占全部地税比重为83.2%,比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2.5%。其中,个体经济创税1.58亿元,私营经济0.26亿元。巴中市非公有制经济合计创税20.18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比重为80%,同比增长18.1%。

      (四)市场主体。截至2015年6月,巴中市工商登记注册私营企业总数8349户,同比增长32.4%;注册资金3286731万元,同比增长107%;雇工人数57125人,同比增长34%。个体工商户总数93393户,同比增长7.2%;资金数额472164万元,同比增长28.8%;从业人员137254人,同比增长9.6%。

      二、存在问题

      尽管上半年巴中非公有经济发展取得高于四川省、高于GDP的不错成绩,但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

      (一)总量横比较小。巴中非公有经济大多为个体私营经济,外商港澳台基本没有,规模小,层次低。上半年巴中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仅实现121亿元,总量仅大于甘孜、阿坝,居四川省第19位,占成都市比重仅为4%,仅占南充、达州、广安、广元的29.4%、30%、43.5%、75.6%。

      (二)竞争能力不强。巴中非公有经济主要集聚在第二、三产业,尤其是传统行业,从事生产型、科技型、外向型的企业不多,特别是非公有工业企业少,大户更少;大多数企业设备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档次不高,利润空间小,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的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产品普遍缺乏市场竞争力,这严重制约着非公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是核心竞争力不强。大多数非公有企业都以加工为主,其产品可替代性强,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有品牌。二是产业特色不鲜明。非公有企业小而全、小而弱的现象比较突出,产品雷同、低水平过度竞争的问题比较严重,缺乏“专精特新”的产业特色。三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多。环保压力大、资源利用率低、安全隐患多,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三)融资难融资贵。由于招工难、生产成本上升、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慢、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等因素,非公有企业融资难的现象相对突出。一方面资金需求加大,另一方面银行放贷更加谨慎,非公有中小企业贷款门槛更高,获得贷款的成本更高,一些非公有企业已经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困境。

      (四)经营管理粗放。一是大多数非公有中小企业家的自身素质不强,同时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很多企业从未对职工进行过专业或岗位技能培训,职工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二是民企的管理模式落后,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相当普遍,企业内部缺乏民主与约束机制,企业缺少创新。少数企业财务管理不健全,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观念不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三是一些非公有企业领导者文化素质、经营理念、开拓精神与企业家的标准有较大的差距,普遍存在着“小富即安”思想,实现温饱后缺乏进一步发展动力,封闭自守,合作意识差,难以发展壮大。

      (五)要素保障落后。一是用地制约。企业成长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扩张发展,但目前一些地方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工业功能区,所储备的可用土地已经不多,而且实行招拍挂后,企业征地成本大幅度上升,小企业的用地更加难以保证。二是产业配套功能服务差。巴中主导产业带动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企业组织结构呈现零、散、小的状况,企业之间产品关系度低,缺乏合理的协作配套。三是交通运输成本高。多数企业原材料和市场均在外地,产品外运和原料回运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高成本制约企业正常经营发展。四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主要是水、电、路、通讯等配套设施跟不上,满足不了企业需求。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