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进城农民工就医现状调查报告

  • 2014年07月03日 15时17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字体:
  •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功不可没。但是,他们自身长期以来一直面临诸多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其中就医状况不理想是比较突出的问题。遂宁市各级政府十分关心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致力于改善农民工的就医状况。目前,农民工就医现状如何?2014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遂宁市统计局组织力量深入遂宁市各区县、园区对工业、建筑业、酒店业、零售业等行业100余户企业200名农民工就就医现状进行了随机访问,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农民工个人基本情况、身体情况、参保情况、就医情况以及对本人就医的看法等内容作了详细了解,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遂宁农民工就医现状

      (一)被调查农民工基本情况

      1.农民工以本地居多,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地来遂人员

      被调查的农民工中,来自遂宁本地的占88.1%,来自外地的仅占11.9%。近年来遂宁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也成为外地农民工务工的首选。

      2.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女性占多数

      本次调查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农民工占56.8%,其中,30岁以下的占40.9%;年龄在40岁以上的占43.2%,其中个别人员年龄在60岁以上。在贸易餐饮行业尤以未婚青年为主,25岁以下的占57.64%。遂宁市轻纺、电子工业比较发达,加之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对年轻女性劳动力的需求非常旺盛。因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女性留在家乡就业,本次调查中,女性的比例达59.1%。

      3.农民工的文化层次偏低,收入偏少

      本次调查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占10.8%,初中文化占35.2%,高中(含中专)占37.3%,大专以上文化的占13.3%。据本次调查,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为2300元,高于遂宁市最低工资线1230元,低于遂宁市城镇职工平均工资300元。

      4.农民工维权意识差,近三分之一未签务工合同

      本次调查发现,部分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较差,有32.4%的农民工与所在务工单位没有签订正式务工合同,这部分人员主要集中在以餐饮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和建筑业,特别是餐饮企业,由于务工门槛低、人员流动性较大等原因,与员工普遍没有签订务工合同,没有交纳法定“险金”,没有劳动时间、劳动报酬等法规明确的相应约束。

      (二)农民工参加医保与就医基本情况

      1.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比例高

      近年来,随着遂宁市医疗设施的提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农民工的大部分就医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同时,遂宁市各级政府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秉持推动和创新的原则,使得这一制度在遂宁市广大农村得到切实的推行,截止2012年底,遂宁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达到267万人,参保率93%。在本次调查中,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至少一种医疗保险的农民工占总数的99%以上,未投保的不到1%,单位购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农民工占总数的近50%。

      2.农民工就医积极性增强

      由于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民工主动就医的积极性增强。在就医心理上大多数人表示有病就一定要治好,但大多数农民工倾向于初次发病时按照习惯进行自我治疗;在选择医院方面,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医院,小病多数人选择村医务室和乡镇卫生院,大病多数人选择区县医院及高一级医院;在购买药品方面,大多数农民工选择医保定点药房、乡镇医院等质量有保证的地方购买药品;在治疗方式上,大多数人喜欢服用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进行补充治疗。本次调查中,4.6%的农民工生病时被动就医,不打针吃药,选择自己硬扛;37.5%的农民工选择自己到药店买药,自己处理;37.5%的农民工就近到诊所或社区医院就医;仅2.8%农民工去二甲以上医院就诊。

      3.农民工对就医环境褒贬不一

      一是就医总体上较为方便。有13.1%农民工反映由于务工所在单位一般在城市郊区,离城里医院较远,自己生了病去医院就医不方便,加之企业请病假要扣工钱,小病多选择放弃治疗。有85.8%农民工反映自己去医院就诊比较方便。二是对医生服务态度普遍不满。本次调查中,仅有3.4%的农民工认为就诊时,医生服务态度较好;高达85.2%的农民工认为医生服务态度一般,仅提供基本服务;11.4%的农民工认为医生服务态度不好,甚至对农民工有一定的歧视。三是工伤、大病基本能做到及时治疗。调查中83.5%的农民工认为身边的工友如果发生工伤或患重病的情况能得到及时就医,7.4%的农民工认为不能及时就医。四是务工单位对农民工就医基本持支持态度。有10.8%的农民工认为在务工过程中,自己或工友发生工伤或生大病时,所在单位基本不管,只能自己想办法;有34.7%的农民工反映所在单位出于人道主义,垫付一部分治疗费用帮助解决燃眉之急;有40.3%的农民工反映所在单位积极联系医疗机构,全力帮助救治。但遇到患病对工作造成影响时,22%的农民工反映,用工单位一般会采取解雇辞退或者降低待遇等方式处理,这说明私营企业在维护打工者利益方面做得远远不够。五是女职工生育基本做到人性化,但不够明确。对于女职工最关心的生育问题,高达52.8%的女性农民工不清楚所在单位如何处理;近2%的女性农民工反映如果自己怀孕,只能直接离职或者被迫降低待遇水平,44.9%的女性农民工反映自己单位基本能够保障权益,人性化对待女职工怀孕问题。

