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产业和医疗健康事业“双轮驱动”
泸州打造医药健康千亿产业

  • 2024年05月11日 09时2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供图

    古蔺县东城产业园区赶黄草饮料生产车间。曹雪 摄

    四川科瑞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供图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忠山院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供图

    四川泸州步长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供图

    玉蟾山下,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一实验室内,制剂研究人员正紧盯手中的试管,进行镇痛药物的工艺研究。

    沱江之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正加快建设,与其相邻的山东省立医院泸州医院项目有序推进,计划今年底完成主体建设,明年投用。

    乌蒙山间,古蔺县东城产业园区赶黄草饮料生产车间内,机器有序运行,传感器的灯光来回闪烁,一个个绿色易拉罐从传送带上有序经过,排队出货。

    当前,一幅医药健康产业竞相发展的画卷在泸州徐徐展开。医药健康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培育形成医药健康等六大万亿级产业。

    在这个赛道上,泸州如何发力?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势,泸州将抢抓建设国家区域医药健康中心重大机遇,通过医药健康产业和医疗健康事业“双轮驱动”,奋力打造医药健康千亿产业,使之成为泸州继白酒、能源化工之后又一产业名片。

    补一块短板

    强化医药健康产业和医疗健康事业“双轮驱动”

    如果将医药健康产业和医疗健康事业视作人的两足,那么长期以来泸州几乎是在“跛足”前行。

    一方面,泸州以医教、医疗、医保为代表的医疗健康事业优势突出。在医疗条件上,泸州拥有辐射川渝滇黔结合部6000万人的医疗健康服务能力。拥有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三甲”医疗卫生机构9家,建成国家、省、市重点专(学)科162个,医疗卫生资源和条件居全省第二位、成渝地区第三位。

    医教资源优势愈加凸显,泸州拥有西南医科大学、泸州医疗器械职业学院等6所涉医类院校,博士及以上人才448人,高级职称1503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专家2名。创新平台逐渐成型,泸州已建成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拥有427件医药发明申请、1268项专利成果。2023年代谢性血管疾病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泸州成为四川省除成都市外唯一拥有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的市(州)。

    此外,作为全省道地中药材重点产区,泸州拥有中药材资源195科、227属、1809种,是赶黄草的原产地和金钗石斛、川佛手、天麻的道地产地。泸州还是国家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基地,拥有国内领先的大化工、精细化工和生物发酵基地,可以为化学原料药产业链持续延伸、实现大规模生产提供支撑保障。

    另一方面,泸州以医药、医养、医美为代表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不足。经过多年发展,泸州目前已构建以中药材种植、医药制造、医药流通、医疗服务为主的产业体系,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成功培育了中药材规模种植企业19家、医药重点生产企业38家、医药限上流通企业84家,打造了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

    2023年,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营业收入实现316.96亿元。其中,医药生产制造营收83.78亿元,仅占医药健康产业总量的26.4%。“体量还是偏小。”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分析道,泸州医药制造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企业产品以仿制为主,化学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生物药等新兴行业企业数量和规模均有待提升;产业链也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呈现“小、弱、散”的局面,且与本地企业供销合作较少,产业链上下游衔接不紧密,尚未形成抱团、互补的发展态势。

    医药健康产业生态也有待完善。“目前泸州尚未形成产学研医融合创新体系,成果转化利用率偏低,医学和医疗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正如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所言,2023年,一款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研发的葛根桑椹饮品投入市场,广受好评,然而这款产品并未在泸州生产。“我们在泸州没有找到合适的代工厂。”四川同佑生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睿说。

    为破解“跛足”难题,泸州提出强化医药健康产业和医疗健康事业“双轮驱动”,运用市场化思维、商业化逻辑,把优势组合好、叠加好、转化好,优化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生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更好融合,有力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绘一幅蓝图

    构建“一核引领、三极协同、多点支撑”发展新格局

    为把握发展机遇,实现医药健康产业突破提升,泸州市编制了《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5年)》,确定了“一核引领、三极协同、多点支撑”的发展新格局,为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核引领”,即壮大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先发优势,推动泸县医药制造产业集聚集优集约发展,释放引领示范带动效益。“三极协同”,即推动江阳区、龙马潭区和纳溪区协同发展,共同打造医药制造研发创新体、医疗服务示范体和医药流通聚集体。“多点支撑”,即坚持优势优先,因地制宜全面布局康养服务、健康产品、运动赛事等健康服务业态,形成一二三次产业融合互促的良好态势,实现多极次序突破、全域竞相发展。