      4.农民工拥护医保政策希望提高报销比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工支付重大疾病医疗费用的压力,本次调查发现,58.9%的农民工认为医保在务工地就医中的作用很大,农民工普遍较为拥护,但是在对待常见疾病的问题上医保作用不大,存在报不了、报得少等问题。有近一半的农民工反映他们最近一次因为在医院就诊花费在100元以下无法通过医保报销药费;在报销了药费的被调查对象中,基本上都认为报销比例偏低。就医花费较多,同时又没有报销医药费的被调查对象中,1.1%没有参加医疗保险,2.3%因为不方便,打算下次回乡时办理报销,33.5%认为报销手续太繁杂未报销医疗费,7.4%因不知道报销流程而没有报销费用。

      二、农民工就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虽然农民工看病就医条件与前几年相比改善较大,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卫生人才匮乏,正规医院数量偏少

      遂宁市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1.6人、拥有床位3.6张,各类正规医院仅有54家,大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体诊所及村卫生室为广大群众就诊提供了方便,但个体诊所、村卫生室医生大部分是经短期培训走上工作岗位,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较低,一般只能诊治头痛、发烧之类的小病。学历低、职称低、技术低的“三低”现象在城乡医疗机构中普遍存在,卫生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难以有效承担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难以满足城乡居民及农民工的就医需求。

      (二)异地报销难,就医不方便

      一是医保报销不方便,特别是异地结算过程繁杂;二是由于打工流动性较强(在住宿餐饮业尤为突出),医保难以接续,导致部分农民工对医保毫不在意,与企业私下协商将有关费用直接发给个人;三是相当部分农民工打工所在企业(以工业企业居多)在城市郊区,几乎无正规医院,且交通不便,生了病,就诊极不方便。

      (三)医疗费用高,报销比例偏低

      农民工普遍反映,目前到正规医院治病费用太高,普通的感冒要花上百元费用,所以很多人选择有病不治,往往拖延治疗时间;而受限于新农合的报销政策,农民工得了大病的报销比例偏低,容易造成因病致贫。在病魔面前,农民工更多的是无奈,所以很多人选择“大病小治,小病不治”。

      (四)部分企业积极性偏低,职工医疗保险需加强

      维护和促进职工健康是企业正常运转的一项重要人力资源投入,而且职工医疗保险等相关的企业福利制度,对于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工作热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职工的健康进行投资,既是企业的一项义务,也有助于提高职工的产出水平。但有的企业认为参保缴费高,参保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钻有关法规不健全的空子,对职工医疗保险不支持、不申报。而部分农民工维权意识差,不愿缴纳配套医保费用,主动申请企业将医保缴费发给个人,只注重眼前利益。

      (五)农民工预防保健意识差,注重眼前利益

      调查显示,农民工预防保健意识不强,卫生保健知识欠缺,预防保健水平低。原因在于: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养较低,还较多地存在落后、愚昧和不健康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卫生意识差,“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观念根深蒂固;保健意识差,小病拖、大病磨现象在这个群体中尤为突出,很多农民工抽烟喝酒不心疼,但花钱看病舍不得。

      三、关于农民工就医的建议及对策

      (一)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和补偿机制

      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是福利性的事业。政府应努力改变目前“以药养医”的弊端,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机制由目前的“经营创收”转到“服务保障”上来,充分体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应从源头和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就医难的问题

      应把农民工视为产业工人对待。从政策面保障农民工的权益,积极探索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等问题,强制用人单位为农民工购买社保金,修订完善劳动保障与劳动安全法规、规章,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统一的医保体系,医保可随民工流动而流动,农民工在同一统筹地区重新就业的,可由社会保险机构接转其缴费记录,只接续社保关系而不转移社保基金。

      (三)作重解决大病医疗保险和社区医疗服务利用问题

      农民工倾向于利用社区药店和社区门诊机构,因而在对农民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的确定时,应该重视社区医药机构的建设,提高农民工的医疗服务利用及时性,让农民工就近与廉价就医。社区门诊费用较低,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在扩展农民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基础上,将保障重点侧重于大病统筹,不仅可以提高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因病拖延而对统筹基金造成较大的负面冲击。应当适度考虑在大病统筹基础上,增设个人账户,扩大保障范围,适度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和封顶线,切实解决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医疗保险问题,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遂宁市进城农民工就医现状调查报告