    医药健康产业既是泸州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

    今年3月,泸州市出台了《泸州市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提升研发能力、支持平台建设、加快企业培育、完善配套政策四个方面推出二十条政策措施,为医药健康企业提供有力支撑。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四川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了治疗2型糖尿病的胶囊剂型。“我们始终把创新研发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每年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3%左右。”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公司将建一条5000万片的中药片剂生产线,同时加快推进多个中药经典名方项目落地。

    “泸州市出台的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中,我们提出的关于激励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建议被采纳。”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医药企业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得到政府更多的扶持,未来值得期待。

    核医疗是目前核技术应用较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也是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市场空间巨大。2023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与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举行TBM-001科技成果转化签约仪式,放射性药物发明专利的成功转化,将推动泸州放射性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

    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泸州将以建设国家区域医药健康中心为契机,打造“硬核医疗”,强化成渝地区医疗救治“第三极”龙头牵引。依托核医学特色诊疗技术全国领先优势,积极争创国家、省临床重点专科,落实“三级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全覆盖”和“一县一核医学科”发展战略,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专业服务平台建设。去年年底,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审查评价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加挂“四川省食品药品审查评价及安全监测中心泸州分中心”牌子,主要负责为泸州全市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企业提供规划布局、产品检验、注册申报、许可申请、体系建设等服务工作。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党工委委员、服务中心主任周伟说,中心成立专业团队,为企业提供前期的指导等工作,让企业在注册申报过程中少走“弯路”。

    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总监何秋燕表示,接下来,将依托泸州市市场检验检测中心构建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通过改建、扩建等方式,更新升级相关设施设备、扩展检验检测技术参数,积极打造集检测、服务、科研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减少企业质量检测投入,为科研单位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技术支撑服务,推动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递一张名片

    紧盯“三大赛道”拓展招商引资模式

    “你好!这是我的名片。”不久前,在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苏州)投资恳谈会上,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局长李正梁向前来参会的客商递出了名片,企业家们第一次听说这个单位,纷纷表示关注。

    4月8日,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正式挂牌成立,作为泸州市政府组成部门,统筹全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将紧盯“三大赛道”,一是以原料药和中间体、化学药品制剂为重点,实施化学药制造提质倍增行动,打造西部化学药产研示范基地;二是以康复辅助器具、高端植入介入产品、医用诊断设备和试剂、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医疗美容器械为重点,实施医疗器械制造攻坚突破行动,打造西部医疗器械产学研基地;三是以健康食品、功能型化妆品、特医食品为重点,实施健康产品制造培育壮大行动,打造西部健康产品产业基地。

    “这是我们梳理了全国药械新产品处于后期临床或注册前阶段的创业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和泸商企业之后,新绘制的招商地图及企业招引目录,可以精准对接有意向落地企业的有关需求。”泸州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相关负责人拿着一本册子介绍道,将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驻外招商部门的沟通对接,聚焦化学药、医疗器械、健康产品、中药、生物药、药用辅料及包材等领域开展招引,打造产业备份基地。开展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资本招商、大数据招商等多种招商模式,并优化建立项目招引落地全周期服务机制。同时探索与成都、重庆合作开展跨地域产业链联合招商,积极参与产业合作投资推介会等对接促进活动。

    4月11日,泸州市举行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投资推介会,32个产业项目“组团”签约落地泸州,涉及医药研发和生产、医药流通、医疗器械等领域。

    “我们决定把泸州基地作为在川渝的‘第三极’来打造。”推介会上,国药控股创服医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伟玮作为签约企业代表发言。他表示,在进行详尽调研之后,自己深切感受到泸州市在医药健康产业上“有活力、有动力”,“在全国的地级市里,拥有9家‘三甲’医院的屈指可数,我们对在泸州投资充满了信心”。

    千亿产业,始于足下。按照计划,到2027年,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总营收将突破500亿元,基本建成川渝滇黔结合部医疗救治中心、医药制造集聚中心、生物发酵健康产品研发中心、高品质康养疗愈中心,成为泸州继白酒、能源化工之后又一产业名片;到2035年,全市医药健康产业总营收突破1000亿元,全面建设具备全国影响力的西部医疗服务高地、医药制造研发高地、医美康养融合发展高地、医疗医药人才聚集高地,成为成渝地区医药健康产业“第三极”,高标准建成国家区域医药健康中心。(乔陆 古月)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医药健康产业和医疗健康事业“双轮驱动”
    泸州打造医药健康千亿产业