  • 2014年07月03日 15时17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功不可没。但是,他们自身长期以来一直面临诸多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其中就医状况不理想是比较突出的问题。遂宁市各级政府十分关心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致力于改善农民工的就医状况。目前,农民工就医现状如何?2014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遂宁市统计局组织力量深入遂宁市各区县、园区对工业、建筑业、酒店业、零售业等行业100余户企业200名农民工就就医现状进行了随机访问,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农民工个人基本情况、身体情况、参保情况、就医情况以及对本人就医的看法等内容作了详细了解,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遂宁农民工就医现状

      (一)被调查农民工基本情况

      1.农民工以本地居多,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地来遂人员

      被调查的农民工中,来自遂宁本地的占88.1%,来自外地的仅占11.9%。近年来遂宁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也成为外地农民工务工的首选。

      2.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女性占多数

      本次调查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农民工占56.8%,其中,30岁以下的占40.9%;年龄在40岁以上的占43.2%,其中个别人员年龄在60岁以上。在贸易餐饮行业尤以未婚青年为主,25岁以下的占57.64%。遂宁市轻纺、电子工业比较发达,加之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对年轻女性劳动力的需求非常旺盛。因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女性留在家乡就业,本次调查中,女性的比例达59.1%。

      3.农民工的文化层次偏低,收入偏少

      本次调查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占10.8%,初中文化占35.2%,高中(含中专)占37.3%,大专以上文化的占13.3%。据本次调查,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为2300元,高于遂宁市最低工资线1230元,低于遂宁市城镇职工平均工资300元。

      4.农民工维权意识差,近三分之一未签务工合同

      本次调查发现,部分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较差,有32.4%的农民工与所在务工单位没有签订正式务工合同,这部分人员主要集中在以餐饮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和建筑业,特别是餐饮企业,由于务工门槛低、人员流动性较大等原因,与员工普遍没有签订务工合同,没有交纳法定“险金”,没有劳动时间、劳动报酬等法规明确的相应约束。

      (二)农民工参加医保与就医基本情况

      1.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比例高

      近年来,随着遂宁市医疗设施的提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农民工的大部分就医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同时,遂宁市各级政府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秉持推动和创新的原则,使得这一制度在遂宁市广大农村得到切实的推行,截止2012年底,遂宁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达到267万人,参保率93%。在本次调查中,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至少一种医疗保险的农民工占总数的99%以上,未投保的不到1%,单位购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农民工占总数的近50%。

      2.农民工就医积极性增强

      由于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民工主动就医的积极性增强。在就医心理上大多数人表示有病就一定要治好,但大多数农民工倾向于初次发病时按照习惯进行自我治疗;在选择医院方面,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医院,小病多数人选择村医务室和乡镇卫生院,大病多数人选择区县医院及高一级医院;在购买药品方面,大多数农民工选择医保定点药房、乡镇医院等质量有保证的地方购买药品;在治疗方式上,大多数人喜欢服用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进行补充治疗。本次调查中,4.6%的农民工生病时被动就医,不打针吃药,选择自己硬扛;37.5%的农民工选择自己到药店买药,自己处理;37.5%的农民工就近到诊所或社区医院就医;仅2.8%农民工去二甲以上医院就诊。

      3.农民工对就医环境褒贬不一

      一是就医总体上较为方便。有13.1%农民工反映由于务工所在单位一般在城市郊区,离城里医院较远,自己生了病去医院就医不方便,加之企业请病假要扣工钱,小病多选择放弃治疗。有85.8%农民工反映自己去医院就诊比较方便。二是对医生服务态度普遍不满。本次调查中,仅有3.4%的农民工认为就诊时,医生服务态度较好;高达85.2%的农民工认为医生服务态度一般,仅提供基本服务;11.4%的农民工认为医生服务态度不好,甚至对农民工有一定的歧视。三是工伤、大病基本能做到及时治疗。调查中83.5%的农民工认为身边的工友如果发生工伤或患重病的情况能得到及时就医,7.4%的农民工认为不能及时就医。四是务工单位对农民工就医基本持支持态度。有10.8%的农民工认为在务工过程中,自己或工友发生工伤或生大病时,所在单位基本不管,只能自己想办法;有34.7%的农民工反映所在单位出于人道主义,垫付一部分治疗费用帮助解决燃眉之急;有40.3%的农民工反映所在单位积极联系医疗机构,全力帮助救治。但遇到患病对工作造成影响时,22%的农民工反映,用工单位一般会采取解雇辞退或者降低待遇等方式处理,这说明私营企业在维护打工者利益方面做得远远不够。五是女职工生育基本做到人性化,但不够明确。对于女职工最关心的生育问题,高达52.8%的女性农民工不清楚所在单位如何处理;近2%的女性农民工反映如果自己怀孕,只能直接离职或者被迫降低待遇水平,44.9%的女性农民工反映自己单位基本能够保障权益,人性化对待女职工怀孕问题。