  • 2024年05月11日 09时2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供图

    古蔺县东城产业园区赶黄草饮料生产车间。曹雪 摄

    四川科瑞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供图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忠山院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供图

    四川泸州步长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供图

    玉蟾山下,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一实验室内,制剂研究人员正紧盯手中的试管,进行镇痛药物的工艺研究。

    沱江之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正加快建设,与其相邻的山东省立医院泸州医院项目有序推进,计划今年底完成主体建设,明年投用。

    乌蒙山间,古蔺县东城产业园区赶黄草饮料生产车间内,机器有序运行,传感器的灯光来回闪烁,一个个绿色易拉罐从传送带上有序经过,排队出货。

    当前,一幅医药健康产业竞相发展的画卷在泸州徐徐展开。医药健康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培育形成医药健康等六大万亿级产业。

    在这个赛道上,泸州如何发力?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势,泸州将抢抓建设国家区域医药健康中心重大机遇,通过医药健康产业和医疗健康事业“双轮驱动”,奋力打造医药健康千亿产业,使之成为泸州继白酒、能源化工之后又一产业名片。

    补一块短板

    强化医药健康产业和医疗健康事业“双轮驱动”

    如果将医药健康产业和医疗健康事业视作人的两足,那么长期以来泸州几乎是在“跛足”前行。

    一方面,泸州以医教、医疗、医保为代表的医疗健康事业优势突出。在医疗条件上,泸州拥有辐射川渝滇黔结合部6000万人的医疗健康服务能力。拥有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三甲”医疗卫生机构9家,建成国家、省、市重点专(学)科162个,医疗卫生资源和条件居全省第二位、成渝地区第三位。

    医教资源优势愈加凸显,泸州拥有西南医科大学、泸州医疗器械职业学院等6所涉医类院校,博士及以上人才448人,高级职称1503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专家2名。创新平台逐渐成型,泸州已建成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拥有427件医药发明申请、1268项专利成果。2023年代谢性血管疾病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泸州成为四川省除成都市外唯一拥有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的市(州)。

    此外,作为全省道地中药材重点产区,泸州拥有中药材资源195科、227属、1809种,是赶黄草的原产地和金钗石斛、川佛手、天麻的道地产地。泸州还是国家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基地,拥有国内领先的大化工、精细化工和生物发酵基地,可以为化学原料药产业链持续延伸、实现大规模生产提供支撑保障。

    另一方面,泸州以医药、医养、医美为代表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不足。经过多年发展,泸州目前已构建以中药材种植、医药制造、医药流通、医疗服务为主的产业体系,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成功培育了中药材规模种植企业19家、医药重点生产企业38家、医药限上流通企业84家,打造了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

    2023年,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营业收入实现316.96亿元。其中,医药生产制造营收83.78亿元,仅占医药健康产业总量的26.4%。“体量还是偏小。”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分析道,泸州医药制造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企业产品以仿制为主,化学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生物药等新兴行业企业数量和规模均有待提升;产业链也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呈现“小、弱、散”的局面,且与本地企业供销合作较少,产业链上下游衔接不紧密,尚未形成抱团、互补的发展态势。

    医药健康产业生态也有待完善。“目前泸州尚未形成产学研医融合创新体系,成果转化利用率偏低,医学和医疗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正如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所言,2023年,一款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研发的葛根桑椹饮品投入市场,广受好评,然而这款产品并未在泸州生产。“我们在泸州没有找到合适的代工厂。”四川同佑生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睿说。

    为破解“跛足”难题,泸州提出强化医药健康产业和医疗健康事业“双轮驱动”,运用市场化思维、商业化逻辑,把优势组合好、叠加好、转化好,优化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生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更好融合,有力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绘一幅蓝图

    构建“一核引领、三极协同、多点支撑”发展新格局

    为把握发展机遇,实现医药健康产业突破提升,泸州市编制了《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5年)》,确定了“一核引领、三极协同、多点支撑”的发展新格局,为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核引领”,即壮大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先发优势,推动泸县医药制造产业集聚集优集约发展,释放引领示范带动效益。“三极协同”,即推动江阳区、龙马潭区和纳溪区协同发展,共同打造医药制造研发创新体、医疗服务示范体和医药流通聚集体。“多点支撑”,即坚持优势优先,因地制宜全面布局康养服务、健康产品、运动赛事等健康服务业态,形成一二三次产业融合互促的良好态势,实现多极次序突破、全域竞相发展。

    医药健康产业既是泸州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

    今年3月,泸州市出台了《泸州市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提升研发能力、支持平台建设、加快企业培育、完善配套政策四个方面推出二十条政策措施,为医药健康企业提供有力支撑。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四川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了治疗2型糖尿病的胶囊剂型。“我们始终把创新研发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每年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3%左右。”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公司将建一条5000万片的中药片剂生产线,同时加快推进多个中药经典名方项目落地。

    “泸州市出台的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中,我们提出的关于激励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建议被采纳。”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医药企业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得到政府更多的扶持,未来值得期待。

    核医疗是目前核技术应用较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也是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市场空间巨大。2023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与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举行TBM-001科技成果转化签约仪式,放射性药物发明专利的成功转化,将推动泸州放射性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

    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泸州将以建设国家区域医药健康中心为契机,打造“硬核医疗”,强化成渝地区医疗救治“第三极”龙头牵引。依托核医学特色诊疗技术全国领先优势,积极争创国家、省临床重点专科,落实“三级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全覆盖”和“一县一核医学科”发展战略,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专业服务平台建设。去年年底,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审查评价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加挂“四川省食品药品审查评价及安全监测中心泸州分中心”牌子,主要负责为泸州全市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企业提供规划布局、产品检验、注册申报、许可申请、体系建设等服务工作。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党工委委员、服务中心主任周伟说,中心成立专业团队,为企业提供前期的指导等工作,让企业在注册申报过程中少走“弯路”。

    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总监何秋燕表示,接下来,将依托泸州市市场检验检测中心构建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通过改建、扩建等方式,更新升级相关设施设备、扩展检验检测技术参数,积极打造集检测、服务、科研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减少企业质量检测投入,为科研单位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技术支撑服务,推动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递一张名片

    紧盯“三大赛道”拓展招商引资模式

    “你好!这是我的名片。”不久前,在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苏州)投资恳谈会上,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局长李正梁向前来参会的客商递出了名片,企业家们第一次听说这个单位,纷纷表示关注。

    4月8日,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正式挂牌成立,作为泸州市政府组成部门,统筹全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将紧盯“三大赛道”,一是以原料药和中间体、化学药品制剂为重点,实施化学药制造提质倍增行动,打造西部化学药产研示范基地;二是以康复辅助器具、高端植入介入产品、医用诊断设备和试剂、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医疗美容器械为重点,实施医疗器械制造攻坚突破行动,打造西部医疗器械产学研基地;三是以健康食品、功能型化妆品、特医食品为重点,实施健康产品制造培育壮大行动,打造西部健康产品产业基地。

    “这是我们梳理了全国药械新产品处于后期临床或注册前阶段的创业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和泸商企业之后,新绘制的招商地图及企业招引目录,可以精准对接有意向落地企业的有关需求。”泸州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相关负责人拿着一本册子介绍道,将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驻外招商部门的沟通对接,聚焦化学药、医疗器械、健康产品、中药、生物药、药用辅料及包材等领域开展招引,打造产业备份基地。开展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资本招商、大数据招商等多种招商模式,并优化建立项目招引落地全周期服务机制。同时探索与成都、重庆合作开展跨地域产业链联合招商,积极参与产业合作投资推介会等对接促进活动。

    4月11日,泸州市举行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投资推介会,32个产业项目“组团”签约落地泸州,涉及医药研发和生产、医药流通、医疗器械等领域。

    “我们决定把泸州基地作为在川渝的‘第三极’来打造。”推介会上,国药控股创服医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伟玮作为签约企业代表发言。他表示,在进行详尽调研之后,自己深切感受到泸州市在医药健康产业上“有活力、有动力”,“在全国的地级市里,拥有9家‘三甲’医院的屈指可数,我们对在泸州投资充满了信心”。

    千亿产业,始于足下。按照计划,到2027年,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总营收将突破500亿元,基本建成川渝滇黔结合部医疗救治中心、医药制造集聚中心、生物发酵健康产品研发中心、高品质康养疗愈中心,成为泸州继白酒、能源化工之后又一产业名片;到2035年,全市医药健康产业总营收突破1000亿元,全面建设具备全国影响力的西部医疗服务高地、医药制造研发高地、医美康养融合发展高地、医疗医药人才聚集高地,成为成渝地区医药健康产业“第三极”,高标准建成国家区域医药健康中心。(乔陆 古月)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
    Baidu
    map