      4.农民工拥护医保政策希望提高报销比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工支付重大疾病医疗费用的压力,本次调查发现,58.9%的农民工认为医保在务工地就医中的作用很大,农民工普遍较为拥护,但是在对待常见疾病的问题上医保作用不大,存在报不了、报得少等问题。有近一半的农民工反映他们最近一次因为在医院就诊花费在100元以下无法通过医保报销药费;在报销了药费的被调查对象中,基本上都认为报销比例偏低。就医花费较多,同时又没有报销医药费的被调查对象中,1.1%没有参加医疗保险,2.3%因为不方便,打算下次回乡时办理报销,33.5%认为报销手续太繁杂未报销医疗费,7.4%因不知道报销流程而没有报销费用。

      二、农民工就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虽然农民工看病就医条件与前几年相比改善较大,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卫生人才匮乏,正规医院数量偏少

      遂宁市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1.6人、拥有床位3.6张,各类正规医院仅有54家,大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体诊所及村卫生室为广大群众就诊提供了方便,但个体诊所、村卫生室医生大部分是经短期培训走上工作岗位,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较低,一般只能诊治头痛、发烧之类的小病。学历低、职称低、技术低的“三低”现象在城乡医疗机构中普遍存在,卫生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难以有效承担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难以满足城乡居民及农民工的就医需求。

      (二)异地报销难,就医不方便

      一是医保报销不方便,特别是异地结算过程繁杂;二是由于打工流动性较强(在住宿餐饮业尤为突出),医保难以接续,导致部分农民工对医保毫不在意,与企业私下协商将有关费用直接发给个人;三是相当部分农民工打工所在企业(以工业企业居多)在城市郊区,几乎无正规医院,且交通不便,生了病,就诊极不方便。

      (三)医疗费用高,报销比例偏低

      农民工普遍反映,目前到正规医院治病费用太高,普通的感冒要花上百元费用,所以很多人选择有病不治,往往拖延治疗时间;而受限于新农合的报销政策,农民工得了大病的报销比例偏低,容易造成因病致贫。在病魔面前,农民工更多的是无奈,所以很多人选择“大病小治,小病不治”。

      (四)部分企业积极性偏低,职工医疗保险需加强

      维护和促进职工健康是企业正常运转的一项重要人力资源投入,而且职工医疗保险等相关的企业福利制度,对于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工作热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职工的健康进行投资,既是企业的一项义务,也有助于提高职工的产出水平。但有的企业认为参保缴费高,参保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钻有关法规不健全的空子,对职工医疗保险不支持、不申报。而部分农民工维权意识差,不愿缴纳配套医保费用,主动申请企业将医保缴费发给个人,只注重眼前利益。

      (五)农民工预防保健意识差,注重眼前利益

      调查显示,农民工预防保健意识不强,卫生保健知识欠缺,预防保健水平低。原因在于: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养较低,还较多地存在落后、愚昧和不健康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卫生意识差,“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观念根深蒂固;保健意识差,小病拖、大病磨现象在这个群体中尤为突出,很多农民工抽烟喝酒不心疼,但花钱看病舍不得。

      三、关于农民工就医的建议及对策

      (一)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和补偿机制

      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是福利性的事业。政府应努力改变目前“以药养医”的弊端,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机制由目前的“经营创收”转到“服务保障”上来,充分体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应从源头和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就医难的问题

      应把农民工视为产业工人对待。从政策面保障农民工的权益,积极探索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等问题,强制用人单位为农民工购买社保金,修订完善劳动保障与劳动安全法规、规章,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统一的医保体系,医保可随民工流动而流动,农民工在同一统筹地区重新就业的,可由社会保险机构接转其缴费记录,只接续社保关系而不转移社保基金。

      (三)作重解决大病医疗保险和社区医疗服务利用问题

      农民工倾向于利用社区药店和社区门诊机构,因而在对农民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的确定时,应该重视社区医药机构的建设,提高农民工的医疗服务利用及时性,让农民工就近与廉价就医。社区门诊费用较低,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在扩展农民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基础上,将保障重点侧重于大病统筹,不仅可以提高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因病拖延而对统筹基金造成较大的负面冲击。应当适度考虑在大病统筹基础上,增设个人账户,扩大保障范围,适度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和封顶线,切实解决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医疗保险问题,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